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在當今推進素質教育、改進外語教學的探索中,教與學雙方情感溝通、情感激發(fā)和情感控制問題逐漸表現出來。經過教學實踐證明,英語學習的成功與否,不僅取決于學生的智力因素,還取決于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學習動力等情感因素。情感對人的認識和活動具有動力作用,情感的產生是以認識為前提,并隨著認識的深化而發(fā)展的。熟話說“知之深,愛之切”,情感是學生智力和非智力發(fā)展的原動力。因此,情感對人們,尤其是學生的認識和活動會產生重大影響。
一、加強師生情感交流,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教師在學生外語學習中的引導作用乃至主導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這種作用的發(fā)揮并不是無條件的,學生對外語教師的情感認同如何,是這種作用發(fā)揮得大小的關鍵性因素。實踐中我感到,這種情感的認同程度,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對任課教師從內心不欣賞、不接受,那么他在課堂是始終提不起興致、激發(fā)不出熱情,往往失去學習信心,也導致老師失望。這是一個因情感的缺失而導致的惡性循環(huán)。值得我們深思。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都會發(fā)現: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密切相關,進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外語學習成績。這說明由于中學生存在的情緒化的特點,其學習態(tài)度往往受情感的好惡所在右,因而學生對任課教師在情感上的接受程度會更加明顯地影響到其學習成效,暗示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接受程度會更加明顯地影響到其學習成效。這就暗示我們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認同問題。著重塑造自身完善的教師形象。對學生產生強大的“親和力”,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認同性。
那么,教學中如何才能增進師生情誼、建立融洽的情感呢?
1.提高自身修養(yǎng),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
教師作為“以人育人”的職業(yè)勞動者,不僅要用自已全部的知識才華去教育學生,而且要用自己整個的人格風范去影響學生。在一切教育過程中,學生永遠都不會只是被動地接受教師所“給予”的東西,他們總是通過自己的觀察、模仿和體驗,主動從教師身上去“索取”東西。因此,教師不僅要“言傳”,更應作出表率進行“身教”。
2.注重教態(tài)和體態(tài)語言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充分發(fā)揮語言的激情作用。教師的教學語言要生動形象,具有激發(fā)性和感染力,點燃學生心中的情感之火,要講究輕重緩急的節(jié)奏,豐富多彩的內容,抑揚頓挫的語調,富于變化的語氣,引人入勝的語境。要富于美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并配合適當的體態(tài)語言,以激昂的情緒、飽滿的精神、奕奕的眼神,把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結合為主體語言,聲情并茂,“一石激起千層浪”,波動學生的心弦,引起學生的感情共鳴,使學生與作者的感情相溝通。這樣既有助于理解,又有利于學生情感發(fā)展。
3.不斷學習,力求博學多才
學生最喜歡的是有學問的教師。多才多藝的教師不僅在教育、教學中有更多的主動權,而且也容易獲得學生的尊敬與信賴。教師尤其要博學。這不僅是專業(yè)特點的需要,也是溝通師生情感的需要。若是教師知識面過窄,教學中難免會出現紕漏,成為學生的笑柄,而現在的中學生見多識廣,思維活躍,如果教師專業(yè)之外孤陋寡聞,就很難與學生溝通情感,形成共鳴。因此,作為一名英語教師,要通曉其它各科的知識,盡量給學生提供幫助和建議,以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
二、激發(fā)情感。以情激情
興趣是人們積極探索某種事物進行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學習興趣又叫求知欲,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學習興趣,便能產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情感,一旦學生對某個科學產生強烈而穩(wěn)定的興趣后,就會把這門學科作為自己的主攻目標,從而產生克服困難的勇氣,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反之,學生如失去了學習興趣,學習就不再是一件快樂的事,而成了一個沉重的包袱。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情感,必須不斷創(chuàng)造能使學生產生濃厚學習興趣的條件、環(huán)境和氣氛。
1.明確學習目的,在知識運用中增強學習興趣
中學生年齡小,閱歷少,對學英語的目的往往不十分明確,他們把英語課只當作升學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對難記的單詞語法感到枯燥乏味,要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興趣,除了講清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和情景使學生盡可能多地運用英語,讓學生在運用中嘗到樂趣,如開展一些情景對話,課堂上組織一些英語游戲,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或第二堂課,如朗頌、唱歌、講故事等。
2.不斷變換教學形式,保持學生興趣
一種美味長期反復食用會讓人倒胃口,同理,一種好的教學形式一成不變地機械重復使用,也會使學生產生厭煩情緒。從生理上講,中學生處于活潑好動時期,再好的教學形式簡單重復太多也會減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中學英語教學也要根據學生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和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采用多種形式教學。如游戲講故事、角色表演和猜迷語等等。
3.要善于創(chuàng)造誘發(fā)學習英語的興趣的環(huán)境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這習氛圍使學生以愉快的心境學習,思考并獲得知識,首先要讓學生對教師產生親切感,教學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直接制約著學生情感,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一般說來,學生對某位老師如產生了畏懼、厭煩,那么容易失去對他所教學科的興趣。反之,如學生敬慕喜歡某個老師,課堂氣氛就顯得輕松活躍,學習興趣也會油然而生。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不要總是板著一副面孔,以權威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而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向學生傳遞親切、信任的積極感情,使學生能夠在和諧的氣氛中大膽、主動的學習英語。
4.理解、尊重學生的情感
學生一般都非常在乎老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以及評價。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尤其對后進生不僅不能歧視,反而要加倍呵護他們的自尊心。盡量創(chuàng)造各種機會,讓他們獲得成功,以便激勵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理解、尊重學生情感,是教師維護和開發(fā)學生主體性的起點和關鍵,忽視了這一點,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在內心深處就會產生對立情緒,教師的其他一切努力可能都會落空。
三、抑制受挫感。讓學生經常有成功的體驗
成就動機是一種努力克服障礙,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完成某項任務的愿望或趨勢。成就動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因素,它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不斷為學生創(chuàng)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成功與否并無絕對標準,好的考試成績是成功,正確回答了老師的提問也是成功。一些點滴細微的成績均可視為成功。這種成功引起的滿足和興奮可以產生繼續(xù)得到滿足的需要,一次成功的體驗又能推動第二次成功,多次的成功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產生積極的情感,為英語教學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學生一般都非常看重老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因此,老師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武斷專橫和使用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語言、方法和手段。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不當眾點名批評學生,尤其對差生不僅不能歧視,而且要特別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他們提出的合理要求,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得到滿足,獲得成功,并讓這種成功為眾所周知的事情,以利于鼓起他們的學習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