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桂芬 郭松飛 郭蕊*
核桃樹是我國傳統(tǒng)經濟型樹種,因其食材兼用及衍生產品經濟價值高,而成為北方農民的主栽樹種,我省是全國核桃生產的主產區(qū),生態(tài)條件極適宜核桃樹的生長要求,現(xiàn)將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栽植時間:核桃適宜在溫暖、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和黑壤土上生長,宜在陽坡和背風處栽植。在荒山丘陵地區(qū)發(fā)展核桃,應先修梯田,挖大魚鱗坑,做好水土保持。定植時間,春季在土壤解凍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葉后土壤封凍后早栽,秋季定植在落葉后土壤封凍前,在春季干旱地區(qū),秋栽又比春栽成活率高。翌春發(fā)芽早,生長健壯。秋栽苗要培土防止苗木抽干。方法:把苗干彎成弓形固定、培土,以不露樹干為主。第二年春,破土扶直樹干。
2、栽植方法:核桃苗木主根很長,挖坑深寬各0.8-1m,先將表土和基肥填入坑底,距坑口地表20cm左右。栽植時,把浸泡好的根系充分吸水的苗木用剪子修一下根后,垂直放入坑中,根系向四周舒展,然后填土踏實,與地面平齊為止,再灌透水、封土。
為使核桃提早結果、豐產、穩(wěn)產、合理整形修剪是一項很重要的栽培技術。核桃的修剪時期與一般的果樹不同,在果實采取后,葉未變黃前進行,在華北地區(qū)以“白露”至“寒露”間修剪最好。這時候修剪,氣溫雖低,傷口愈合慢,但養(yǎng)分損失少。幼樹因未結果,可提早修剪,在“處暑”氣節(jié)即可開始,春季修剪一般在“立夏”前后進行,過晚則因枝葉過大,消耗養(yǎng)分過多,不利樹木生長。
1、幼樹的整形修剪:主要是培養(yǎng)好樹體骨架,打好基礎,迅速擴大樹冠,促使提早結果,早期豐產。核桃的樹形一般為疏層分散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
(1)疏層分散形:中心領導樹比較明顯,主枝5-7個,分2-3層,這樣樹形枝條多,樹冠大,產量高,整形重點是定干高度1.5-2.5m,土壤條件差,留干要低,主枝著生位置和方向要配置得當。主枝間的距離1-1.5m,不能過近,基部三主枝的第一側枝距主干1.5m左右,過近會形成把門側,越向樹冠外圍各側枝間的距離越應縮小。要注意保持中心領導枝的生長優(yōu)勢。在一般情況下,不能輕易換頭,這是不同于其它果樹修剪的重要特點。
(2)自然開心形:中心領導干不明顯,2-3個主枝,為2叉或3叉結構,為使核桃幼樹加速擴大樹冠,增加枝條數量,達到結果和早期豐產,可采用夏剪和秋剪的方法,促進較多的側芽抽生新枝。夏剪在斷枝生長即將結束時,將50cm以上的發(fā)育枝剪去頂部2-3個芽,以促進側芽的發(fā)芽和枝條充實,增加來年的發(fā)枝數量,秋剪是在落葉前進行,剪剪外延長的發(fā)育枝頂部不充實部分或枝長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剪口在中上部充實飽滿的外芽上,使期逐年擴大樹冠和抽生較多的發(fā)育枝。對于過密的1年生細弱枝條可適當剪去。
2、結果枝的修剪:核桃結果母枝的頂芽是混合花芽,一般不可每截,只剪去密生的細弱枝、枯枝、病蟲枝、重疊枝,使通風透光,促生充分實健壯的結果母枝和發(fā)育枝。
(1)結果母枝的修剪:樹冠外圍1年生長的健壯枝常是明年的結果母枝,一般不短剪,但結果母枝過多時,會造成樹冠郁閉,影響通風透光,需適當疏去部分細弱的結果母枝,以穩(wěn)定產量、促進樹體正常發(fā)育。
