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杏麗
英語新教材Go for it與原教材相比,在編寫思想、結(jié)構(gòu)特點、內(nèi)容含量和目標要求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它體現(xiàn)了任務型的教學理念,將話題、語言功能、結(jié)構(gòu)進行了有機的整合,讓學生在完成各項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語言,真正體現(xiàn)“在做中學”的教學原則。在編排結(jié)構(gòu)上,打破了原來教材每個單元四個課時的模式。而是將一個單元看作是一個整體,確立一個中心話題,以話題為中心,分為Section A、Section B和SelfCheck三個部分,所有內(nèi)容都圍繞這個中心話題來展示聽、說、讀寫活動,整體性較強。此外,《新目標》圖文并茂、話題豐富,活動新穎且有趣,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帶來了巨大變化。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密切,學生越來越多地運用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學習。
我在剛接觸這套教材時自信地認為學生一定會喜歡和學好這套教材。于是,我認真鉆研教材,細心研讀教參,精心備好每一節(jié)課。然而,半學期過去后,老師、學生都對這套教材抱怨甚多,我也感到身心疲憊。
我們覺得新教材存在的突出問題主要有三方面:
1.詞匯量偏大,學生普遍感到單詞太多,記不住。
2.教學活動難以開展。新教材倡導任務型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設計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我卻發(fā)現(xiàn),盡管教師精心設計了各種活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并不高,有時甚至出現(xiàn)“冷場”的現(xiàn)象。
3.課時不夠,教學任務不易完成。有的教師有時為了趕教學進度,對好多內(nèi)容都是“蜻蜒點水”似的一略而過,教學目標難以落實。于是,我們開始反思:問題的關鍵在哪里?如何解決上述三個問題?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對教材的使用進行了改革,并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初中英語課程標準對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如下建議:“教師要善于結(jié)合教學實際的需要,靈活地和有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對教材內(nèi)容、編排順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可進行適當?shù)娜∩峄蛘{(diào)整。”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的需要,合理、有效地選擇和使用教材。
一、科學處理教材內(nèi)容
1.刪減。當教材內(nèi)容不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或不易操作時,教師可以對其做必要的刪減。例如,七年級(上)unit8 A部分中的Part4是一個有關生日的游戲,要求學生詢問他人的生日和年齡,但后續(xù)的要求“讓學生按生日從小到大排序”缺乏語言操練的價值,而且在人數(shù)較多的班級容易造成混亂的局面。所以可以刪去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內(nèi)容。
2.增加。教師應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通過各種渠道補充更多的語言材料,豐富教學內(nèi)容。例如,七年級(上)unit8整個單元未設語篇(大部分單元的B部分都有,但語言材料都比較少)。因此,在第4課時復習和鞏固本單元的語言點時,教師可以增加類似下面這樣的語篇作為本單元的閱讀材料。
Hi,my name is Gina and I'm 13 years old.I was born in 1995. Today is May29th.2008 and my birth-day is February 2nd.I have a brother and a sister:My broth-er's nanae is Mike. He is three years old. Mike's birthday is in October.My sister'sname is Anna. And she is 11.Her birthday is in October,too.
Read the passage and write the correct numbers in the chart.
這一閱讀材料涵蓋了本單元的核心語言點,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閱讀理解能力,又能為下一個任務“自我介紹”作鋪墊。
3.替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jù)實際教學需要,對教材中不太合適的內(nèi)容或活動進行替換。例如,七年級(上)unit8 A部分中的3a是讓學生從教材所提供的三張身份證中任選一張,并用“Whenis your birthday?My birthdayis…”編對話。所給的身份證是教材中的人物。筆者認為,學生利用自己的身份證進行對話會更加生動有趣。
于是,筆者設計了“制作ID Card"這一任務,替換了教材中的括動。
Ⅰ.Make your own ID card.and introduce you-self:My name is…My birthdav is
Ⅱ.Ask and answer in pairs:When i8 your-birth-day?How old are you?
Ⅲ.Ask and answer:When is XX's birthday?How old is he/she?
這一任務貼近學生生活實際,既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又能鞏固其所學句型,還能使練習自然地由第一、第二人稱過渡到第三人稱。
4.擴展。新教材中有些教學活動的難度過高或過低。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diào)整活動的難度。如果教材中的活動難度過高。教師可以設計幾個“準備性”或“提示性”的活動,以降低難度,讓學生能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如果教材中的活動難度過低,教師則應為學生設計有一定梯度的活動,以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比如《新目標》中的很多聽力活動對于相應水平的學生來說難度太大。如八年級(上)Unit6 Section B,2a listen:What d0 H01ly and Maria like aboutthleir best friends7 Fill in the chart
這一聽力練習直接讓學生聽并填表格,難度很大,要填的信息太多。因此,我們可以在這一聽力練習之前。先設計一個過渡性的任務:Talk about one of your bestfriends.What do you like about him/her?What is the same as hlm/her?What is dif-ferent?這下就激活了學生的頭腦中相關話題的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聽并填空就容易多了。
二、合理安排教材內(nèi)容的順序
1.順序重組。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適當調(diào)整教材內(nèi)容的順序,有利于增強教學效果。如我們可以把八年級(上)“Unit9 When was he bore?(Section B.2b)Lis.ten.are these sentences about Midori or Laura?”與“3b:Look at the information in 2bWrite an article about Laura”進行聽寫整合,聽力訓練之后很自然地過渡到寫作的筆頭落實。
2.跨單元總結(jié)語法要點。新教材中一個語法現(xiàn)象通常被分散安排在幾個單元中。教師可以把幾個單元中的同類語法內(nèi)容匯總在一起教學。比如七年級(下)U,nit5和Unit6的語法內(nèi)容都是關于“-ing form”的用法:Unit9和Uniflo中都有過去式的內(nèi)容。我們就可以把這兩組單元中的語法講解清楚并在課內(nèi)進行練習。之后再分別教學各單元的課文內(nèi)容。這樣不但可以保持語法知識的完整性,還可以讓學生有意識地注意所學過的語法現(xiàn)象,進一步鞏固所學的語法知識。
通過科學調(diào)整教材的內(nèi)容和順序,既激發(fā)了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也增強了其用英語表達思想的能力,學生的整體英語成績就會相當突出。幾年來的教學實踐使我深深體會到,教師只有以學生為本,樹立“帶著學生走向教材”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讓學生真正吸收教材的精華,成為學習的主人,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