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芬 包崇來 徐盛春 丁桔 龔亞明
高山茄子—西芹高效栽培技術(shù)
徐旭芬 包崇來 徐盛春 丁桔 龔亞明
近年來,青田縣利用區(qū)位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高山蔬菜,生產(chǎn)面積達133.3 hm2。為了進一步提高山地區(qū)農(nóng)戶種植高山蔬菜的積極性和經(jīng)濟效益,我們根據(jù)青田縣的地理位置、氣候和高山蔬菜生產(chǎn)的特色,有針對性地開展蔬菜新品種及配套高效栽培技術(shù)的研究,并進行組裝集成,形成麗水地區(qū)高山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總結(jié)出了高山茄子—西芹高效栽培模式,每667 m2茄子產(chǎn)量可達3 500~4 000 kg、西芹6 000 kg,每667 m2二茬產(chǎn)值合計達1.5萬元左右,比原先單茬茄子667 m2增收4 000元以上,經(jīng)濟效益十分顯著。
茄子于2月下旬大棚或小拱棚播種育苗,5月上中旬定植,6月下旬上市,8月中下旬采收結(jié)束。西芹于6月中旬育苗,8月下旬定植,11月下旬采收,后期如遇低溫則采用小拱棚覆蓋增溫,12月中旬采收。
2.1 培育壯苗
選用適合高山栽培的浙茄1號、引茄1號、紫秋等茄子品種。播種前先將種子放在常溫水中浸15 min,然后再放入55~60℃水中浸15 min。每1 m2苗床播種量為10 g,播后蓋0.5 cm左右厚的細土,鋪上一層濕稻草,以防床土過干而影響出苗率,當已有一定比例的苗出土時應(yīng)及時拿掉稻草。當秧苗有2~3片真葉時即可假植,一般選擇晴天或多云天氣的下午進行,假植前0.5 h先給秧苗澆透一次水,使根系和泥間有充分的粘著力。
2.2 整地、施基肥
提前翻耕,搶晴天每667 m2施腐熟欄肥2 500~3 000 kg、鈣鎂磷肥50 kg、三元復合肥25 kg、硼鋅微肥0.5~1.0 kg作基肥。整地作畦,畦寬連溝1.5 m,其中溝寬35~40 cm,畦高25 cm,地塊四周開挖圍溝。
2.3 定植
雙行定植,根據(jù)品種類型不同,株距45~55 cm,667 m2栽1 600~2 000株。選晴天,定植后澆定根水。
2.4 田間管理
①植株整理 保留主稈上第一雌花下的側(cè)枝,主稈上的其余側(cè)枝全部除去,坐果以后只對生長過密的內(nèi)膛枝進行整枝。整枝必須選擇晴天,植株上的露水干后進行,有利于傷口的愈合,防止病菌的感染。及時打葉,原則是自下而上打到大果著生的節(jié)位,對于密度大的植株可適當多打掉一些,以保持葉片之間的通透性。
②肥水管理 定植成活后667 m2施1.5%~2.0%尿素或15%~20%腐熟稀糞肥400~500 kg。進入結(jié)果期后需追肥4次,基本上每隔10天左右追肥1次,667 m2施30%腐熟人糞肥1 000~2 000 kg。在結(jié)果后期進行根外追肥1~2次,用0.3%尿素加磷酸二氫鉀液于晴天傍晚噴施葉片,可有效防止早衰,提高后期產(chǎn)量和品質(zhì)。
③保花保果 前期如遇低溫,可用防落素40~60 mg/L進行點花,可促進坐果;點花的藥水中要加上顏料,以便識別,避免重復點花而造成藥害;點花的藥水中加入赤霉素50 mg/L,可促進茄子果實伸長;點花的藥水加0.1%速克寧藥劑,可防治花期灰霉病。
④中耕除草、畦面覆蓋 在每次施肥前進行中耕松土,在植株封行前中耕除草2~3次,最后1次中耕施肥后進行培土,這樣植株不易倒伏;培土后進行畦面蓋草,鋪草可以有效地降低盛夏時期的土壤溫度,保持土壤水分,減輕水土流失和雜草的生長,還有疏松土壤和增加土壤中有機質(zhì)含量的作用。鋪草應(yīng)在伏旱之前割青草,或用稻草、麥稈等鋪在畦面上。
2.5 病蟲害防治
猝倒病、立枯?。涸诓シN覆土后,每1 m2苗床用50%多菌靈粉劑8 g,拌上細土均勻撒于苗床上預防,或在發(fā)病初期用生石灰與草木灰按1∶10比例混合后撒于苗床發(fā)病處,或用64%殺毒礬6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800倍液噴霧?;颐共。涸谂渲泣c花藥水時,按0.1%濃度加入50%速克寧或50%撲海因粉劑,預防花期病害;人工摘除殘留在果實上的已枯萎的花瓣;在發(fā)病初期用75%達科寧800倍液、40%施加樂800倍液及50%速克寧、撲海因、灰霉凈、多霉靈、萬霉靈等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霧防治。菌核?。涸诎l(fā)病初期用40%菌核凈2 000倍液或75%達科寧800倍液噴霧防治。綿疫?。鹤龊瞄_溝排水,防止田間積水;做好畦面覆蓋,防止雨水帶泥濺到果實或果尖而引發(fā)綿疫病。用64%殺毒礬500倍液、72%杜邦克露700倍液、25%瑞毒霉1 000倍液、58%雷多米爾600倍液或72%霜疫立克700倍液噴霧。青枯?。核嵝酝寥酪装l(fā)青枯病,在翻耕土壤時每667 m2施入生石灰50~100 kg中和酸性,發(fā)病初期用3%克菌康600~800倍液或72%農(nóng)用鏈霉素3 000倍液或新植霉素3 000倍液或20%農(nóng)康1 500倍液或47%加瑞農(nóng)600~800倍液澆根或噴霧。
