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澤軍 時萬杰 康振軍
(新疆克拉瑪依市中心醫(yī)院,834000)
2006年至今,我科采用針灸聯合刺絡拔罐治療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30例,療效顯著,總結如下。
30例患者均來自我科門診及住院患者,均經我科確診為帶狀皰疹,并積極給予抗病毒、營養(yǎng)神經、止痛等治療后,皮損干結而遺留神經痛的患者,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齡最小50歲,最大82歲,平均68歲;病程最短23天,最長3個月,平均32.5天;病變部位以頭部為多,共13例,胸背部7例,腰腹部 5例,四肢 4例,臀部1例。
首先以皮損區(qū)或疼痛區(qū)為中心,以1.5寸毫針平角圍刺,進針1寸埋于皮下,毫針間隔1cm,并輔以電針治療,留針30min,每日1次,5天為1個療程。其次,于疼痛中心給予點刺放血,再予火罐拔至其上,留罐10~15min,隔日1次,5次為1個療程。以上操作均充分暴露患處,便于治療,均在無菌技術下完成。針灸及刺絡時注意禁針部位及避開大血管。
療效評定標準[1]:治愈:疼痛完全消失;顯效:疼痛明顯緩解;有效:有輕微疼痛;無效:疼痛無改善。
本組治療 30例,治愈22例,顯效5例,有效 2例,無效1例。
帶狀皰疹為皮膚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我科給予西藥抗病毒、營養(yǎng)神經、止痛等治療后,大部分可痊愈。但仍有不少患者遺留神經痛,尤以老年人為多,給患者帶來很大的痛苦。我科采用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早期以抗病毒、營養(yǎng)神經為主,后期予針灸刺絡拔罐治療。帶狀皰疹其根本原因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侵犯神經而引起的神經炎癥,后遺癥期為神經炎性滲出后引起的神經纖維粘連,神經活動時則引起牽拉疼痛,針灸圍刺并輔以電針可解除神經之粘連,從而緩解疼痛。另則,依據《靈樞?九針十二原》:“凡用針者,虛則實之,滿則泄之,菀陳則除之”的治療原則,針灸可達到舒經活絡、行氣止痛之作用。刺絡拔罐有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作用。以上方法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1]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