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秋萍 ,周群喜 ,何永垠 ,龍慶海 ,郜微微 ,孟愛紅
(1.東臺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江蘇東臺 224200;2.東臺市種子管理站)
甜葉菊的人工栽培在我市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2009年種植面積為12萬畝。我市優(yōu)質(zhì)甜葉菊無公害栽培技術已日臻完善,現(xiàn)介紹如下:
A3苷含量55% 以上,適應性好,生長力強,抗倒性好,抗逆性強,綜合性狀好,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
東甜1號、東甜2號、新光3號、江東1號以及守田2號、守田3號等。
2.1.1 扦插育苗:扦插育苗是本地甜葉菊生產(chǎn)最適合的繁殖方法。選擇田間生長性狀一致的甜菊植株進行扦插育苗,能加速優(yōu)良品種繁育,對保持優(yōu)良品種特征特性具有特殊的應用價值。
2.1.1.1 扦插苗床要求:沙性土壤,土質(zhì)疏松肥沃,排水系統(tǒng)健全。在避風、向陽、水源方便、地勢較高的地方建苗床,畈寬1.2~1.4 m,長度不限,可并排建二三張苗床。苗床上搭建小棚架,用無滴塑料薄膜覆蓋,并用遮陽網(wǎng)遮陰。
2.1.1.2 選擇插穗:八九月份扦插(秋繁苗)的插穗從大田甜葉菊植株上剪取。在剪取插穗前,要對大田甜葉菊植株進行二三次提純復壯,去除異型雜株,確保純度達99%以上。選用處于生長盛期、生長性狀一致的植株生長頂作為插穗,以促進快發(fā)根,提高成苗率。冬、春繁苗所用插穗可以直接從秋繁苗上剪取,或從保溫越冬老根萌發(fā)的幼苗剪取。
2.1.1.3 扦插時間:甜葉菊插穗發(fā)根和生長的最適溫度20~25℃,通過設施栽培改變小環(huán)境后,幾乎一年四季都可扦插育苗,但以秋季8月下旬至10月份以及春季三四月份繁苗最好,成苗率最高。秋繁苗用于早春移栽,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還可用作冬、春繁苗的母苗使用,擴大繁殖倍數(shù)。
2.1.1.4 扦插方法:苗床平整后,在扦插前一天適量澆水,提高土壤濕度。若土壤濕度大,則可以直接進行扦插。甜菊插穗應隨剪隨插。扦插時先用2 cm寬的直刀在苗床扎孔,然后將甜菊插穗直接插入孔內(nèi),插入深度以插穗一對葉片入土為宜,促使葉節(jié)生根,促進發(fā)根成活。
2.1.1.5 扦插密度:以1.5 cm株距、3.0 cm行距為好。扦插后壓實,使扦穗與土壤緊密接觸,隨即澆足活棵水,再覆蓋無滴薄膜,上面加蓋遮陽網(wǎng),以防萎蔫。
2.1.1.6 苗床管理:苗床應保持較高的濕度和適宜的溫度。一般澆足活棵水的苗床,濕度基本能夠滿足甜葉菊插穗發(fā)根成苗,而溫度必須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進行人工調(diào)節(jié),冬季可在并排的二三張苗床上再搭建4~6 m寬的大棚,覆蓋一二層無滴薄膜進行增溫或保溫,遇極端低溫天氣(低于-3℃)還應在大棚內(nèi)小棚上再加蓋保溫材料,以防凍害;溫度超過30℃時可通過通風、揭膜等措施降溫,以提高成苗率。扦插后7~15天插穗開始生根,可揭去遮陽網(wǎng),增強光合作用。待莖葉恢復生長后可視情況揭去小棚薄膜。在苗床內(nèi)一般不施肥或少施肥。秋繁苗由于到翌年三四月份生長時間較長,營養(yǎng)消耗多,在葉色普遍落黃時,可在晴天中午前后施用腐熟淡人畜糞,操作程序是:揭膜→吹干植株表面結(jié)露→澆施淡水糞→用清水噴淋→吹干植株→蓋膜。切勿使用化肥或未腐熟肥料,以防肥害傷苗。
2.1.2 甜葉菊老根保溫越冬繁苗
創(chuàng)造適合的環(huán)境條件保證菊老根葉甜安全越冬,早春氣溫回升后,老根根節(jié)部可萌發(fā)一定數(shù)量的幼苗。當幼苗生長到五六對葉片時既可用作春繁母苗,又可直接用于大田生長,方法簡單易行。
