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冰 廈門聯發(fā)集團有限公司 361000
試論工程項目管理的成本控制
韓冰 廈門聯發(fā)集團有限公司 361000
作為施工企業(yè),項目的管理工作都圍繞盈利為目的展開,項目盈利與否,成本控制是關鍵。本文主要闡述了施工項目管理中,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及一些成本控制的措施,以期掌控項目成本,贏取項目利潤。
成本控制;措施
作為施工企業(yè),其任何一個工程項目的管理工作都是圍繞一個目的—盈利。由于與建設方(業(yè)主)的合同關系,工程項目的質量標準、工期要求都已經被嚴格控制。如何在滿足工程質量標準、達到合同工期的前提下,以最小的成本實現項目盈利的最大化,成為工程項目管理的主要問題。企業(yè)能否快速發(fā)展,不同程度在于所承建的工程項目是否盈利,盈利多少。良好的企業(yè)形象,高標準的品質質量都只不過是為項目盈利作鋪墊,只有所承建項目都取得好的經濟效益,才有足夠的資本投入到企業(yè)的發(fā)展中去,提升企業(yè)綜合實力,增強企業(yè)競爭優(yōu)勢,為企業(yè)的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項目成功與否,盈利是關鍵;項目盈利與否,成本控制是前提。
成本控制是指通過各種控制手段,在達到預定工程功能和工期要求的同時優(yōu)化成本開支,將總成本控制在預算范圍內,以實現項目經濟效益的最優(yōu)化。
由于成本控制與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合同控制(含索賠與反索賠)同步進行,既相互制約又相互聯系,給成本控制帶來了困難。因此,成本控制必須有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和手段才能真正控制工程成本,實現工程項目的最終盈利。
人的思想往往確定人的行為,而人的行為又往往左右事情的結果。若一個項目的工程管理人員(暫且把參加工程項目的非直接勞務層稱為管理人員)成本控制意識不強,成本控制目標不明確,項目成本控制的結果斷然也是千差萬別,怪象百出,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嚴重的虧損。工程施工項目中,項目成本時時存在,時時發(fā)生,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整個項目的成本。因此,項目的成本控制非一個人或者一個部門能掌控,需要全體人員的積極參與。只有加強全體參建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帶著清晰的成本控制目標在施工過程中人人控制,時時控制,事事控制,才能真正把脈項目成本,贏取項目利潤。
有目標,目標才會堅定;有責任,責任才會被重視。成本控制也是如此。在成本控制過程中,不能帶著大的目標大的方向進行成本控制;不能在沒有經過詳細的成本測算、分析而只為質量、進度進行施工;不能讓工程技術人員或管理人員在施工中憑感覺控制,憑個人的主觀期望控制;不能因為責任落實不到位,目標分解不明確,出現相互推諉的現象發(fā)生。要有目標,并且要分解目標,分解到個人,以大化小,以多勝少。一個人控制100萬元困難,那么10個人每人控制10萬元是不是要相對容易得多,而100個人每人控制1萬元是不是又相對容易得多呢?目標分解了,并不等于責任就分解了?!柏熑巍?=0,三個和尚沒水喝”,說明責任的共擔者越多,越是沒人承擔責任,而事情的結果往往也并不理想。成本控制更是如此,因此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科學合理地進行成本分析、預測,并把成本預算結果、控制目標逐一分解到個人,責任到個人,作為生產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的一項任務,讓其在施工中能權衡進度、質量和費用的關系,帶著科學合理的成本目標進行控制。
