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淑惠 陳菲
中學生就像一塊塊泥巴,還沒有定型,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正在形成階段,可塑性很強,班主任的言論、舉止對他們的影響很大。班主任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心,才能不對教師職業(yè)瑣碎的工作感到厭煩;才能做到言傳身教,為人師表,自覺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科學文化素養(yǎng)、人文文化素養(yǎng)、教育理論素養(yǎng)、現代人格素養(yǎng)等;才能以自身淵博的專業(yè)知識、高超的教育教學藝術和終身學習的自覺性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學生時代是很容易崇拜一個人的,如果能有幸成為學生的崇拜者,對教師來說是一種很大的榮譽,對學生來說又何嘗不是一件益事呢?尤其是學生所崇拜的又是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好的教師不但會使學生提高自己的起點,更能夠讓學生確立自己的人生目標,而一個人一旦有了目標,他的成功的機會就很大了。
當人降臨到這個世界時就并非十全十美,初中生也不例外。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絕大多數的教師不難發(fā)覺很多學生是經常性地出點小錯,有的甚至是大錯,教師要用一種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式去教育他,幫助其分析所作所為之不足乃至會導致的危害;但不能死死盯著學生的缺點不放,而是用寬容之心去對待他們的錯,同時以一種期待的口吻去教育他們,相信他們以后一定不會犯同樣的錯誤,還能為班級的其他學生做好表率。這正如《禮記》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p>
教育學生必先了解學生,走進學生心靈。班主任在工作中時常會用同一個要求、同一種模式來塑造學生,但是經常會發(fā)現:有很多學生并沒有按照教師所設置的軌道去走。因為學生千差萬別,他們有著各自的特點、愛好,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顆寬容的心。班主任的寬容心很大程度上就是要寬容學生的不足,人總會犯錯,總會有不足,就看對待不足的心情。所以說對于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足應該用寬容的心態(tài)去面對,當然寬容并不是無原則、無限度的,否則就成了過度遷就,會助長學生的不良行為。
在班集體中,有一些特殊群體的利益更容易受到侵害,包括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比較調皮、淘氣的學生,家庭條件差、父母下崗或離異的學生,親屬患有精神病或正在服刑的學生,以及那些性格內向、怯懦、寡言少語的學生等。這些學生因生活中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件而容易遭到教師或學生的歧視,受到心理傷害的可能性也要比一般學生大得多。對這類學生中的“弱勢群體”,班主任應從生活、心理和學習上關心、幫助他們,使他們找到自信,防止他們在心理傷害中過早對社會和自己喪失希望,走上自暴自棄的道路。筆者經常對全班學生說,自己對每位學生人格上同樣尊重,在紀律要求上也是一視同仁,決不會因成績好或是在班上擔任干部而優(yōu)待某個學生。這樣可以減少那些學生的心理壓力,他們不會有被“剔除出局”的感覺,班上的學生會更團結,班風正,學風濃。班主任應該知道每個班級都是由優(yōu)秀生、中等生和后進生組成的,如果在不知不覺的工作中寵壞了一半,同時也就失去了另一半。所以筆者通常會把很多事情放到班級中讓大家一起解決,正因為有了一顆公平心,筆者也就擁有了整個班級。雖說班主任作為管理者是學生的引導者,但是從人格上來說應該是完全平等的。烏申斯基說:“人在教育中的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币虼?,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應該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礎上,只有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傾聽每個學生的心聲,做到與學生心靈與心靈的平等交流,真正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家庭狀況、思想動態(tài)等,才能避免盲目。如果教師和學生之間達到這種默契,那就說明學生已經敞開心扉,把班主任視作自己知心的朋友,這時雙方的交流就會出現“零距離”的效果。
高爾基說:“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蓖袪査固┮舱f:“如果一個教師僅僅熱愛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個好教師……如果一個教師把熱愛事業(yè)和熱愛學生相結合,他就是一個完善的教師。”愛學生對一個教師來說是責無旁貸的。
愛學生體現在以真誠、平等、信任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真心實意地熱愛、尊重和關心每一個學生,設身處地地為學生著想,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的心田。班主任要用愛感化學生、教育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才能把班主任工作做好。對優(yōu)秀生或班干部,筆者要求他們處處以身作則,做同學的表率;對后進生更不放任,筆者花費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對他們嚴格要求,做細致的思想工作,并且持之以恒;對沒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更是嚴格教育。教師的工作是辛苦,而創(chuàng)造出的價值是無窮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