雖然從小到大受教于不少老師,但是真正對我的成長有深刻的影響力的是從未曾謀面的劉良華教授。他是我個人專業(yè)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他人。
我從同學處借來劉老師的《教育自傳》,印象很深。完全被他的調(diào)侃和人格魅力所吸引,從而我覺得更了解劉老師了。我的性格甚至都被感染了,有些轉(zhuǎn)變——那就是要以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看待人事,不要固守一隅,智慧是要碰撞生成的。他確實是個有魅力的人,并且在身體力行地做事。從他身上,我還學到要及時說出自己心中的愛意和謝意。
在他的引導下,我開始狂買、閱讀他推薦的書,雖然在財力和精力上,我付出了很多,但是覺得很有干勁,整個人好像被劉老師點了“激情穴”。那一段時光非常有收獲。同時,我也開始閱讀博客群里的文章,看到別的老師在做什么,做得怎樣,有沒有值得借鑒或不足的地方。我的教育視野一下子開闊了,甚至也能隱約知道“教育哲學”的意思。
在大量的網(wǎng)頁文字中,我也學會了瀏覽的閱讀方法。以前我的閱讀一直很笨,沒有人具體指導??戳怂扑]的《余秋雨的閱讀建議》、《如何閱讀一本書》,我覺得自己的閱讀力在不斷增長,糾正了以往錯誤的沒有方法的閱讀,也大致明白了自己今后的閱讀方向。
那一陣成長博客真的很熱鬧。引導著很多上進的中小學教師。那里沒有排斥,只有相互激賞。我很慶幸在初出道碰到這樣的氛圍。在這里得到的肯定、歸屬感,治療著我一直以來的自卑、內(nèi)向,讓我敞開心懷。那一陣子也寫了很多真實誠懇的文字,梳理了自己的生活、情感。
我找到了一扇別樣的窗口,從這里看世界看自己都是那樣充滿生機的。我在了解他人的同時也在不斷了解自己。我至今覺得這是成長的第一步。
大概是因為我的誠懇、真實和上進心吧,劉老師不斷關(guān)注我,其間我也發(fā)了一些郵件向他討教,在他和教育敘事團隊非常忙碌的情況下,他都是馬上回復,有信必回。
面對我的抱怨、牢騷,他總是耐心回復。他談到了:哪里有奮進而有激情的人,哪里也有閑散而無聊的人,兩者都是需要的,后者倒是成全了前者的激情。有了博客的生活經(jīng)歷,請您以后不要再想著自己是閉塞和孤獨的。我們所擁有的這一點點與別人的不同,讓我們過得比較痛苦,但在精神上比較幸福。鄉(xiāng)村教育會遇到很多困難,我們只能做我們能夠做的事情,我相信做一些改變總比原地不動好一些。
還有一些讓我又驕傲又誠惶誠恐的溢美之詞:“您會做出驚人的成就,放眼望去,像您這樣既有閱讀習慣,又有思考和寫作習慣的老師太少太少。像您這樣的老師可以做培訓者,而不是被培訓者。您是一位有才氣的老師,您的文字和您的思維很出色,以后希望我們能夠合作做一些事情!”我知道這是他對孤獨彷徨中的我的激勵。他甚至動員我去報考研究生,而我只有中專文憑。
在交流中,我也越來越多了解到老師的事。
有一次,他來短信讓我提供地址,因為他準備買書送給我。那一刻,我心里“真不是滋味”。后來,劉老師又贈書給我,寄來了他的《教育自傳》和《教師成長》兩本厚重的書。
我一直渾渾噩噩,生活和事業(yè)都不清晰。聽到了劉老師說的“生涯規(guī)劃”看到他書中寫的,我開始有了一點方向感,感覺自己慢慢變得清晰了,連面目也清晰了,不再模糊一片。我真想說我的生活是從劉良華老師點啟后開始的。今后的路雖然還不是很清晰,但我知道隱約的方向,我的目光也不再像以前那樣迷離,我的腳步也更堅定。
那兩年我不斷閱讀教育經(jīng)典專著(《給教師的建議》、《被壓迫者的教育學》、《和教師的談話》、《教學勇氣》、《靜悄悄的革命》、《教育機智》等,這些書籍我居然都能啃下去),一邊繼續(xù)寫著觀察、閱讀、教育日志。
在這樣的不斷接觸中,我覺得自己很了解劉老師了??吹剿恼掌医z毫不覺陌生,而是非常熟悉的感覺。
