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油菜田常用除草劑藥害及規(guī)避措施

    2010-02-10 08:45:33唐建明方雅琴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科技信息中心江蘇南京210014
    雜草學報 2010年1期
    關鍵詞:乙草胺甘藍型白化

    唐建明, 王 勇, 方雅琴(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科技信息中心,江蘇南京 210014)

    油菜田常用除草劑藥害及規(guī)避措施

    唐建明, 王 勇, 方雅琴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農業(yè)科技信息中心,江蘇南京 210014)

    油菜田; 除草劑; 藥害; 規(guī)避; 措施

    近年來江蘇、安徽等地直播油菜種植面積擴大[1],乙草胺、異噁草松等原先主要用于移栽油菜田的除草劑被大面積應用于直播油菜田播后苗前作土壤封閉處理,乙草胺、異噁草松藥害有加重發(fā)生的趨勢。胺苯磺隆等殘留期長、殘留藥害重的除草劑在油菜田仍有較大應用面積,由此造成的對當茬油菜和后茬水稻等作物產生藥害的事故時有發(fā)生。二氯吡啶酸等新型藥劑在油菜田施用,也表現出了較大的藥害風險?,F簡述幾種油菜田常用除草劑的藥害風險,并提出預防對策,以供參考。

    1 乙草胺藥害

    乙草胺是油菜田常用土壤封閉處理劑,屬酰胺類除草劑。直播油菜田一般在播后苗前施藥,移栽油菜田可以在油菜移栽前或移栽后3 d施藥。能防除看麥娘等多種禾本科雜草,對部分小粒種子闊葉雜草也有兼治作用。通常用50%乙草胺乳油1 125~1 500 ml/hm2+水450~600 kg/hm2噴霧,土壤偏干時可以適當增加用藥量并增加用水量。

    加量施用乙草胺,容易對油菜產生藥害,特別是在施藥后土壤濕度過大的情況下藥害更重。據試驗,正常情況下,在油菜播后苗前用50%乙草胺乳油1 050 ml/hm2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對油菜安全,而用1.5倍或2倍藥量的油菜苗期葉片皺縮卷曲,生長受抑制,一般在發(fā)生藥害后1周新生葉片開始恢復生長;如果施藥后遇大雨,則很容易導致油菜出苗率大幅度降低。在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的直播油菜田,用50%乙草胺乳油1 200 ml/hm2,油菜即出現藥害,施藥后50 d,植株明顯矮小,葉片變紫色,呈匙狀,葉面積為正常葉片的20%;嚴重藥害株在施藥后60~70 d死亡,死苗率達16.6%。

    油菜田用乙草胺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應嚴格控制乙草胺用量,避免藥害發(fā)生。對乙草胺抗耐性較強和雜草較多的地區(qū),可以選用乙草胺與異噁草松的復配劑,這樣有利于降低乙草胺的絕對用量,并擴大殺草譜,提高對禾本科雜草及多種闊葉雜草的防效。另外,要特別注意配套田間溝系,保證下雨時田水能夠及時排出,雨后田間不長時間積水。

    2 異噁草松藥害

    異噁草松是油菜田常用除草劑,對油菜田絕大多數種類的禾本科雜草及豬殃殃、稻槎菜等闊葉雜草有好的防效,對野老鸛草、小旋花、小薊等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該藥與乙草胺復配或混配使用,能提高對禾本科雜草和部分對草除靈抗耐性強的惡性闊葉雜草的防效,減輕苗后除草壓力,近年來在生產上得到較大面積推廣應用。

    油菜對異噁草松的耐性不太強,用量稍大油菜即可能出現葉片白化、生長受抑制等藥害癥狀。目前國內登記用于油菜田的36%廣滅靈微囊懸浮劑推薦用量為140.4~178.2 g a.i./hm2,折合用36%廣滅靈390~495 g/hm2。移栽油菜田按推薦劑量正常施用廣滅靈,油菜出現葉片白化的現象也較普遍。據試驗,用36%廣滅靈微囊懸浮劑390、450、495 ml/hm2+水750 kg/hm2噴霧,施藥后10 d移栽油菜,移栽后4~7 d油菜即表現出藥害反應。最初油菜抽生的心葉或幼嫩葉片出現淡黃色、黃色、白色等白(黃)化現象,有部分白化癥狀僅發(fā)生在葉片的一側或以中脈為界的半片葉上。栽后10~20 d,白化苗數量達到高峰,隨后逐漸下降,1個月后抽生的新葉為正常的綠色。少數白化嚴重的藥害株在栽后30 d左右死亡。春后油菜抽薹期,白化癥狀幾近消失,對產量影響不明顯。近年來大面積生產實踐表明,移栽油菜田按推薦劑量正常使用異噁草松及其復配劑,雖然油菜苗出現葉片白化的現象比較普遍,但其生長受抑制程度輕,對最終產量基本沒有影響。

