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霞 吳也凡 羅凌虹 石紀軍 程 亮 何汝杰 余 婷 韋 斐
(景德鎮(zhèn)陶瓷學(xué)院,景德鎮(zhèn):333001)
BaTinO2n+1是典型的鐵電材料。由于具有堆積率低、結(jié)構(gòu)的空曠度高,在壓力、電場等擾動作用下,可導(dǎo)致晶體結(jié)構(gòu)中八面體[TiO6]的形變,易使Ti的3d軌道極化,有利于光生電子-空穴的傳輸和分離,從而具有較高的光催化活性。本研究注意到如果將BaTinO2n+1納米晶負載在NiO上,氧化鎳-鈦酸鋇是一類復(fù)合半導(dǎo)體,在兩種不同能級的半導(dǎo)體之間,光生載流子的輸運與分離能顯著提高復(fù)合粒子的光催化活性。在這里具有鐵磁性的NiO載體還具有助催劑的作用。本研究在六亞甲基四胺與硝酸鎳的水溶液中,通過水熱反應(yīng)制備了由二維曲面組成的卷心菜型的具有六方晶相結(jié)構(gòu)的NiO粉體。曲面的尺寸約為2um×3um,厚度約為100nm。二維曲面間具有大量的間隙。并將這種新型的卷心菜狀的NiO作為載體,用溶膠-凝膠法在NiO載體上涂覆了BaTiO3納米晶作為光催化劑,以亞甲藍水溶液作為染料廢水的模型物,探討了溶液pH值、催化劑用量和磁場強度等因素對亞甲藍光催化降解反應(yīng)的影響。隨著外加磁場的增大,其光催化性能也相應(yīng)增加。研究了磁場輔助的光催化作用機理。
將濃度為1mol/L的硝酸鎳溶液與4mol/L的六亞甲基四胺溶液各75mL磁力攪拌混合均勻;隨后向溶液中加入75g無水乙醇,攪拌60min后放入不銹鋼反應(yīng)釜中于120℃恒溫水熱反應(yīng)12h;將產(chǎn)物離心、洗滌后置于90℃烘箱中干燥5h,將該樣品在不同溫度下熱處理得到氧化鎳灰黑色粉末。
BaTiO3通過Sol-gel法制備。將鈦酸四丁酯(Ti(OC4H9)4)溶于乙二醇甲醚(MOE)中,室溫攪拌下滴加適量的冰乙酸(CH3COOH)作為穩(wěn)定劑,得到近乎透明的溶液,按乙酸鋇:鈦酸四丁酯=1,稱取乙酸鋇(Ba(CH3COO)2)溶于適量冰醋酸中,室溫劇烈攪拌下滴入鈦酸四丁酯的乙二醇甲醚溶液中,得到清澈透明的溶液,用冰醋酸調(diào)節(jié)pH值到3.0~4.0之間。在上述溶液中按Ni∶Ti=100∶1摩爾比加入卷心菜NiO粉體,抽真空5分鐘后,室溫電磁攪拌8小時。離心分離,將所得粉體在60℃下密封靜置8小時,待凝膠老化后,在真空干燥箱中于120℃干燥2小時后,置于馬福爐中700℃煅燒2小時,自然冷卻后即得卷心菜型NiO負載的BaTiO3光催化劑粉。
圖1 制備的卷心菜型氧化鎳的S E M圖Fig.1 SEM photograph of prepared cabbage-like NiO
以15mg/L的亞甲藍水溶液為工業(yè)染料廢水的模擬物,以300W的汞燈為光源,在自制的反應(yīng)器中,通過調(diào)節(jié)磁體的兩個磁極之間的距離來調(diào)節(jié)磁場的大小,用分光光度計測量664nm處亞甲藍溶液的濃度變化,以此考察催化劑的光催化活性。考察亞甲藍溶液的pH值、催化劑用量和磁場強度等因素對亞甲藍光催化降解反應(yīng)的影響。
用Bruker AXS D8-Advance型X射線衍射儀(XRD),JSM-6700F型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E-SEM)和JSM-2010(HR)型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對樣品的物相、形貌和結(jié)構(gòu)進行表征。
圖1為所制備的氧化鎳的顯微結(jié)構(gòu)(FE-SEM)。可以看出粉體由二維曲面組成,外觀類似卷心菜,納米片尺寸約為2μm×3μm,厚度約100nm,二維曲面間具有大量的間隙,這些曲面互相的交叉生長在一起,形成類似如卷心菜狀結(jié)構(gòu)。
圖2 花狀N i O納米粉體的X R D圖譜Fig.2 XRD pattern of cabbage-like NiO nanopowder