蚜蟲、薊馬:群集葉背刺吸為害,用10%一遍凈2 000倍液,20%好年冬1 000倍液,20%康復多2 000倍液噴霧,噴藥時注意噴葉背。紅蜘蛛、茶黃螨:用1%殺蟲素2 000倍液,1.8%蟲螨光2 000倍液,20%海正滅蟲靈1 500倍液或5%卡死克、霸螨靈1 500倍液噴霧防治。
2.6 采收
隨著氣溫的升高,果實生長速度加快,花后16~20天,即萼片與果實相連部位的白色環(huán)狀帶(俗稱茄眼)變窄不明顯時,表示果實生長放慢,應(yīng)及時采收。門茄可適當提早采收,以促進植株生長。
3.1 培育壯苗
高山西芹的播種期以6月中旬為宜,播種量667 m250~80 g。在山背陰涼處進行育苗。在播種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目前,常采用低溫處理和赤霉素處理兩種方法。低溫處理:先用48℃的熱水浸泡種子30 min,殺死附著在種子表面上的晚疫病菌,然后用冷水浸泡種子4 h,再用濕布將種子包好,放在冷涼潮濕的地方催芽。赤霉素處理:用500~800 mg/L赤霉素浸種8~12 h,然后再催芽。催芽適溫為15~22℃,每天用冷水沖洗1次;經(jīng)過7~12天,出芽50%以上時,即可播種。
播種床應(yīng)選擇地勢高、排水良好的地方。苗床要作成寬1.2~1.5 m、長8~12 m的平畦,畦高20~25 cm。畦上鋪營養(yǎng)土10 cm,營養(yǎng)土用腐熟農(nóng)家肥和園田土各1份摻勻過篩即可。播種前苗床事先打足底水,將催過芽的種子與細砂1∶5混勻后撒種,播后蓋土約0.5 cm,蓋土后,應(yīng)采取防雨遮蔭措施,即在畦上支小拱棚,拱棚上蓋遮陽網(wǎng)或其他雜物遮蔭,小棚四周通風。為了保證出苗期間的土壤濕度,可在畦面上覆蓋稀薄的稻草,出苗后立即將稻草揭掉。
幼苗出土后,在早晚澆水降溫,促進幼苗出齊。當幼苗長出真葉后,要及時追施1次薄肥。立秋以后,氣溫開始下降,逐漸撤掉小棚上的覆蓋物,并澆1次水,施1次肥。隨著幼苗的生長,應(yīng)適時進行疏苗、間苗,使苗間距達1.5 cm。當幼苗長到8~9片葉、高10 cm時即可定植。苗齡60~70天。
3.2 適期定植
高山西芹的定植期在8月下旬。定植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5 000 kg,然后翻耕均勻、耙平。畦寬1.2~1.5 m,株行距(20~25)cm×(20~25)cm,667 m2栽12 000~16 000株。定植前先將苗床淋透水,使幼苗根部多帶泥土,以便定植后促進發(fā)根。定植宜在下午陽光較弱時進行,定植后立即淋水,以促進定根,定植深度以埋過根莖為宜。
3.3 定植后的管理
①溫光管理 定植后,以白天氣溫保持在20~25℃,夜間10~18℃,地溫保持在15~23℃為宜。前期光照強,植株長勢旺盛,以橫向生長為主;后期光照弱,促使植株直立,對縱向生長有利。
②肥水管理 勤施薄肥。定植后2~10天開始追肥,以后隔10天1次,濃度由小到大。定植后40天左右西芹生長加快,要追2~3次速效氮肥,每次667 m2追硫銨25~30 kg、硫酸鉀5 kg和過磷酸鈣10 kg,促進心葉生長和植株肥大,以提高西芹的產(chǎn)品質(zhì)量。
高山西芹的灌水原則是前期少澆,追肥時少淋水,后期應(yīng)多灌一些水。當外界氣溫降低、日照變短和光照強度減弱時,葉片從開張生長轉(zhuǎn)為直立生長,即立心期,外葉不再生長,心葉發(fā)育,植株進入肥大充實期,此時應(yīng)保持充足的水分。
3.4 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主要有蚜蟲、斑枯病、疫病、軟腐病等。蚜蟲可用10%吡蟲啉粉劑800~1 000倍液噴2~3次,最后1次應(yīng)距采收期8天。病害應(yīng)以防為主,疫病、斑枯病可用64%殺毒礬500倍液或72%杜邦克露700倍液噴施,5~7天1次,共2~3次;軟腐病可用72%農(nóng)用鏈霉素3 000倍液或代森鋅500~600倍液噴施。
3.5 收獲
當植株直立、株高達70 cm、單株質(zhì)量達 0.75~1.5 kg時,即可割收。采收時要剔除老葉,保留優(yōu)美的葉柄和少量葉片,要保持新鮮整潔,分級包裝,裝入塑料袋內(nèi)。
龔亞明,通信作者,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杭州,310021
徐旭芬,浙江省青田縣農(nóng)業(yè)局
包崇來,徐盛春,丁桔,浙江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蔬菜研究所
201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