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媛
(長春大學 音樂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2)
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是新時期高校教育工作的一項基本任務。由于其隱蔽性,若全借助素質教育、心理咨詢是不夠的。有關專家認為:教育不能缺少治療,治療能夠擴大教育的視野。而音樂心理減壓卻能夠為大學生開辟一個心理治療的窗口。
為了幫助理解“音樂心理減壓”概念,首先弄清以下幾個問題。
前者用音樂,后者用語言。雖然音樂和語言皆依賴于聽覺,且兩者皆包含感覺與分析之間的互動,并具有表達情感功能,但其表現(xiàn)方式又有所不同。一般心理咨詢與常規(guī)心理治療一樣,通過語言糾正頭腦里的混亂觀念以達到改變情緒為目的,但是通常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曉之以理”,卻不能“動之以情”。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心理減壓就顯得尤為重要。音樂具有不用語匯就可將情感和思想結合起來的功效。正如古圣賢孟子所說:“仁言不如仁聲之入人深也”。優(yōu)美的、動聽的音樂能夠深入人心,音樂是心靈的語言,容易產(chǎn)生共鳴,是治療“心病”的良藥。通過音樂能夠讓人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理問題之所在,并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心理陰影,恢復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
通常意義上的欣賞音樂,是指人們在聆聽音樂時一般都處于清醒的理智的狀態(tài),并不需要任何思維方式,可以心不在焉的沉浸在音響之中。同時,可以聊天、看書或做些其它事情,他們的注意力并不一定在音樂本身。而有些人雖然注意力全集中于音樂上,專注和陶醉于音樂之中,但也只是把音樂作為一種審美或者是一個欣賞對象,并不是把自己內心世界的情感體驗與音樂融為一體。因此,音樂對他們的精神和生理的影響是有限的,換句話說,由于人們處于清醒狀態(tài),音樂對生理和心理深層作用多半被人的意識過濾掉了。
規(guī)范講,所謂音樂治療是一個系統(tǒng)干預過程,它以音樂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為基礎,運用音樂特有的生理、心理效應,使被醫(yī)者在音樂治療師的共同參與下,通過各種專門設計的音樂行為,經(jīng)歷音樂體驗,達到消除心理障礙,從而恢復或增進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的目的。音樂治療又具有如下特征:
(一)音樂治療是根據(jù)科學的疾病理論,運用治療性的實踐。以重視其科學性為首要準則,把目標放在20世紀以后的醫(yī)學進步上。
(二)音樂治療亦是把音樂作為一種“活動療法”,即通過具體的音樂活動求得治療效果,強調作為“行動”的音樂意義。
(三)突出了音樂治療師的職業(yè)特征。對從事音樂治療的醫(yī)生要求既是出色的演奏者、歌唱者或是資深的音樂工作者,同時也是高明的醫(yī)生。音樂治療師必須是受過專業(yè)訓練,不僅持有“音樂治療師資格證書”,還要具有臨床經(jīng)驗,并能運用音樂使患者達到康復的醫(yī)生。
音樂心理減壓,是人處于邊緣意識狀態(tài)下的一種讓人身心深度放松的心理減壓方法。所謂“邊緣意識狀態(tài)”,又稱“轉換狀態(tài)”的意識狀態(tài),即是意識和潛意識之間的一種狀態(tài)。在這種意識狀態(tài)中,通過音樂的想象,來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內心世界的聯(lián)想、創(chuàng)造力及情感體驗。由于生活的聯(lián)想作用可以由聽覺的形象轉化為視覺的形象。這樣使身體和精神深度放松,達到釋放或緩解壓力的目的。
在音樂心理減壓過程中,聆聽者首先體現(xiàn)出一種情感上的愉悅和精神上的滿足,是一種作為精神需要和享受,從生理快感過渡為心理快感。與此同時也喚起諸多的音樂感受,音樂可以引發(fā)我們豐富的視覺、色彩、形象、運動、觸覺和味覺等諸多感受。聆聽者或演唱、演奏者一旦沉浸于音樂意境之中,就形成了自己的情感體驗。由于主觀上的參與音樂創(chuàng)造,使之獲得了較深的感情體驗并與音樂融為一體,達到忘我的自由聯(lián)想,從中獲得身心愉悅或完成某種情緒的調整及宣泄。