卷心菜型氧化鎳的XRD測試如圖2所示,圖中標注的衍射峰的 2θ 值分別為 37.26°,43.3°,62.8°,62.9°,75.4°,79.2°,79.5°與六方相NiO (JCPDS卡No.44-1159,晶胞參數(shù)a=b=0.2955nm,c=0.7227nm)的(101)、(012)、(110)、(104)、(113)、(202)、(006)面的衍射峰位完全對應(yīng),且圖中無其他雜質(zhì)晶相衍射峰出現(xiàn),表明此合成粉體的純度很高,為六方相NiO。
3.2.1 光催化劑用量的影響
在光催化劑BaTiO3中,Ti4+離子為光催化活性中心,而Ba2+主要是起到平衡電價的作用,并不具有光催化活性。在BaTiO3的能帶結(jié)構(gòu)中,導(dǎo)帶由鈦的3d軌道構(gòu)成,價帶由O的2p軌道構(gòu)成。BaTiO3的能隙為3.14eV,由公式Eg(eV)=1240/λg(nm)換算,其所對應(yīng)的光波波長為395nm。以卷心菜狀NiO為載體負載的BaTiO3為催化劑,15mg/L濃度的亞甲藍中性水溶液為染料廢水的模擬物,考察其催化劑的用量與光催化活性間的關(guān)系(見圖3)。
光催化劑的用量多少直接影響光催化活性。在亞甲藍的初始濃度和光照時間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在催化劑用量低于1.5g/L時,亞甲藍的降解速率隨催化劑用量的增加而增大。當催化劑用量達到2.0g/L時,其催化活性與1.5g/L時大致相同,當催化劑用量達到3g/L時,光催化活性反而下降。催化劑用量過大使催化劑得不到有效作用,過量的催化劑還可能對光有較強散射作用,影響光解反應(yīng)效率。本實驗中最佳的催化劑用量為1g/L,此時催化劑利用率最高,光解20分鐘亞甲藍的降解率達99%以上。
3.2.2 pH值對光催化活性的影響
用氫氧化鈉和稀硝酸調(diào)節(jié)反應(yīng)體系的pH值。在pH值3~9的范圍內(nèi)考察pH值對催化劑的光催化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4。
實驗結(jié)果表明,在中性或弱堿性范圍內(nèi)有利于增大亞甲藍的降解速率,而較強酸或較強堿都不利于反應(yīng)的進行。隨著pH值得增加,光催化劑的價帶會向負方向漂移,從而導(dǎo)致在堿性條件下光生空穴的氧化電位下降。溶液的酸堿性對光催化劑的表面狀態(tài)的影響也很大。在較強堿性環(huán)境下,光催化劑表面帶負電,有利于帶正電鍍陽離子型亞甲藍的吸附,大大提高了亞甲藍的表面濃度,從而有利于提高催化活性。另一方面,在較強堿性環(huán)境下,光催化劑的價帶負移,空穴的氧化電位下降,則不利于光催化反應(yīng)的進行。在弱堿性中,前者起主導(dǎo)作用,從而表現(xiàn)出有利于增大亞甲藍降解速率的光催化特征。
3.2.3 外加磁場對光催化活性的影響
通過調(diào)整磁體之間的距離調(diào)節(jié)磁場強度的大小,在其他反應(yīng)條件不變而僅僅改變外加磁場的大小,通過比較亞甲藍的降解速率,考察外加磁場對催化劑的光催化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5。
圖4 p H值對光催化活性的影響Fig.4 Effect of pH value on the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圖5 磁場對光催化活性的影響Fig.5 Effect of magnetic field on photocatalytic behavior
