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放晚學的時候,劉諾樂呵呵地跑到我跟前,問我“夏天”的“夏”字草書怎么寫。我聽后先是一驚:她怎么會問我這個問題呢?是不是我以前給他們講過,現(xiàn)在想拿來考我?我們班的孩子知道我的記性不太好,所以他們經常會拿些我以前講過的東西來考我。
當時我手里剛好有紙和筆,就在紙上寫出了“夏”字的草體。她看我寫出來,只是呵呵地對著我笑,然后說“對了”。
我就更加納悶了,便問她:“你怎么想起來問我這個呢,是不是我以前給你們講過啊?”
“不是。我今天在《七彩語文·寫字》上看到了‘夏’字的草書。”我能感覺得到,她在說這話時沒有了剛才的那份喜悅。
我把學生送出校門,在回學校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著剛才的那一幕,越想越覺得自己剛才那種“顯擺”的做法有些不妥。如果當時我說“不會寫”,那么劉諾肯定會很樂意地告訴我“夏”字的草書該怎么寫,她也一定會因為教了我“夏”字的草書寫法而感到很高興?;蛟S她會因此而去學習更多的新知識,然后再來教我;或許也正因此使得她找到了學習的樂趣,嘗到了成功的滋味。可是由于我的“自作聰明”,卻使得她的興趣減去了大半?,F(xiàn)在想想真是后悔不已。
我們在課堂上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形:當遇到不會解決或者拿捏不定的問題時,學生會說“你是老師都不會啊”?他們?yōu)槭裁磿@樣說呢?因為在他們心里,老師就是百事通,沒有什么能夠難得住的?;蛟S這也是他們崇拜我們的一個原因。
如果這時候,他們解決了連我們這個“百事通”都不會的問題,對他們來說,這將是個多大的激勵啊!
記得前幾天,我班的李曉宇在大課間的時候忽然跑到我跟前問:“常老師,你知道‘七絕圣手’是誰嗎?”
我看著他說:“不知道?!?其實我是真的不知道。)
“‘七絕圣手’就是盛唐時期著名的邊塞詩人王昌齡。因為他最擅長寫七言絕句,所以被后人稱為七絕圣手。”
“哦?!蔽尹c點頭說。
“他那首膾炙人口的《出塞》你一定知道吧?”
“《出塞》?”因為我一時想不起是哪一首。
“對啊。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這時,我就與他一起背了起來:“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p>
“行啊你!你在哪里學到的?”我高興地問。
“《七彩語文》?!?/p>
“愛看書,是個好習慣!看來以后我還真得多多向你請教。”我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
他也拍拍我的肩膀,說:“好說,好說?!?/p>
在這過去的幾天里,他總是會問我一些問題:“初唐四杰”指哪四位;“唐宋八大家”里都有誰;“大李杜”“小李杜”各指誰;《水滸傳》里一些人物的綽號,等等。
他在問我時,我有時故意裝作不知道。他呢,就會很有耐性很高興地講給我聽。每當這時,他就成了一個快樂的傳道者,而我呢,也就成了一個虛心的傾聽者。
我想,如果他問的問題我都能解答出來,他還會不會有這般濃厚的興趣?他還會不會主動來“幫助我”“教育我”呢?
畢竟,現(xiàn)在的孩子都喜歡在老師面前炫耀自己的能耐,但孩子們的這種做法不見得就不好。只要我們適當?shù)匾龑?,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炫”出自己的“彩”?
所以,有時候我們在學生面前做個“笨”老師又有何妨!
(作者單位:江蘇銅山縣黃集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