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豆語:新年新氣象,萬象更新;新年好心情,演講也出新。跟上時代的步伐,我們也讓演講的“新”光照亮你新年的心情吧!
名人講臺
我們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查字典。就是這些“不開口的老師”,教給孩子的是什么呢?我先來給大家念兩段吧:
“老虎,野獸名,毛黃褐色,有條紋,性兇猛,
能夠吃人和獸類?!痹谶@里,把人和獸類對比起來
了。還有一本字典里是這么寫的:“虎,皮毛可以
制成毯子和椅墊,肉可以吃,骨、血和內(nèi)臟都可以
入藥?!本椭莱浴?全場笑)
“熊,熊的腳掌脂肪多,味美,是極珍貴的食品?!薄柏?,肉可以吃?!庇质浅浴?全場笑)“皮毛也可以利用?!薄昂k?,肉可以吃?!庇质浅裕魂P(guān)注吃!“皮可以制革,脂肪可以煉油?!?全場笑)“狐貍,野獸名,性狡猾多疑?!焙傇俳苹隳芙苹^獵人嗎?(全場笑)……
請想一想,這就是我們的字典,這怎么能教育孩子?它能有“文化”嗎?(全場鼓掌)
這是著名畫家韓美林先生在《沒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演講中的一段。一個深奧的話題,他卻選擇了再尋常不過的材料,還在材料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被我們忽視的大問題:字典的相關(guān)解釋重實用,缺文化。他還把人與動物的關(guān)系,異化為“吃”與“被吃”的關(guān)系,詼諧幽默,讓聽眾耳目一新的同時,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及字典解釋進行了新的思考。
交際秘訣
一般情況下,“喜新厭舊”是人的普遍心理,怎樣才能讓人們司空見慣的材料在自己的演講中新意迭出呢?以下辦法不妨一試——
●舊中見新
如果選用舊材料,那只要選準角度,善于挖掘,也能點石成金。
二戰(zhàn)后,戰(zhàn)敗的德國千瘡百孔??删驮谀切┘彝剿谋诘木用翊芭_上,記者發(fā)現(xiàn)了一盆盆鮮花。記者感慨:一個熱愛生活的民族,一定會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
歷史上的北洋水師在當時排名世界第三??梢晃蝗毡鹃g諜卻斷定:清軍沒有戰(zhàn)斗力——他在艦船炮臺上看到了晾曬的衣服。
結(jié)果是:德國經(jīng)濟迅速崛起,北洋水師在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慘敗!
實踐感言:我做《細節(jié)與成敗》的演講時,用了這兩則“舊聞”,就是想告訴聽眾:要獲得成功,須先從細節(jié)做起……從正反對比的角度論證主題,富有時代感,可以“舊中見新”,喚起聽眾共鳴。結(jié)果我成功了!
●淺中見深
選擇淺顯的材料表現(xiàn)主題,要做到淺中見深,才能見“新”。
學生演講:古埃及有則寓言中說,世界上只有兩種動物能站在金字塔尖上——雄鷹和蝸牛。雄鷹能站在塔頂,靠的是它強有力的翅膀;蝸??渴裁茨?是勤奮!它朝著心中的目標,堅持不懈,一步一步往上爬……如果把雄鷹比作天才,那么蝸牛就是當之無愧的“勤才”。
蝸牛背著“包袱”緩慢爬行的材料簡單淺顯。把它作為持之以恒向著目標前進的勤才,別開生面地賦予它積極因素,一個枯燥的主體便因此而變得“新”“奇”。
●平中見奇
對平凡材料進行深入思考,發(fā)現(xiàn)“奇”“特”,就能出奇制勝。上面韓美林先生的演講即是一例。
選準角度,善于挖掘,巧于引申,精于發(fā)揮,尋常材料也能“新”光閃閃!
互動展臺
請你為《要勤奮,更要“偷懶”》的演講主題找三個“新”光閃閃的材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