圖5表明,外加磁場可以促進亞甲藍的降解,外加磁場強度越強,亞甲藍的降解速率也就越大。NiO納米晶具有不同于塊體NiO的超順磁性和弱鐵磁性。由于NiO中兩個Ni2+離子通過中間氧離子發(fā)生交換作用,使得相鄰鎳離子自旋方向相反,這種作用稱為超交換。NiO的鍵長和鍵角對超交換非常敏感。有機物的光催化氧化屬于自由基反應(yīng),磁場有助于自由基的形成和反應(yīng)。在化學(xué)反應(yīng)中產(chǎn)生自由基對后,自由基對的兩個自旋矢量的不同取向構(gòu)成了自由基對的不同狀態(tài),并以單重態(tài)或三重態(tài)的狀態(tài)存在。當自由基對以三重態(tài)途徑相遇時,反應(yīng)的可能性很小。若以單重態(tài)相遇時,則可能生成籠產(chǎn)物。三重態(tài)-單重態(tài)的相互轉(zhuǎn)化則取決于系間竄越的速率。在外加磁場的作用下,可使系間躍遷得到控制,使自由基對盡可能多地保持三重態(tài),并增加磁場作用下籠外反應(yīng)的可能性。此外,在外加磁場作用下,自由基的壽命可從10-8s~10-9s延長到10-6s。由于通過溶劑的靜電作用和籠效應(yīng)及熵效應(yīng)等的影響,以卷心菜型氧化鎳為載體的BaTiO3光催化劑在外加磁場作用下,隨著磁場強度的增大,其光催化活性也就越高。
本研究曾以禁帶寬度小于BaTiO3微米級Fe3O4為載體,在微米級Fe3O4上負載BaTiO3納米晶,由此制備的光催化劑對亞甲藍的催化活性呈明顯下降的趨勢。其可能的原因是禁帶寬度小的Fe3O4被包覆于BaTiO3的內(nèi)部,形成殼-核結(jié)構(gòu)。在光的作用下,電子從BaTiO3的價帶躍遷到導(dǎo)帶,由于Fe3O4的導(dǎo)帶相對較低,激發(fā)的電子從BaTiO3的導(dǎo)帶遷移到Fe3O4的導(dǎo)帶,與其導(dǎo)帶上的空穴復(fù)合,使鐵磁性的Fe3O4成了空穴與電子的復(fù)合體,從而降低了催化劑的光催化活性。
通過水熱反應(yīng)在六亞甲基四胺與硝酸鎳的水-乙醇溶液中制備了由二維曲面組成的卷心菜型的具有六方晶相結(jié)構(gòu)的NiO粉體。粉體為二維曲面組成,納米片尺寸約為2μm×3μm,厚度約100nm,二維曲面間具有大量的間隙,這些曲面互相的交叉生長在一起。以這種新型結(jié)構(gòu)的六方相NiO作為載體,用溶膠-凝膠法在NiO載體上涂覆了BaTiO3納米晶作為光催化劑,以亞甲藍水溶液作為染料廢水的模型物,催化劑用量為1g/L、pH在中性或弱堿性的條件下催化活性最佳。隨著外加磁場的增大,其光催化性能也相應(yīng)增加。
致謝:衷心感謝作者的導(dǎo)師蔡啟瑞老師(中科院資深院士)曾給予的指導(dǎo)。
1 Hwang C C,Tsai J S and Huang T H.Combustion Synthesis of Ni-Zn Ferrite by Using Glycine and Metal Nitrates Investigations of Precursor Homogeneity. Product Reproducibility and Reaction Mechanism.Mater.Chem.Phys., 2005,93:330~336
2 Gupta N,Verma A and Kashyap S C.Dielectric Behavior of Spin-deposited Nanocrystalline Nickel-Zinc Ferrite Thin Films Processed by Citrate-route.Solid State Commun.,2005,134: 689~694
3 Bid S and Pradhan S K.Characterization of Crystalline Structure of Ball-milled Nano-Ni-Zn-Ferrite by Rietveld Method. Mater.Chem.Phys.,2004,84:291~301
4 Zhong Z F,Li Q and Zhang Y L.Synthesis of Nanocrystalline Ni-Zn Ferrite Powders by Refluxing Method.Powder Technol., 2005,155:193~195
5 Liu X M,Fu S Y and Huang C J.Magnetic Properties of Ni Ferrite Nanocrystals Dispersed in the Silica Matrix by Sol-Gel Technique.J.Magn.Magn.Mater.,2004,281:23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