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珍
產后出血是產科常見的分娩期重要并發(fā)癥之一,發(fā)病突然,來勢兇猛,若不及時搶救,可危機產婦生命。目前仍是我國產婦死亡的原因之首,其發(fā)病率占分娩總數的2% ~3%。因此,防止產后出血是婦幼保健和產科工作者的重要任務,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很多,主要有子宮收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及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以宮縮乏力導致的產后出血最多見,占70% ~80%[1-3]。本文對我院住院的32例確診為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產婦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并總結我們對此類產后出血的護理的對策。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至2008年,我院確診病例32例,年齡22~38歲,平均年齡26.7歲。雙胎妊娠3例,其余為單胎妊娠。分娩方式:順產20例。有妊娠合并癥7例,剖宮產9例,吸引產3例,有產后出血高危因素7例。有產前檢查27例,無檢查5例。
1.2 臨床表現 產后出血的主要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過多,以及因失血過多而引起的休克等相應癥狀和體征。
1.3 診斷 根據陰道流血發(fā)生時間、發(fā)生量,與胎兒、胎盤娩出的關系可初步判定,正常情況下胎盤娩出后,子宮收縮,宮底平臍或臍下一指,呈球狀,質硬,陰道無流血。子宮收縮乏力時,宮底升高、子宮質軟,袋狀,陰道流血多。按摩子宮及應用縮宮劑后子宮變硬,陰道流血停止或減少,可確定為子宮收縮乏力。
1.4 處理 加強子宮收縮,迅速有效的止血是原則,一經確認為乏力性子宮出血,應立即按摩子宮,應用縮宮劑,如若效果不好,還可以采取壓迫法、填宮紗,甚至切除子宮。
1.5 結果 治愈30例,子宮切除2例。
2.1 護理人員一經觀察發(fā)現產后出血,尤其是休克的患者,要沉著冷靜,在積極促宮縮的同時,采取保暖、吸氧等措施,迅速報告醫(yī)師,保證搶救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迅速建立有效的靜脈通道,以保證能迅速的補充血容量。并嚴密觀察產婦的脈搏、血壓、呼吸及子宮復舊情況,做好記錄。
2.2 對子宮收縮增強、出血少,一般情況糾正的產婦,要予以心理支持,平穩(wěn)其情緒,囑安靜休息,鼓勵進食進水,督促排尿,并告之正確的方法,以防止產后虛脫或尿潴留,影響子宮收縮。尤其是在產后2 h內,應積極觀察。對病情平穩(wěn)的產婦要注意外陰的護理,以免出現逆行感染,并指導其合理膳食增加營養(yǎng),盡快恢復。
2.3 產后出血的預防:要重視產前保健,正確處理產程,加強產后觀察。
2.3.1 重視產前保健:要重視對高危孕婦的產前檢查,對有隱患的產婦要督導其在有搶救條件的醫(yī)院就診,預防產后出血的發(fā)生。
2.3.2 正確處理產程:①加強分娩監(jiān)護與護理,注意產婦的休息與飲食,加強心理護理,消除其精神過度緊張和對分娩的恐懼。防止產程延長及體力消耗過大,盡量避免在臨產后應用鎮(zhèn)靜劑及麻醉劑、子宮收縮抑制劑。②對有產科并發(fā)癥的孕婦,如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子癇前期、合并貧血及雙胎。羊水過多、胎兒巨大、既往有產后出血史,應積極在分娩前即建立通暢的液路,于胎肩娩出后即予縮宮素靜脈滴注,促進子宮收縮。③加強產后觀察,產后2 h是產后出血的發(fā)生高峰期,護理人員應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子宮收縮情況及陰道出血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處理。應及時督促產婦排尿,以免影響子宮收縮。要鼓勵進行早吸吮,反射性刺激子宮收縮,減少出血。
2.4 護理體會
2.4.1 在產前、產時認真檢測,及時發(fā)現導致產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時給予恰當的處理及預防治療措施,對減少產后出血的發(fā)生有重要意義。高危因素主要有:前置胎盤、胎盤早剝、子癇前期、合并貧血及雙胎,羊水過多、胎兒巨大、既往有產后出血史、產程延長、產婦體弱及精神因素等。
2.4.2 搶救的關鍵在于及時發(fā)現與處理,護理人員要做到認真細致的觀察,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及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做好病情的觀察,乏力性出血的特征是陰道出血時多時少,當子宮松弛時,血積聚在宮腔或陰道內,以后再流出。若在短時間內大量出血的產婦,會出現失血性休克的表現,小量持續(xù)不斷地出血亦不能忽視。當血量達到機體不能代償時,會出現打哈欠、眩暈、惡心嘔吐、煩躁不安、胸悶、呼吸急促、出冷汗、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等休克征象。
2.4.3 防治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重在預防,因此助產人員平時應加強業(yè)務學習,提高助產技術,以能及時篩選出高危孕婦,加強分娩期監(jiān)護,能正確診斷及時處理,防患于未然。
2.4.4 加強產婦的心理疏導:乏力性產后出血的原因中有許多心理因素,在工作中,我們常忽略新生兒性別對產婦心理的影響,與產婦溝通、疏導不足,導致產婦分娩后沒有達到自身愿望時,表現出失望、淡漠的心理時易出現宮縮乏力性出血[4]。要注意給予恰當的心理護理和疏導,加強整體護理,以良好的溝通技巧給產婦以安全感,贏得患者和家屬的信任,使其處于最佳的心理狀態(tài),正確對待分娩。
2.4.5 加強產后、術后巡視病房,尤其是產后2 h,及時發(fā)現隱患,及時處理,盡量避免切除子宮。
1 盛韻姑.頭位分娩產程異常的處理.中國實婦科與產科雜志,1994,10:201.
2 樂杰主編.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205.
3 徐彬.宮縮乏力196例臨床分析.臨床醫(yī)學,2007,6:21.
4 谷進,劉穗玲,陶欣,等.產婦精神因素對分娩方式及產后出血的影響.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程雜志,1999,1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