2.1.2.1 老根原地越冬:指老根在原栽植大田內(nèi)進行保溫越冬的方法。在冬季來臨前,對田間水系進行清理,建好排水溝,以防水淹爛根。然后用薄膜封蓋,早春氣溫回升后揭除薄膜,除草、松土、施肥,促進幼苗生長。
2.1.2.2 老根集中假植:指將甜菊老根集中假植進行保溫越冬的方法。在原栽植甜葉菊的大田內(nèi)或選擇靠近栽植甜葉菊大田的地段建好假植床,搭建棚架,并建好排水系統(tǒng)。在寒流來臨之前,選擇晴好天氣,將大田內(nèi)老根挖起進行假植。假植時要整齊排放,覆土以平蓋老根地上部為準,然后覆膜保溫。遇到強寒流可在薄膜上再覆蓋草簾等物,使膜內(nèi)溫度不低于-3℃,以防凍害。
2.2.1 移栽苗規(guī)格
甜葉菊幼苗達到三四對葉片時,幼根就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隨著苗齡的增加,植株根系日趨發(fā)達,當毛狀根系轉(zhuǎn)化成肉質(zhì)狀根系時吸收能力明顯增強,移栽后成活率也顯著提高。因此,對移栽苗的規(guī)格要求是具有獨立的肉質(zhì)根系。一般五六對葉片的甜葉菊苗都可作為移栽苗,以8~10對葉片為最好。
2.2.2 大田選擇
種植甜葉菊應實施輪作換茬,連作時間不宜超過2年,否則會出現(xiàn)植株生長勢不強、病害加重現(xiàn)象,最終導致產(chǎn)量下降,品質(zhì)降低。
2.2.3 施肥整地
甜菊根系分布深度在25 cm左右,適當深耕有利于根系充分伸展,增強吸收水肥能力,促進植株健壯生長。因此,土壤耕作層深度應掌握在30~35 cm為宜。冬閑田在秋冬季進行深耕凍垡風化,可促進土壤熟化,降低病蟲發(fā)生基數(shù)。移栽前20~30天施用基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為主,每畝大田施用灰雜肥50擔或餅肥50~75 kg(餅肥應提前5~7天進行堆悶發(fā)酵腐熟),加45%的硫酸鉀型三元復合肥30 kg。將基肥均勻面施后進行耕耙、平整,并按畈面規(guī)格設計開挖墑溝,畈面整理要求精細。移栽前一二天對畈面開移栽溝,一般2 m畈面開溝4或5行(因品種、移栽期確定),以方便移栽,提高保墑效果。
2.2.4 噴施除草劑
在移栽前,對大田施用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畝用96%金都爾乳油50~60 mL兌水50 kg手動均勻噴霧,可有效地防除甜葉菊田禾本科雜草和多種闊葉雜草。采用地膜覆蓋移栽的大田,噴施除草劑的時間應在移栽前7天提前進行,以防藥害。
2.2.5 起苗
采用大棚育苗和大棚保溫越冬的秋繁苗,在移栽前要進行煉苗。尤其是在4月20日以前采用地膜覆蓋移栽的甜葉菊苗必須在煉苗后才能移栽,以縮小棚內(nèi)外氣候環(huán)境差異,提高成活率。具體方法是:先揭小棚膜,并對大棚進行通風二三天,堅持白天煉苗,傍晚蓋膜,遇倒春寒天氣及時覆膜,防止寒氣傷苗,然后再揭大棚裙膜煉苗三四天,使甜葉菊苗基本適應大氣候環(huán)境。甜葉菊苗移栽前一天,可適量對苗床澆水,以利起苗。應盡量做到隨起隨栽,挖出的甜葉菊苗至少在當天全部栽完,否則將會出現(xiàn)爛苗爛根,影響成活。對于需要進行長途運輸?shù)奶鹑~菊苗,在起苗前則不能澆水,應隨起隨運,以保證其存活率。
2.2.6 適期移栽
2.2.6.1 移栽時期:在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2℃、地溫在10℃以上時均可移栽甜葉菊。移栽期越早,營養(yǎng)生長期越長,產(chǎn)量和質(zhì)量也就越高。本地露地移栽一般可掌握在終霜期后(4月20日左右)應用秋繁苗、冬繁苗和越冬老根苗進行移栽;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的移栽期可提前到3月中下旬;利用麥子、油菜等夏熟作物茬口移栽甜葉菊的,則應在麥子、油菜等夏熟作物收獲后應用春繁苗搶季節(jié)移栽。