音樂又具有描寫性和形象性,其最大的魔力在于它能快速喚起某種聯(lián)想,而聯(lián)想就是創(chuàng)造力,在音樂聯(lián)想中盡情地體驗大自然和自我生命的美妙,在心靈上產(chǎn)生得到一段時間的洗滌之后,會改變我們日常的心理狀態(tài),讓我們能經(jīng)常處于一種良好、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之中,并最終影響人們對待事物及面臨問題的態(tài)度,以和協(xié)角度認識和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當然,在音樂心理減壓過程中,往往還需要心理醫(yī)師的幫助和指導,如語言疏導和暗示,一般情況下,也可以自我暗示。
大學時代是意識、品質、心理形成并趨于成熟的關鍵時期。然而,隨著社會轉型加速,大學生作為特殊的青年群體逐漸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若不及時調節(jié)和疏導,就會轉化為心理障礙或更為嚴重的精神疾病。
據(jù)中國疾病控制中心、精神衛(wèi)生中心公布一項調查顯示:16%~25.4%大學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常見的心理問題很多,如強迫觀念普遍存在、情緒性格問題、戀愛與性心理問題及神經(jīng)衰弱等。在同學之間出現(xiàn)頻率極高的詞匯是“郁悶”、“空虛”、“無奈”等。這些都是心理疾病的前兆,并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據(jù)專家分析,心理問題的產(chǎn)生與內在個人的心理素質、性格和外在的社會環(huán)境等因素密切相關。心理素質好的人能充滿信心,正確認識客觀現(xiàn)實。往往性格內向、孤僻、不好交際的人易有心理問題。面臨同樣的社會環(huán)境為何有的人不得病,這說明人的心理素質,承受能力很關鍵。然而,我國的教育關注較多的是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yǎng),而往往忽視心靈的成長,在競爭的壓力下容易喪失信心,而產(chǎn)生消極情緒。中國人的性格特征與西方人比較而言,具有壓抑、內向的特點,不易表達自己的情感。另外,在過分溺愛的家庭環(huán)境下成長起來的獨生子女,以自我為中心的意識太強,自私心理比較明顯,性格脆弱,缺少責任感。
武漢科技大學開創(chuàng)了先河,嘗試用音樂干預方法為大學生心理減壓放松,為大學生開辟了音樂治療的窗口,取得良好效果,深受同學們歡迎。因為音樂具有獨特的性質和效果,同學們可以在音樂心理減壓過程中,盡情宣泄和思襯,有益聯(lián)想以及反復沖撞和平衡心理,使整個身心都處于蓬勃向上,輕松歡悅的狀態(tài)之中。因此,音樂心理減壓是一種釋放不良情緒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擺脫惡劣心境的必要手段,非常適用于文化素質較高的人群。
實施音樂心理減壓必須有一些環(huán)境條件及設置、音樂準備和實施步驟。
注意選擇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嚴防噪音干擾。房間不需太大,十幾平方米足夠。設置一套帶卡拉OK的音響、一些常用的樂器,如打擊樂、鍵盤樂、管樂等,一臺電腦及相連的控制器,耳機一付。室內布置整潔、舒適,光線明亮、柔和,墻壁顏色最好桔黃或淺金色,空氣要清新,最好有些花草植物使環(huán)境富有生氣,氣氛淡雅溫馨,令人心情愉悅。
一般認為,解壓音樂就是聽起來很溫和的音樂,或者積極向上動感勁爆的音樂。常被選用的音樂多是描述高山、草原、溪流、大海、森林、田野等大自然風光的音樂。因為這些音樂能夠給人以輕松、美妙的感覺及豐富的想象。但是,因每個人的音樂欣賞習慣不同,生活經(jīng)歷中的體驗也不同,對音樂的選擇以及聯(lián)想的內容自然也不同。所以,選擇音樂的原則是:一切要以個人特點為前提,只要自己喜歡的音樂作品原則上都可以使用。最好建立音樂庫,能向被醫(yī)者提供大量可選擇的音樂。