    移栽油菜上施用異噁草松后藥害程度的輕重受多種因素影響。一是用藥量大小。用藥量越大,藥害越重。二是土壤濕度。土壤濕度大,藥害重。特別是移栽后遇連續(xù)陰雨、田間積水時藥害重。三是移栽苗齡和苗質。苗小、苗弱時藥害重。據試驗,用36%異噁草松微囊懸浮劑225 g/hm2,5~6葉期移栽的油菜白化率為39.3%,而7~8葉移栽的油菜白化率只有5%。四是用藥至油菜移栽的間隔期。間隔期延長,藥害減輕。五是油菜的品種耐藥性。通常甘藍型油菜耐藥性較強,芥菜型油菜耐藥性低些,白菜型油菜耐藥性最低。白菜型油菜上不能使用異噁草松及其復配劑。

    為防止藥害發(fā)生,移栽油菜田施用異噁草松,應在整地后用36%異噁草松乳油390~495 ml/hm2噴施,過1~3 d移栽。移栽的油菜苗必須是5葉以上的大苗、壯苗。直播油菜田一般不提倡使用異噁草松化除。近年來安徽一些地方在直播油菜上使用異噁草松及其與乙草胺的復配劑,除草效果較好,但藥害發(fā)生幾率較大。直播油菜田施用異噁草松,宜將其減量與乙草胺混用,并要求播種后嚴密蓋土再噴藥。露籽多的田塊不宜施藥,油菜出苗后不能施藥。播種較遲的直播油菜,播后易遇低溫寒流,不宜施藥。

    無論是移栽油菜還是直播油菜,遇低溫寒流或在陰雨天、積水田,均不宜施用異噁草松及其與乙草胺的復配劑。施藥要均勻,防止漏噴、重噴,不能超量用藥。在持續(xù)干旱的情況下可以適當洇水,但不能全田大水漫灌。

    3 胺苯磺隆藥害

    胺苯磺隆屬磺酰脲類除草劑,具有殺草譜廣、活性高、除草效果好等優(yōu)點,一度在油菜生產上大面積推廣應用。但該藥活性高,施用不當會對當茬油菜造成藥害;殘留期長,超量用藥對后茬棉花、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藥害。前些年安徽、江蘇等地曾有大面積的水稻因前茬油菜田不當施用胺苯磺隆而受到嚴重藥害,出現嚴重的僵苗、死苗現象。目前包括江蘇在內的多個省份已禁止在油菜田使用胺苯磺隆。

    但是,生產上適用于油菜田防除闊葉雜草的除草劑少,僅草除靈等少數幾個品種,近年來通泉草、婆婆納、野老鸛草等用草除靈難以防除的雜草有加重發(fā)生的趨勢,而胺苯磺隆對這些雜草具有獨特的防除效果,因而在生產上仍有一定的應用面積。其中登記使用的主要是胺苯磺隆與精喹禾靈、草除靈的復配劑,按其推薦用量施藥,胺苯磺隆用量不超過7.5 g a.i./hm2,而且所使用的胺苯磺隆原藥純度高,安全性相對較好,正常使用對當茬油菜及后茬移栽水稻較安全。另有一部分胺苯磺隆制劑,大多使用純度不高,安全性差的原藥制成,并以“助劑”等形式與其他油菜田除草劑搭配銷售,農民常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由此可能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這種情況近兩年在生產上較為多見,有較大面積的大豆、直播稻等受到不同程度藥害。

    胺苯磺隆對當茬油菜造成藥害的主要原因,一是使用時間過早,在油菜耐藥性差的幼苗期施藥;二是油菜田積水;三是不同類型油菜的敏感性有差異,甘藍型油菜耐藥性較強,白菜型油菜次之,芥菜型油菜較敏感,在芥菜型和白菜型油菜田施用易產生藥害;四是用藥量過大,用量超過30 g a.i/hm2時,油菜會出現明顯藥害,隨著用量增加藥害加重。油菜受胺苯磺隆藥害,表現植株生長緩慢,根系減少,株高、葉片生長受抑,分枝增多,葉片多而狹長,植株矮小畸形,嚴重的植株生長點枯死,甚至死苗。