2.2.6.2 栽植密度:不同移栽期、不同品種適宜的移栽密度不同,移栽期早(采用地膜覆蓋)、分枝能力強的品種(東甜2號、新光1號、守田2號),以每畝定植8000株為宜,即2 m畈面移栽4行,株距16 cm左右;移栽期遲、用空白茬露地移栽的田塊以及頂端生長優(yōu)勢強、分枝能力弱、晚發(fā)品種(東甜1號、江東1號、守田3號),以每畝定植10 000株為宜,即2 m畈面移栽5行,株距16 cm左右;采用夏熟作物茬口移栽的田塊,以每畝移植12 000~15 000株為宜,可按株距12~l5 cm、行距30~35 cm配制組合。
2.2.6.3 移栽方法:甜葉菊移栽最好在下午3時后進行,有利于提高成活率;遇陰雨天氣可全天移栽。移栽時用刀或小鍬順行切口,切口深度掌握在5~10 cm,移栽苗大可深些,移栽苗小則可淺些,插入單株甜葉菊苗后用土壓實。
2.2.6.4 澆足活棵水:移栽甜葉菊苗最好在降雨前后搶墑移栽。如遇干旱天氣,在移栽時必須及時澆足活棵水。
2.3.1 查苗補缺
移栽后二三天要及時進行查苗補缺和澆水,確保大田甜葉菊苗成活率在98%以上。
2.3.2 控溫保苗
對早春采用地膜覆蓋栽培的甜葉菊,要根據(jù)氣候的變化調(diào)節(jié)溫度,當膜內(nèi)溫度超過30℃時要及時揭膜降溫,以防高溫燙傷菊苗;下午氣溫降至20℃以下再進行覆膜。
2.3.3 適時打頂
適時適當摘去甜葉菊頂芽可以促進幼苗下位節(jié)發(fā)生分枝,降低分枝部位,增強抗倒能力,同時還能增加一次分枝數(shù),提高植株生長量,通過增加葉片數(shù)提高甜葉菊產(chǎn)量。打頂適宜于早栽田以及單株移栽苗,移栽期遲的田塊可通過提高密度增加生長總量;多本移栽苗基數(shù)大,無需打頂。打頂?shù)木唧w方法是:大田定植成活后,甜葉菊苗生長到5~7對葉片時第一次摘除生長頂,在一次打頂后發(fā)生的分枝再達到5~7對葉片時可進行第二次打頂,對之后所發(fā)生的分枝無需再打頂,摘除頂心的長度以8~10 mm為宜。當植株高度達到30 cm以上時不宜再行打頂,否則容易造成倒伏,導致減產(chǎn)。
2.3.4 追施肥料
大田施肥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追施苗肥,可掌握在定植活棵后或第一次打頂前3~4天,每畝用尿素5.0~7.5 kg開塘追施。塘穴與植株距離應掌握在20 cm左右,以防肥料傷根。第二次追施發(fā)棵肥,應掌握在田間植株封行或第二次打頂前進行,每畝用尿素7.0~7.5 kg開塘穴施,塘穴與植株距離應掌握在25 cm以上。
2.3.5 中耕除草
甜葉菊封行前,要掌握在晴好天氣進行中耕松土除草,增加土壤透氣性,以增強植株對水肥吸收能力。在甜葉菊封行后不宜進行中耕,如果田間雜草發(fā)生量較大,則應及時人工拔除,控制草害。
2.4.1 主要病蟲種類
病害主要是:菌核病、斑枯病、立枯病、枯萎病、病毒病,害蟲主要是蚜蟲、茶黃螨、盲蝽象、煙粉虱、紅蜘蛛以及蠐螬、螻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蟲和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尺蠖等食葉性害蟲。
2.4.2 防治對策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和“綠色、環(huán)?!钡闹脖@砟?,以農(nóng)業(yè)防治為基礎,抓好主要病蟲關鍵時段的藥劑防治,大力推廣應用生物藥劑和高效低毒低殘留化學藥劑,努力提高防治效果,減少農(nóng)藥殘留和化學污染,實現(xiàn)無化害生產(chǎn)目標,確保甜葉菊質(zhì)量安全。
2.4.3 農(nóng)業(yè)防治
實施與非菊科類作物輪作換茬,減少害蟲發(fā)生基數(shù)和病源菌積累,減輕連作障礙;合理密植,科學施肥,強調(diào)施用有機肥,增施鉀肥,提高植株抗逆性;建立健全水系,確保灌得進排得出,創(chuàng)造有利于甜葉菊生長而不利于病蟲發(fā)生與危害的環(huán)境條件。
2.4.4 藥劑防治