(2)延長枝的修剪:對15-30年生的盛果期樹,樹冠外圍各組主枝頂部抽生的1年生延長枝,可在頂芽下2-3芽處進行短截,如頂部枝條不充實,可向在飽滿芽處剪截,以擴大樹冠和增加結果部位。
(3)徒長枝的修剪:徒長枝大多由內膛骨干枝上的隱芽萌發(fā)形成,在生長旺盛的成年樹和衰老樹上發(fā)生較多,過去多從基部剪去,稱為“清膛”。近年來開始利用徒長枝結果。據河北、山東等省的經驗,內膛空虛部分的徒長枝,可依著生位置和長勢強弱,在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有飽滿芽處短截,剪后2-3年即可形成結果枝,增補空隙,擴大結果范圍,達到立體結果的目的。
(4)下垂枝的修剪:在分叉處回縮,同時剪除干枯病蟲枝,過密的下垂枝要逐年砍除。核桃屬深根性果樹,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喜溫濕氣候,屬半陽性植物,pH值5.5~7.0之間,6~7最佳,在海拔300m~700m的低山處種植,較豐產穩(wěn)產。繁殖山核桃以播種育苗為主。也可扦插,用根或1~2年生的枝條扦插,移栽定植可在秋季落葉后至翌年春發(fā)芽前進行,但春植宜早莫遲。
核桃樹凍傷后,一定要盡快采取防凍措施,以免影響來年的產量和病害發(fā)生。
1、樹干保護 (1)4-5級凍害的核桃樹,為防止凍害加重和腐爛病的大發(fā)生,應立即涂抹護樹將軍涂刷或進行樹干刷白工作。
(2)雪后及時清除樹干周圍積雪,地溫回升,地表解凍后,4年以下樹以樹干為中心,鋪設1平方米左右塑料地膜。
2、施肥澆水 (1)土壤解凍后至萌芽前(3月上中旬)立即施肥澆水一次。采用環(huán)狀或輻射狀施肥溝法,大樹株施有機肥50kg,尿素1-2kg;幼樹株施尿素0.2-0.5kg,施肥后馬上澆水。展葉后樹體噴施0.1-0.3%尿素和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進行根外追施。(2)土壤解凍后對樹盤盡早進行松土,有條件地方對林地進行全面翻耕松土。
3、適時修剪 (1)對2級以上凍害樹在芽萌動至展葉前(3月中下旬至4月中旬),分清枝干凍害部位,進行適時適度修剪。剪除枝干枯死部分,對剪口用3-5度石硫合劑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倍液涂抹消毒。將剪下的枝條運出林地集中燒毀。
(2)5月上、中旬,對修剪后枝條上的萌枝、新稍進行選留工作。選擇培養(yǎng)新的骨干枝及結果枝組,剪除背上枝、直立枝、過密枝、交叉枝等,盡快恢復樹勢、樹形。
(3)5月中、下旬,對地上部整體凍死實生幼樹和嫁接部位凍死的樹,對枝干上的萌枝新稍進行選留工作,選擇培養(yǎng)新的幼樹樹干和需嫁接新稍,剪除其它萌枝新稍,進行夏季芽接。
4、腐爛病防治 (1)核桃樹凍害后易發(fā)生次生病害-腐爛病。早春(4月上、中旬)一經發(fā)現(xiàn)腐爛病及時防治:
病斑刮除:用利刃將腐爛病斑刮除,刮口成“長梭”狀,邊緣平滑完整。自病斑起將0.5㎝寬的完好皮層一同刮除,切不可留下病斑組織。涂藥:用護樹將軍或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50倍液,或5-10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刮口進行涂抹消毒,然后刷波爾多液保護傷口。
5、刮口保護 刮口涂藥后,用布條或深色塑料條包扎刮口,以利傷口愈合。將刮下的病斑組織集中收集,運出林地燒毀,切不可將刮下的病斑組織留在林地內。腐爛病防治要做到“刮早、刮小、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