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
一、多聽英語,領悟語感
語感的培養(yǎng)離不開濃厚的語言環(huán)境。但是在一個英語非本族語的環(huán)境中,要讓學生課余主動地去接觸地道的英語是比較困難的。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必須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英語環(huán)境——尤其是英語聽的環(huán)境,使學生時時沉浸在英語的氛圍中。學生上課聽的最多的就是教師講的英語。因此,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盡可能地用英語組織課堂,同時教師要利用多媒體等現(xiàn)代教學手段,為學生呈現(xiàn)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語材料,讓學生在聽地道英語的同時,更好地了解英語的背景文化。學會用英語思維。這樣長期堅持下去,這些聽的東西就會內(nèi)化為學生感知理解語言的能力,即提高了語感。在課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聽英語錄音或聽英語廣播,或看英語電影,再通過多模仿就能體驗英語的感覺,進而靈活運用英語知識。
二、使用英語,培養(yǎng)語感
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就在于它的交際性。通過說才能增強語言輸出,進而增強語感,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在課堂上用英語交流、用英語思維的習慣,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的教學原則,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依賴性和英語教學的負遷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盡量不用母語為中介的翻譯法,即使使用也應該加強分析對比,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地說。不怕犯錯。一旦養(yǎng)成開口說的習慣,也會自然而然地在說的過程中去組織語言,進而完整通順地表達。這樣既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詞句,又能增強語言實踐的量、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英語運用的習慣。從而使學生真正學會交際,杜絕高分低能的現(xiàn)象。
三、多閱讀,發(fā)展英語語感
培養(yǎng)語感必須進行大量的輸入型的語言訓練。而讀無疑是最廣泛、最有效的輸入形式,多讀可以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到地道的英語語言材料。多掌握積累一些詞匯的用法,多了解英語語言的背景文化,提高思維能力和理解力進而發(fā)展英語語感。讀可分為精讀和泛讀兩種。學生精讀的最好材料就是他們的英語課本,一般來講,編入課本的課文都要精讀,對課文中的詞句、章節(jié)都要細心推敲;泛讀則要求量多。面廣,題材多樣,求理解而非精細分析,它是對精讀的一種補充,通過泛讀學生可以培養(yǎng)正確的閱讀習慣和自學能力。教師可對學生進行快速瀏覽的專項訓練,以促使他們快速捕捉信息,把握內(nèi)容,使他們逐步形成快速閱讀、快速感知的能力。學生在廣泛的閱讀中可以積累大量的語言素材,增強語言直覺的感知判斷,進而形成自己的語言習慣。
四、重視寫作練習,發(fā)展語感
多讀和多聽有助于語感的發(fā)生和形成,這種發(fā)生通常是潛意識的,而多寫則有助于語感的表現(xiàn)和成熟,由潛意識進入意識。因此,要學好英語,培養(yǎng)英語語感就要多寫。英語的寫有兩方面:一個是機械地寫,如抄寫、默寫和聽寫;另一個是創(chuàng)造性地寫,即寫作,寫作的好處就是對讀、聽、說的最好反饋。英語語感的成熟是形成英語思維的能力,而寫作練習對于英語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極有好處。教師在指導寫作中,采用循序漸進的練習方法,從基本詞匯的積累和運用著手,強化基本句型和常用句型的練習,力求表達地地道、通順、流暢、平易、得體。然后再逐漸過渡到材料作文,看圖作文。指導學生熟悉各種文體的組織、結構和段落層次的寫作方法,學會運用過渡詞語和邏輯關聯(lián)詞語,使短文保持連貫流暢,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美感。
五、運用音標教學,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教學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用漢語或漢語拼音給英語單詞注音的現(xiàn)象,這不利于學生準確地聽說英語,不利于學生掌握單詞的音與形的聯(lián)系,學生說出來的英語,漢語味很濃,聽起來別扭生硬,嚴重影響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學生開始學單詞時,可以結合單詞教學進行音標教學,在教學中教師可經(jīng)常運用彩色粉筆分別寫出單詞中某一字母或字母組合的音標。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把字母與讀音聯(lián)系起來,以加強音形聯(lián)系,用音形結合的方法進行音標教學,而不是注漢字。學生不僅能順利準確地給單詞注音標或根據(jù)音標讀準單詞,并且有助于學生在聽到讀音能說出,想起讀音的情況下,準確寫出該詞,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很有好處。
六、重視學法指導對培養(yǎng)語感也有好處
教師的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只有學習掌握了獨立學習的方法,才能達到教師“不教”的目的。如學生的泛讀應運用默讀的方法,這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學生在泛讀時要兼顧速度和理解的準確度。精讀可采用先默讀、學了之后要朗讀和背誦的方法,只要多讀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
總之,語感是語言信息在意識中反復強化、日積月累形成的一種自動化了的定向反射。語感的訓練、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應貫穿于英語教學的每個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在一切語言交際中有意識地去感受語感,把握語感,實踐語感。學生的語感強了,則悟性強;悟性強了,則才思強;才思強了,則認識深刻。由此可見,抓住語感的訓練和培養(yǎng)就是抓住了英語教學的關鍵,學生的英語素質才能得到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