2.4.4.1 防治菌核病、立枯?。赫莆赵诎l(fā)病初期用50%山達菌克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均勻噴霧。
2.4.4.2 防治斑枯?。涸诎l(fā)病初期,選用40% 福星(氟硅唑)乳油8 000倍液或10% 博邦(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劑2 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4.4.3 防治病毒?。涸谥鲃幼ズ醚料x、煙粉虱等傳毒昆蟲防治、切斷毒源的同時,在田間顯癥后用20%病毒克水劑500倍液噴霧,鈍化病毒,減輕病害發(fā)生程度。
2.4.4.4 防治螻蛄、地老虎、蠐螬等地下害蟲:使用敵百蟲毒餌誘殺 (每畝用90%晶體敵百蟲100 g加水750 mL稀釋后與4 000 g炒香的豆餅拌勻,順移栽行撒施)。
2.4.4.5 防治斜紋夜蛾、甜菜夜蛾、造橋蟲等食葉性害蟲:可用2.5%功夫菊酯水劑20 00倍液噴霧防治。
2.4.4.6 防治蚜蟲、煙粉虱、盲蝽象等害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丁烯氟蟲腈乳油2 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4.5 安全用藥規(guī)范
農(nóng)藥使用安全間隔期應符合GB 4285和GB/T 8321的規(guī)定。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nóng)藥。甜葉菊不同品種、同一品種不同生育階段對藥劑的敏感性不同,所有化學農(nóng)藥應用都必須在當?shù)刂脖2块T指導下,經(jīng)試驗示范確認其安全性后再進行大面積推廣使用,以防發(fā)生藥害。
適期采收是保證甜葉菊葉片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的技術關鍵。甜葉菊大田10%植株現(xiàn)蕾時(始蕾期)為采收的最佳適期,此時采收不僅甜葉菊葉片糖苷含量最高,而且產(chǎn)量也最高。過早采收,由于生長量不足,直接影響葉片內(nèi)糖苷含量和產(chǎn)量;采收過遲,則由于由營養(yǎng)生長轉(zhuǎn)化為生殖生長后植株體內(nèi)大量養(yǎng)分消耗,導致糖苷含量下降,產(chǎn)量降低。
甜葉菊采收要抓住晴好天氣在露水干后突擊搶收,避免陰雨天收獲。
收割甜葉菊采用鋒利鐮刀或剪刀割剪植株莖基部。莖基部應留高3~5 cm,以免影響根莖部幼芽發(fā)生。收割的莖葉應防止雨淋、水洗和堆積,以免發(fā)熱、褐變和霉變。
脫葉前先摘除植株上的黑葉、黃葉和枯葉,采用人工手抹的方法從收割的甜葉菊植株上將葉子抹下來,也可采用機械脫葉,但要保持葉片的完整,植株的莖稈和分枝不得混入葉內(nèi),確保枝梗等雜質(zhì)率在10%以內(nèi)。
3.5.1 晾曬方法
脫下的甜葉菊葉片主要通過自然光照曬干,有條件的可以進行烘干。一般可放在清潔的水泥場地、竹簾和葦席上攤曬,做到薄曬、勤翻,迅速曬干。
3.5.2 干燥標準
曬干后的甜葉菊葉片含水量應在10%以下,用手觸摸有易碎的感覺。
曬干后的甜葉菊葉片應及時裝袋。用于裝甜葉菊干葉的口袋只能選用防潮食品包裝袋或者使用聚乙烯塑料袋,裝袋后將袋口扎緊封閉。堅決禁止使用聚氯乙烯塑料袋以及農(nóng)藥化肥包裝袋和其他雜物包裝袋,確保甜葉菊葉在貯藏過程中的質(zhì)量安全。
應選用通風、潔凈的專門倉庫存放甜葉菊干葉,并設有防鼠裝備。堅決禁止與農(nóng)藥、化肥等其他雜物混放。要保持倉庫內(nèi)干燥,以防甜葉菊葉片發(fā)生霉變。
用于運輸甜葉菊葉的貨車應保持車箱內(nèi)干凈,并墊鋪無毒塑料薄膜,避免運輸過程中發(fā)生污染。堅決禁止使用帶有污染物的貨車裝運甜葉菊葉,禁止與農(nóng)藥化肥等其他雜物一起混裝,確保甜葉菊葉在運輸過程中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