由于各職能部門的分工不同,在項目管理中各人的控制指標、重視程度也就不同,比如一些現場施工或管理人員因為長期直接從事工程技術或者生產工作,就自然的對控制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比較感興趣,而相對忽視了成本控制。專職的成本控制人員或部門又因為工作性質不能緊隨施工的進行而貼身跟蹤,在成本的控制中不可能在不參與質量、進度控制的同時而進行。在這種情況下,就得有一種強有力的措施帶動現場管理人員參與成本控制的興趣,獎懲機制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比如在樁基施工前,成本預算為100萬元,待施工完畢,實際發(fā)生成本經核算為80萬元,那么節(jié)余的20萬元成本中,參與成本控制的人員就可以獲得該節(jié)余成本的百分之幾作為成本控制的獎勵;相反,如果施工完畢,實際發(fā)生成本為120萬元,在成本分析診斷后發(fā)現有明顯的控制不嚴、操作不合理的情況,則多余的20萬元成本中同樣按百分比在參與人員的“成本控制金”(為提高全體人員成本控制的積極性和成效性而專門設立的以效益工資形式發(fā)放的資金)中扣除作為成本控制失誤的懲罰。當然,物資獎罰不是目的,只是眾多成本控制的手段之一,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現場人員的一種成本控制意識,加強成本控制的責任心,讓參控人員切實的體會到成本控制實際上也是一種自我價值的體現,在成本控制的同時也在控制自己的收益,從而充分調動其成本控制的積極性,發(fā)揮其成本控制的聰明才智,真正做到全面控制,人人控制,事事控制。對勞務分包隊伍也是如此,要用強有力的手段及行之有效的、操作性強的措施讓其體會到“項目盈,則己盈;項目虧,則己更虧”,強化其對施工項目成本的控制意識,減小成本控制執(zhí)行中的成本控制區(qū)域,降低成本控制難度。
成本控制為何涉及施工工藝?與施工工藝有什么聯系?如果把任何一項工程施工項目看著是一件商品,就很容易理解。決定商品價值量的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只有當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小于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該商品在市場競爭中才會處于有利地位,才可能有獲得盈利的機會。先進的施工工藝,合理的施工方案,可以縮短工期,提高質量,降低成本。可見,要想盈利,就得縮短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得優(yōu)化施工工藝,提高生產效率,以此獲得盈利的機會。對于施工項目,優(yōu)化施工方案在成本控制中起著核心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成本控制中,要把施工方案的科學優(yōu)化作為控制的重點、關鍵點,多方案選擇,多方案對比,選取成本最優(yōu)方案。
工程項目施工資源需求量大,對必需的資源配置,必須根據施工進度和現場實際情況做詳細而充分的需求計劃。資源分配恰當,則能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效率,給工程項目帶來盈利的空間,反之,則會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占據本來就比較微薄的利潤空間。比如,在機械設備需求方面,是否根據項目特點,施工需求,測算機械設備是租賃合理還是直接購買合理?在點多面廣的情況下,怎么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效率為工程項目創(chuàng)造更多的效益?這些都是工程項目成本控制中最直接最普遍卻又得不到足夠重視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就得有詳細合理的計劃和方法。比如,在機械租賃方面,就可以把機械費攤入勞務費中,即按照定額比例,在分項工程勞務分包單價中加入機械使用費,機械租賃費將在該分項工程完成后根據現場管理人員、勞務供方人員、機械租賃方人員三方共同簽字確認的該機械參與該分項工程建設的臺班數量在該分項工程的勞務結算中扣除給予支付。完全遵循“誰使用,誰支付;用多少,付多少”的原則。從而緩解了機主在機械使用付出與機械費用收獲方面的矛盾,避免了勞務供方在不必要使用機械時占據機械的現象,提高機械的使用率。
在大多數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中,成本控制幾乎是以項目經理為首,計經、財務部門為輔進行,其實這對成本控制來說遠遠不夠,因為它需要有正式的形式、正式的制度、正式的執(zhí)行方法及手段。要想把成本控制在可控范圍內,成本控制小組的設置非常必要。
①成控小組的定義
所謂的成本控制小組是指在工程項目施工中,對項目的成本控制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跟蹤、分析以及提出改善意見并最終形成報告以供決策層決策參考的工作小組。
②成控小組的組成及目的
