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莉,程 利,朱 芳,楊志華,金朝虹,李 欣
(江西省萍鄉(xiāng)市湘雅萍礦合作醫(yī)院檢驗科,江西萍鄉(xiāng) 337000)
自2009年8月以來,我們對危重病人的急診生化檢驗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通過使用促凝劑/分離膠真空采血管、美國強生Vitros350干化學分析儀、醫(yī)院檢驗信息系統(tǒng)(LIS),只需平均26分鐘就可以完成急診生化檢測并回報檢測結果,極大縮短了實驗室檢測結果回報時間?,F(xiàn)將調查分析結果報告如下。
1.1 調查對象 分為A組、B組,標本分別來源于2009年7月、8月來我院做急診生化檢查的門診和住院病人,A組753例,B組780例。
1.2 調查方法 設計一張實驗室TAT時間記錄表,其中包括標本接收時間、血液水浴凝固時間、離心分離時間、上機時間、審核打印報告時間、報告發(fā)出時間。要求在該項研究工作中的當班人員按此表記錄各工作點時間。
1.3 采血管 普通干燥管與促凝劑/分離膠真空采血管,均由湖南省瀏陽市醫(yī)用儀具廠提供。
1.4 儀器 美國貝克曼LX-20濕化學分析儀 (以下簡稱LX-20濕化學分析儀);美國強生Vitros350干化學分析儀(以下簡稱V350干化學分析儀)。
1.5 醫(yī)院檢驗信息系統(tǒng)計算機軟件由上海金仕達衛(wèi)寧醫(yī)療技術有限公司提供。
1.6 檢驗項目 急診生化檢驗全套11項,包括:鉀(K+)、鈉(Na+)、氯(Cl-)、總鈣(Ca2+)、二氧化碳結合力(CO2CP)、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尿酸(UA)、葡萄糖(GLU)、磷(P3-)及鎂(Mg2+)。
1.7 工作流程從標本收集到結果報告的工作流程大致為:(1)收集標本。A組使用普通干燥管,B組使用促凝劑/分離膠真空采血管。門診急診病人優(yōu)先抽血后標本立即送實驗室,住院急診病人抽血后由專職護士立即送實驗室。(2)標本預處理。生化室人員在收到標本后,編號,水浴,放置3000r/分鐘離心5分鐘,并對號入座將血清吸入檢測杯。(3)血清標本上機分析。A組使用LX-20濕化學分析儀,B組使用V350干化學分析儀。(4)結果審核校對報告與傳輸。生化儀每完成一個組合的測定即給出結果,其結果實時傳送到醫(yī)院檢驗信息系統(tǒng),通過在電腦屏幕上審核后打印出檢驗報告。同時,醫(yī)院檢驗信息系統(tǒng)自動把結果準確傳輸反饋到住院部或門診部醫(yī)生工作站。
780 例B組實驗室急診生化檢測TAT時間明顯短于753例A組,詳細情況見表1。
3.1 在臨床醫(yī)療中,對急診生化檢驗結果有兩個要求:一是力求結果準確,二是力求檢測結果回報時間短。如何在最短時間內高質量、高效完成急診生化檢測并報告實驗室檢測結果?我們將實驗室急診生化檢測TAT時間分為檢測分析前、檢測分析中、檢測分析后三個階段進行研究。
3.2 檢測分析前促凝劑/分離膠真空采血管的應用,實現(xiàn)了最佳品質血清標本的分離。血標本的采集和血清的分離在生化檢驗中至關重要,傳統(tǒng)的普通干燥管離心以后常會有纖維蛋白凝塊或凝絲懸浮在血清中,引起自動生化分析儀取樣不準確,甚至堵塞采樣針,從而影響標本的測定速度和結果的準確性。從結果表中不難看出,普通干燥管分離血清需30~60分鐘,溫度低時,需時更久。使用了促凝劑/分離膠的真空采血管只需10~15分鐘即可得到最佳品質的血清標本。分離膠界于血清與血細胞之間,可有效保護血清成分,從而實現(xiàn)原管上機,原管保存血清備查,減少了再次轉管引起誤差的可能性[1]。血清分離膠的應用是醫(yī)學檢驗的一項重要發(fā)展[2]。
表1 兩種方法結果比較
3.3 檢測分析中干化學測試方法和干化學分析儀的應用,保證了急診生化檢驗的質量和速度。干化學測試方法集現(xiàn)代化學、電化學、光學、酶學及計算機技術為一體,作為定量分析方法已達到常規(guī)化學測定的水平[3]。在此次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A組使用LX-20濕化學分析儀盡管提高了檢驗效率,但急診生化檢測結果回報時間尚未顯著縮短;尤其是在每天上午9點到12點時間段,常發(fā)生急診標本處理好卻要等待儀器的問題。我檢驗科僅使用一臺LX-20濕化學分析儀已不能滿足急診生化快速檢測的需要。我們采用專人、V-350干化學分析儀專機操作,正是為了滿足急診生化快速檢測的需要,為確保V-350干化學分析儀的正常運作,我們采取專管共用、24小時待機、人員相對固定等辦法,每六個月與日常使用的LX-20濕化學分析儀進行比對試驗,保證急診生化檢驗的質量和速度。
3.4 檢測分析后醫(yī)院檢驗信息系統(tǒng)的應用,實現(xiàn)了便捷快速的生化檢測結果的傳輸。對生化檢測結果數(shù)據(jù)的管理和傳輸,我們運用醫(yī)院檢驗信息系統(tǒng)(簡稱LIS系統(tǒng))替代人工管理。我們在LIS系統(tǒng)中啟用運行了醫(yī)生工作站提取檢驗結果功能,在生化急診檢測結果報告單審核、打印之后,LIS系統(tǒng)就自動把結果準確反饋到住院部或門診部的醫(yī)生工作站。
3.5 綜上所述,我們在急診生化檢驗中做到了專人、專管、專機、信息化管理,平均26分鐘就可以完成急診生化檢測結果回報,比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實驗科報道的門診急診生化檢測TAT平均時間28分鐘[4]縮短2分鐘,極大地縮短了實驗室檢測結果回報時間,有利于臨床醫(yī)生及時作出診斷,為危重病人贏得了寶貴的救治時間。
致謝:在本文的寫作過程中得到了王長奇主任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1]江傳慧,商振州,陳 秀,等.含分離膠樣本原管凍存血清的可行性初探[J].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2005,26(12):944~946.
[2]王永安,韓寶祥.血清分離膠的理論及應用[J].上海醫(yī)學檢驗雜志,1995,10(4):234~236.
[3]Yamada T,Takubo T,Simple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in cholesterol assay based on dry chemistry[J].Clin chim Acta,2002,320(1):79~88.
[4]宋昊嵐,高寶秀.急診生化檢測TAT時間的分析[J].華西醫(yī)學,2008,23(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