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樂波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 杭州 310003
目前,經(jīng)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CI)已成為介入性心血管診治的常用手段。我院心內科自2006年 10月 ~2009年 9月成功行 PCI術 126例,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26例 PCI病例,男 70例,年齡 45~ 81歲 ,平均68.7歲;女 56例,年齡 54 ~79歲 ,平均 69.8歲 。其中冠狀動脈 1支病變 50例,2支病變 52例,3支病變 24例。
局麻下經(jīng)股動脈穿刺,冠狀動脈造影確定病變位置后,將導引鋼絲送入所需擴張的血管遠端后,置入球囊至狹窄處進行擴張,選擇適當大小直徑的冠狀動脈內支架,明確支架放置的最佳位置,精確放置支架。術前、術中、術后施行全程規(guī)范化護理流程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正確合理的健康指導及出院隨訪。
通過全程規(guī)范的護理大大減輕患者的痛苦,降低手術并發(fā)癥及意外情況的發(fā)生。126例患者均安全度過手術期,痊愈出院。
4.1 術前準備
4.1.1 心理護理 冠心病患者常對冠狀動脈介入治療不甚了解,對手術有無助、恐懼、焦慮感,因此,術前的心理護理尤為重要。首先,要耐心傾聽患者的感受,允許患者釋放自己無助、恐懼、焦慮和悲觀的心理[1],根據(jù)患者不同的文化層次,以良好的態(tài)度與患者進行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tài),幫助患者解決實際問題,用恰當?shù)恼Z言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紹手術過程、手術醫(yī)師及應注意的事項,可請做過介入手術的患者現(xiàn)身說教。大量臨床實踐證明,親身的感受更具有說服力,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穩(wěn)定患者的情緒。
4.1.2 患者準備 術前常規(guī)進行血常規(guī)、血凝常規(guī),肝、腎功能,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HIV檢查,常規(guī)做十二導聯(lián)心電圖,心臟超聲檢查。了解橈動脈、股動脈、足背動脈搏動情況,雙側腹股溝區(qū)備皮。詢問藥物過敏史,做好碘過敏試驗。指導患者練習床上大、小便。要求患者手術前 12小時禁食,并保證夜間充足的睡眠。術前口服抗凝藥物,嚼服阿司匹林片 0.3g,氯吡格雷片 0.3g。術前排空膀胱,以免術中排尿影響操作。準備好 1kg沙袋,以備壓迫止血。
4.2 術后護理
4.2.1 一般護理 手術結束后陪同患者回病房,術后在 CCU進行 24小時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有無心律失常及急性冠狀動脈閉塞的發(fā)生,詢問患者有無胸悶、胸痛情況,監(jiān)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變化并隨時記錄,持續(xù)吸氧,做 12導聯(lián)心電圖;經(jīng)橈動脈穿刺者,要觀察術側手指腫脹。指端溫度與穿刺點滲血、滲液情況。拔鞘管后要加壓包扎,每隔 2小時松繃帶一次,并觀察出血情況;如果是經(jīng)股動脈穿刺的,囑患者術側肢體制動,不能屈曲或側臥,將患肢平放,避免動脈鞘管打折引起出血,拔管后穿刺點加壓包扎,沙袋壓迫 6小時,觀察滲血、滲液情況及雙下肢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囑患者術后兩小時內多飲水(1000~2000mL),以利造影劑盡快自尿中排出。
4.2.2 拔鞘管護理 配合醫(yī)師拔管,為防止患者拔管時疼痛反射引起的迷走神經(jīng)興奮而導致一過性血壓下降,在拔管前與患者充分溝通,消除緊張情緒,補足血容量,保持靜脈通路通暢,準備阿托品、多巴胺等藥物,并注意觀察心率、心律。拔管后壓迫止血30min,然后加壓包扎,砂袋壓迫止血 6小時,觀察無出血后撤掉砂袋,囑患者可在床上輕微活動術側肢體,24小時后如無出血等并發(fā)癥可起床活動。
4.2.3 術后腰背酸痛護理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需要常規(guī)臥床 24小時,因為患者緊張,而臥床時間又長,常有背部酸痛和全身不適。因此,向患者耐心解釋、說明臥床的重要性,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要保持床鋪柔軟,為患者進行背部及腰部按摩每天 3次,每次 20min,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給予患者穴位貼敷 1天 1次,也可以在患者腰部墊一軟枕。夜間適當使用鎮(zhèn)靜劑[2],提高睡眠質量,可以減輕由于臥床帶來的不適感。
4.2.4 局部護理 定時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滲液及皮下血腫[3],穿刺點處用砂袋壓迫止血6小時。囑患者避免術側肢體劇烈活動,以免引起出血。因導管插入血管進行操作,可造成血管內膜損傷或因患者肢體制動而形成血栓致栓塞。因此,術后要嚴密觀察術側肢體皮膚顏色、溫度有無異常及足背動脈搏動情況,防止血栓形成。
4.3 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導 囑患者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tài),多與人溝通,積極參加集體活動,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以及大喜大悲,根據(jù)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合適的鍛煉方法,避免高強度、劇烈運動。生活規(guī)律,保證充足睡眠。指導患者低鹽、低脂、低膽固醇飲食,忌油膩、辛辣、腌制、動物內臟之食,應少量多餐,勿暴飲暴食,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排便時避免過度用力,必要時使用緩瀉劑。避免吸煙及飲烈性酒。遵醫(yī)囑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及他汀類藥物,氯比格雷片需服用一年。隨身攜帶聯(lián)系卡,外出時還應隨身攜帶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以備急用。
[1] 楊慧敏,趙瑩.冠心病介入診療術血管并發(fā)癥的護理25例[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4):526.
[2] 李影.介入性心臟病學與護理和健康[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4):13-14.
[2] 王麗資,李亞潔.冠狀動脈腔內支架術后重度股動脈出血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