    預防胺苯磺隆對當茬油菜的藥害,一是避免在油菜幼苗期特別是1~2葉危險期施藥,直播油菜應在菜苗4~6葉期施藥。移栽油菜在大壯苗移栽后7~10 d施藥;二是控制用量,最高不超過22.5 g a.i./hm2(宜與草除靈等混用,胺苯磺隆用量低于7.5 g a.i./hm2較為安全);三是掌握施藥方法,均勻噴霧,不重噴、不漏噴,施藥后做好溝系配套工作,保證下雨時及雨后田間無積水。該藥主要適用于甘藍型油菜田,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田慎用。

    胺苯磺隆在土壤中殘留期長,容易對棉花、玉米、瓜豆等后茬旱作物產生藥害。水稻對胺苯磺隆有較強的耐藥性,但水稻秧苗對該藥敏感,后茬水稻小苗移栽或直播種植易發(fā)生藥害。受害輕的水稻植株矮化,葉色發(fā)黃,分蘗減少;受害重的水稻根系發(fā)黑、有惡臭味,前期無新根產生,后期少量新根伸出后平展,不下扎,并且生根部位上移,老葉開始死亡,先發(fā)黃后變黑枯死,心葉葉色淡黃、僵滯。油菜田胺苯磺隆用量達22.5 g a.i./hm2時,就會對后茬移栽水稻造成隱性藥害。為防止對后茬作物產生藥害,胺苯磺隆一般只能在土壤為酸性,后茬為大苗移栽水稻的冬油菜田使用,堿性土壤上不能使用,后茬為直播稻和機插秧、拋秧等小苗移栽水稻的田塊不宜使用;冬前早用藥,不能用于冬油菜春季化除,保證施藥至后茬種植的間隔期;嚴格控制用藥量。另外,不要購買和使用搭配銷售不明成分“助劑”的油菜田除草劑,以免誤用胺苯磺隆。

    4 其他除草劑藥害

    4.1 二氯吡啶酸藥害

    油菜田常用除草劑草除靈,對大巢菜等油菜田發(fā)生量較大的豆科雜草防效很差,對稻槎菜等菊科雜草的防效也不佳。二氯吡啶酸可以防除稻槎菜、大巢菜等豆科、菊科闊葉雜草,對草除靈不能防除的野老鸛草也有一定的抑制生長的作用。敏感闊葉植物受害癥狀主要表現為莖扭曲、卷曲;葉片呈杯狀、皺縮狀,或伴隨反轉;根增粗,根毛發(fā)育不良;莖頂端變成針葉狀;莖脆,易折斷或破裂;根分生組織大量增生;莖部、根部著生疣狀物,根和地上部生長受抑制。在大巢菜、稻槎菜等惡性闊葉雜草發(fā)生量較大的地區(qū),使用二氯吡啶酸及其與草除靈的混配劑有利于提高對闊葉雜草的防效。

    二氯吡啶酸在甘藍型和白菜型油菜田使用比較安全,不能在芥菜型油菜田使用,否則易產生藥害。該藥應在油菜苗期至現蕾期使用,油菜抽薹后不宜施用,否則可能對油菜的開花結實產生不良影響。一般用75%二氯吡啶酸可溶粒劑90~150 g/hm2,加水300~450 kg/hm2噴霧。防除一年生闊葉雜草在雜草3~6葉期施藥,用推薦量的低量;防除多年生雜草在雜草4葉期至花蕾形成前施藥,用推薦量的高量。從近年來生產上應用的情況看,二氯吡啶酸制劑在低溫霜凍期使用對油菜的安全性下降,應避免在低溫霜凍期施藥。

    4.2 草除靈藥害

    草除靈是油菜田防除闊葉雜草的主要藥種,目前在生產上使用面積大。

    芥菜型油菜對草除靈高度敏感,這類油菜田不能使用。白菜型油菜對草除靈也有較高的敏感性,施藥后常發(fā)生輕度藥害,適當推遲施藥期,在油菜5~6葉期以后施用相對安全。甘藍型油菜對草除靈的敏感性最弱,但用藥不當也會產生藥害。