由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小組必須由工作經驗豐富、業(yè)務工作熟悉的各部門人員組成,其工作內容主要與工程技術部、物資機械部、財務部、計劃經營部息息相關,所以該小組由這四大部門各一名或多名人員組成,在項目經理和現場生產經理的組織領導下,對項目的各項成本進行全面分析、控制。之所以稱為成本控制小組,因為它不是一個固定的部門形式,只是由要害部門為配合成本控制工作而設定的紐帶,其目的是成本控制過程中所能掌控的范圍更為廣泛,數值更為精確,工作更為便利,最主要的是加強成本控制的可操作性,而不讓成本控制只是流于形式。
③成控小組的工作形式
成本控制因為關系到整個項目的資金收支情況,與現場及各部門工作關系密切,所以其形式可以是“集散型”,即各部門人員,在固定的時間里對某一時間段項目發(fā)生的成本進行核算并需作出報告預測時才集合在一起,而在具體的工作中根據各人的工作目標、工作內容不同處于“零散”狀態(tài)。由于成本控制的綜合性、廣泛性、動態(tài)性等特點,單純的某一職能部門或個人很難對其進行控制,如操作不當甚至有可能陷入孤掌難鳴、四面楚歌的境地,所以成本控制小組不應該以單純的一個部門或個人存在,它必須是參與項目建設的相關部門的集合體,形式散而工作內容不散,人員散而工作目標不散,隨項目的成立而存在,隨項目的完成而解散,不拘泥于形式,但追求于成果。
④成本控制小組的相關制度
針對成本控制的綜合性、廣泛性、動態(tài)性等特點,為規(guī)范成本控制小組在成本控制操作中的行為,提高成本控制小組的工作效率,使成本控制更具有操作性以及成效性,還必須制定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對此,根據權、責、利相結合的原則,主要落實以下幾項制度:
a 從嚴從優(yōu)選取成本控制小組人員,不但要其有良好的業(yè)務水平,還必須具備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職業(yè)道德。
b 制定與本工程項目相適宜的成本控制操作程序,明確成本控制小組的工作范圍及要求。
c 建立成本控制小組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崗位及個人的職責、權限,確保在成本控制操作中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約和監(jiān)督。
d 建立合理的效益工作分配原則,打破平均主義,體現按勞計酬、按效計酬的原則。
⑤成本控制小組的工作內容
a 制定成本控制操作實施細則。
b 成本計劃。主要是成本預算工作,按設計和計劃方案預算成本,提出報告,通過將成本目標或成本計劃分解,提出設計、采購、施工方案等各種費用的限額,并嚴格按照限額進行資金的使用和控制。比如在材料的采購方面,經過成本控制小組詳細的市場調查,提出合理的采購單價,合理的運輸方案,以減少價差和運距帶來不必要的成本。
c 成本監(jiān)督。成本監(jiān)督包括各項費用的審核,確定各項費用的支付的合理性,確定各施工工藝的合理性、先進性,確定材料保管發(fā)放的可操作性等具體的與成本控制關系密切的工作。
d 成本核算。及時進行成本核算,不斷掌握實際成本支出情況,隨時更新項目成本狀況。
e 成本跟蹤及診斷。即在成本發(fā)生過程中進行全過程、全方位跟蹤,對項目實際發(fā)生的成本進行分析,并根據實際成本與預算成本進行對比,找出成本控制取得成功的方法和成本失控的原因并及時改善。
f 及時處理追加成本,避免占用周轉資金,減少計劃外成本支出。
g 以報告的形式定期向公司成本控制中心上報當期成本狀況,向項目參控部門及人員透明成本組成。
h 歸檔保存各類原始成本控制資料,積累總結成本控制經驗教訓。
I 協助兌現成本控制獎罰機制。
良好的成本控制,可以促進改善項目經營管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它需要多個部門的配合,全體參建人員的參與,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做得不好,都有可能造成項目成本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失去項目盈利的機會。成本控制本身就是一個大而難的項目,在成本控制的實際操作中,只有制定強有力的控制措施,加強全體人員的成本控制意識,調動全體人員成本控制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全體人員成本控制的聰明才智,保持成本控制與施工生產的同步性、有效性,成本控制才會成功,可觀的經濟效益才能實現。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8.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