在開始聆聽音樂前,先洗臉,清醒一下頭腦,或者搓熱雙手用掌心按摩顏面幾分鐘,效果更佳。用臥姿或坐姿均可,只要感覺到身體舒適即可。
3.3.1 全身放松的訓練
聽音樂要求全身心放松。首先要做好放松練習,要求身體各部按照先緊張再松弛的方法進行,同時還要進行一些語言暗示。比如放松雙手,你先握緊拳頭,讓你的手部肌肉緊張,保持幾分鐘后慢慢松開,這時會有放松的感覺,并進行語言暗示“我的雙手放松了”。這樣,每一個部位放松后,再做一下全身放松,深呼一口氣,這樣就可以了。
3.3.2 想象,聯(lián)想練習
全身放松后,可以進入放松想象,實施前做一下想象練習。如你親自種的一籽花種,從發(fā)芽到長出枝葉,再到開花的全過程。等你毫不費勁的就能想象一些具體的事件或風景時,就可以進入到音樂減壓的實質性階段。
3.3.3 實施階段
戴上耳機,閉上雙目,集中注意力,靜聽音樂,盡快進入“樂境”,要從身入到心入,讓自己的身心與自己所喜愛的音樂產(chǎn)生共鳴。盡量走進音樂意境中,要把自己融入每一個音符之中,要有飄飄然隨樂曲而去的感覺。此時,根據(jù)音樂所描述的意境,引起你的美好感覺及豐富的聯(lián)想。比如,當你聆聽柴可夫斯基《四季》中“六月船歌”,不難從中聽到水波漣漪的聲音、小舟晃動的感覺、一唱一合的歌聲。乍然而起,十分具體而貼切。這時,美好的大自然風光與你心靈審美情趣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你盡情的體驗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你會覺得心情無比的舒暢和快樂。經(jīng)常保持這種心理狀態(tài),就會讓你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擁有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當音樂結束時,不要急于把眼睛睜開,先想象一下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自己躺或坐的位置,慢慢回到現(xiàn)實來,然后再慢慢睜開眼睛,活動一下手腳,結束音樂心理減壓活動。
3.3.4 音樂實踐
讓患者學習演奏樂器或者學習聲樂,使其加入到音樂實踐活動中。譬如:學習打擊樂、吹管樂、鍵盤類樂器等皆可。這樣有利于使患者全身心的參加音樂活動,調節(jié)心中的壓力、憤怒、不悅等相關心理問題,達到心理減壓目的。
注意事項:
1.禁忌癥
音樂心理減壓,不適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如精神分裂癥、躁狂癥等人。因為他們可能缺乏區(qū)別幻想和現(xiàn)實的能力,另外也不主張那些嚴重的精神痛苦和創(chuàng)傷的人利用內心的痛苦來緩解心中的壓力。在沒有合格的音樂治療師,選曲不當?shù)臈l件下,音樂可能會觸發(fā)他們內心的痛苦造成二次心理創(chuàng)傷。對于這些人群建議去尋求專業(yè)音樂治療。
2.四不要
不要空腹聽進行曲,人在空腹時饑餓感覺很強烈;不要吃飯時聽打擊樂,因心跳加速,情緒不安,影響食欲及消化;不要生氣時聽搖滾樂,因這樣會火上澆油,助長怒氣;也不要睡前聽交響樂,精神興奮,反而難以入睡。
3.注意控制音響
一般在40~60分貝,樂曲要經(jīng)常調換,否則會產(chǎn)生單調感。
綜上所述,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以及逐年大學生就業(yè)壓力的增加,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背景下所生活的大學生們,容易產(chǎn)生壓抑、郁悶、憤怒、狂躁等不良情緒,從而也引發(fā)了嚴重的心理健康問題。因此,在這個新時期下,利用音樂為大學生心理減壓有著極為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與社會意義。
[1]趙宋光.音樂教育心理學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2] 朱麗葉.阿爾文,奧瑞爾.沃里克.孤獨癥兒童的音樂治療[M].謝嘉幸,譯.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3] 帕夫利切維奇.音樂治療理論與實踐[M].蘇琳,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