    草除靈在甘藍型油菜田施用,用量一般為225~300 g a.i./hm2。用藥量過大,或者施藥時油菜苗小、苗弱,易發(fā)生藥害。據觀察,用50%草除靈懸浮劑30 ml/hm2,就會對甘藍型油菜小苗或瘦弱苗產生藥害,在施藥后3 d出現葉片失水、葉色變淡等藥害癥狀;施藥后10 d葉片卷曲、葉脈變粗變白,出現明脈癥狀,部分重癥株出現畸形,死苗率達10%~17%。用量超過300 g a.i./hm2,即使是5葉以上的大壯苗,藥害也很明顯。一般在施藥后40~60 d藥害輕的植株,藥害癥狀消失,重癥植株難以恢復,表現出抽薹后不再產生分枝,莖稈扁平狀,角果排列呈雞冠花狀,有些莖稈扭曲成“S”形,角果明顯減少。

    目前江蘇、安徽等地大多種植甘藍型油菜,白菜型油菜僅有較小的種植面積,一般不種植芥菜型油菜。種植白菜型油菜的田塊,使用草除靈化除時應謹慎。甘藍型油菜田,應在油菜5葉期以后施藥,并盡量在闊葉雜草草齡較小時施藥,以降低草除靈用量,50%草除靈懸浮劑的用量宜控制在450 ml/hm2以下。春季油菜抽薹后不宜施用草除靈。

    4.3 烯草酮藥害

    精喹禾靈等油菜田常用除草劑難以防除的早熟禾等惡性雜草近年來在長江流域發(fā)生和危害有逐年加重的趨勢。烯草酮對早熟禾等油菜田主要禾本科雜草均有良好防效,而且在低溫期使用也有較好防效,近年來在江蘇、安徽等長江流域地區(qū)推廣應用面積迅速擴大。

    烯草酮在油菜田正常施用安全性好,一般在田間禾本科雜草3~5葉期施藥,草齡較大時可適當加大劑量。油菜在抽薹結角期對烯草酮等吡喃唑酮類藥比較敏感,油菜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后施用這類除草劑可能出現白化現象,并導致油菜開花結實不良。生產上應注意適當早施藥[2],油菜抽薹后不宜再施用烯草酮。

    [1]浦惠明,龍衛(wèi)華,高建芹. 油菜全程機械化生產配套農藝技術研究[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09(3):48-50.

    [2]楊紅福,儲國良,吉沐祥. 除草劑包衣復混肥防治油菜田雜草[J]. 江蘇農業(yè)科學,2008(4):79-80.

    唐建明,王 勇,方雅琴. 油菜田常用除草劑藥害及規(guī)避措施[J]. 雜草科學,2010(1):64-66.

    S451.22+4

    A

    1003-935X(2010)01-0064-03

    2009-12-01

    唐建明(1969—),男,江蘇丹陽人,副研究員,從事農業(yè)科技服務工作。Tel:(025)84391001; E-mail:tjm9518@163.com。

    猜你喜歡
    乙草胺甘藍型白化
    白化黃喉擬水龜人工培育研究①
    最嚴重白化
    早熟甘藍型春油菜‘年河18號’選育及栽培技術
    2016-2017甘藍型油菜新品種(系)比較試驗
    甘藍型油菜新品種“京華165”選育和栽培技術
    室內水淹和田間模擬濕害對甘藍型油菜耐濕性鑒定
    60%氯氟吡氧·乙草胺·莠懸乳劑防除玉米田雜草藥效試驗
    白化茶種質資源分類研究
    茶葉(2015年3期)2015-12-13 06:31:06
    白化和紫化茶種質資源開發(fā)進展
    乙草胺的降解及影響因素研究進展
    徐闻县| 时尚| 志丹县| 剑川县| 刚察县| 雅江县| 德昌县| 武宣县| 如皋市| 汕尾市| 八宿县| 兰西县| 申扎县| 泾源县| 繁昌县| 滦平县| 溆浦县| 囊谦县| 宜黄县| 鲁甸县| 海城市| 龙州县| 梁山县| 绥江县| 平塘县| 仁寿县| 嵊州市| 常州市| 隆安县| 鄢陵县| 孟州市| 海淀区| 海原县| 肇庆市| 华安县| 吉林省| 桓台县| 安岳县| 大兴区| 江城| 左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