據(jù)說他基本上都穿黑色的衣服,但不像烏鴉,也不像蝙蝠,卻像一團激情的黑火。就像他的《教育自傳》封面一樣,黑底紅字,躍動著火氣。就像暗夜的一盞明燈,爆發(fā)著激情的火焰。他喜歡別人“崇拜”他,但他又不自我迷醉。他喜歡賞識別人,也喜歡賞識自己,但又說“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所以他并不得意忘形,依然執(zhí)著地做著事,一天工作15個小時。他說“人格魅力是教師成長研究的一部分”,所以,他就是要展現(xiàn)自我,讓像他那樣“富有人格魅力的人”吸引更多的人參與敘事研究。
他是教師的指路人,想鼓動所有的教師加入敘事研究。他是前鋒是領(lǐng)頭者,他總是踩著滑板車前行,速度快,又發(fā)著眩目的亮光,他總是能把大理論大道理平民化,用他的簡易的語言說明一番,如此,真的就明白易懂了。他說好的理論如果寫得玄乎就不是好東西。
他的文字不是“很正經(jīng)”,有人稱之為“文字暴力”,卻也惹人喜歡。他把文字運用得圓滑老到。他幾乎是把文字捏在手心里玩兒,戲謔一番后,再耍出來,就使詞語陌生化了;又像舞劍一般耍得爐火純青,令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我想只有像他那樣結(jié)實彪悍的身體才寫出堅硬的“暴力型”的調(diào)侃文字。
他身上也有種野性之美,具有某種超人的體質(zhì),或者如他自己所說的是未馴化的“野人”。這樣的人精力旺盛如獅如虎如野豬,有一種無畏的拼命的氣概,虎虎有生氣,做事專注、執(zhí)著,認定的事情非做到底不可。有點兒讓人望而生畏,心底里卻又說不出的喜歡。
他走到哪兒,都會像“奔牛”跑進了客廳,引起一番震動。他又有著令人快活的超級基因。估計他身上也會散發(fā)出某種“快樂蜜”的氣場,從而影響感染身邊的人。
他的文字他的做事他的生活都感染著許多人。就像孫悟空隨便拔一根毛就能幻化出不可阻擋的快樂氛圍。講演時,他的眼睛轉(zhuǎn)得很有意思,很有智慧的,雖說有點“賊溜”。但轉(zhuǎn)一下,就會有妙語冒出來。
他長得看起來有點粗獷,內(nèi)地里卻是細致和細膩。從他擠牙膏由尾擠到頭就可以看出一斑。從他對高師妹的稱呼就可以看出無限的柔情。
他惦記著所有他關(guān)心的人。時不時會關(guān)心他所鏈接的朋友們的博客,如果哪一個博客好久沒動靜,他會溫柔地踢他一腳,詢問“這個老師是不是外出了?”
他堅持做事。但對不滿意的現(xiàn)狀并不沮喪,他說他只盡力去做,身體力行去做些力所能及的改變。
他的人格魅力是他的教育學理論的全部真諦。親其人信其言。但是他自身的桀驁不馴又教你不要盲從,要懷疑。他總是能換個角度想問題,他從影視中挖掘教育資源,他從《西游記》看出教育學。他希望我們中小學老師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要有自我。他對一切道貌岸然的“正經(jīng)”的東西提出質(zhì)疑和自己的看法。
他就是這么一個獨特的人——能在短時間里讓你記住,又影響你,并且將讓你記住一生,影響你一生的人。
經(jīng)由劉良華老師,我浸染在生命的潤澤中,目光也變得清澈。我開始有意識地閱讀、書寫,自我授權(quán),獨立思考。一個經(jīng)過長期擠壓自我擠壓的人,終于得到釋放。
在教育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他又引導我的目光投向中國田野實踐研究的隊伍——新教育團隊,他為我開啟了另一扇重要的門,讓我看到了一番新的天地。
從他身上,我也看到了什么是“身體力行”。而今我也勇敢跳出安樂窩(原來我因為逃避而教技能科),從一年級帶一個班,開始跟著新教育實驗的漫長旅途,已經(jīng)踏踏實實做了三年……
我至今還沒有見過劉老師,相信在未來的某一天我會見到他的,這一天不會遙遠的。我知道自己唯有不斷上進才是最好的回報——我要一直前進。
盡管做事的人會遭遇更多的困難、挫折,但只要想到劉老師在前方,我就徒增勇氣。因為他告訴我痛苦會帶來更高的境界——我愿意微笑面對未來。
(作者單位:福建莆田市城廂區(qū)霞林小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