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輝,侯 瑞,楊 光,徐文林,呂 申
(1.大連醫(yī)科大學 附屬第一醫(yī)院 超聲科,遼寧 大連116011;2.大連醫(yī)科大學 附屬第二醫(yī)院 中心實驗室,遼寧 大連 116027)
大多數(shù)學者認為BRAF基因可能是一種癌基因,參與腫瘤的發(fā)生發(fā)展。目前國內(nèi)外,BRAF蛋白在結(jié)直腸癌組織、惡性黑色素瘤及甲狀腺腫瘤中表達的研究較多,但還未見到在前列腺內(nèi)的表達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討B(tài)RAF在前列腺癌組織中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因素的關(guān)系。
病例為2005~2009年大連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行經(jīng)直腸彩超檢查的患者,前列腺癌及增生患者均行經(jīng)直腸超聲引導下前列腺穿刺活檢確診。
前列腺癌組:74例,均為腺癌?;颊吣挲g34~92歲,平均年齡(58.00±13.51)歲。所有病例都行螺旋CT或核磁共振檢查及全身骨組織核素掃描,判斷周圍浸潤轉(zhuǎn)移情況,有無骨轉(zhuǎn)移。標本均按2002年WHO腫瘤國際組織學分類標準[1]分類:其中中高分化癌23例,低分化癌51例;按Whitmore-Jewett(ABCD)系統(tǒng)標準進行臨床分期[2]:其中A期+B期40例,C期+D期34例,本實驗將(A+B)期作為未浸潤轉(zhuǎn)移組,(C+D)期作為浸潤轉(zhuǎn)移組。
良性增生組:39例,患者年齡40~87歲,平均年齡(62.34±14.37)歲。
以上所有病例術(shù)前均未行任何內(nèi)分泌治療及放化療。將所收集穿刺活檢標本經(jīng)10%中性福爾馬林固定,用點陣法石蠟包埋,每個蠟塊內(nèi)含25~35條穿刺活檢組織。采取連續(xù)切片,片厚3 μm。石蠟切片置于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中,62℃下3 h,放置待用。
免疫組化方法:BRAF單克隆抗體(濃度分別為1∶20,1∶1∶100,1∶500),二抗為羊抗鼠IgG(1∶120),以上抗體及SP試劑盒均購自福州邁新公司。具體按操作說明書進行,以0.01 mol/L、pH 7.4 PBS液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
BRAF染色以細胞質(zhì)出現(xiàn)棕黃色顆粒為陽性。選取有代表性的腺上皮區(qū)域,在400倍高倍鏡下計數(shù)陽性細胞數(shù),即分別對每張切片的陽性細胞數(shù)及陽性細胞著色程度進行分級記分,結(jié)果以兩項乘積表示。陽性細胞數(shù):0分為無陽性細胞,1分為陽性細胞數(shù)<25%,2分為陽性細胞數(shù)25%~50%,3分為陽性細胞數(shù)>50%~75%,4分為陽性細胞數(shù)>75%。染色強度:0分為無染色,1分為淡棕黃色,2分為棕黃色,3分為深褐色。兩者相乘1~4分為弱陽性(+),5~8分為中等陽性(++),9~12分為強陽性(+++)。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統(tǒng)計軟件 SPSS 10.0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前列腺癌與增生組織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64.86%,10.26%,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見表1、圖1、2。
表1 前列腺癌與增生組織BRAF蛋白表達Tab 1 The expression of BRAF in cases of prostate cancer and BPH
1)與增生組比較,P<0.05
圖1 前列腺癌BRAF蛋白陽性表達(SP ×100)Fig 1 The expression of BRAF in cases of prostate cancer(+) (SP ×100)
圖2 良性增生BRAF蛋白陽性表達(SP ×200)Fig 2 The expression of BRAF in cases of BPH(+) (SP ×200)
如表2所示,中高分化前列腺癌與低分化前列腺癌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43.48%、74.51%(P<0.05)。(A+B)期前列腺癌與(C+D)期前列腺癌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分別為42.50%、91.18%(P<0.05)。≤60歲前列腺癌病例與>60歲病例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表2 前列腺癌組織BRAF蛋白表達與臨床病理的關(guān)系
1)與低分化組比較,P<0.05;2)與(C+D)期比較,P<0.05
BRAF基因是1988年由Ikawa[3]等首先在人類尤文氏肉瘤中發(fā)現(xiàn)并克隆確認的,是一個能轉(zhuǎn)染NIH3T3細胞且有活性的DNA序列,因其與CRAF和ARAF具有相當高的同源性,故稱其為BRAF。英國腫瘤基因組計劃的科學家Davies等[4]對來自于530個不同腫瘤細胞株的基因組DNA進行篩查,結(jié)果證實有43株細胞發(fā)生了BRAF基因突變。BRAF突變后持續(xù)性激活MAPK通路,使前有絲分裂原有效分裂能力增強,導致細胞異常增殖和分化。調(diào)查顯示,大約有65%的結(jié)直腸癌、卵巢癌等惡性腫瘤與該家族中的BRAF突變體有關(guān)。研究表明,BRAF 基因突變在甲狀腺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有其獨特而重要的作用[3-7]。
本研究發(fā)現(xiàn),BRAF蛋白高表達在前列腺癌的發(fā)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前列腺癌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為64.86%,增生組陽性率為10.26%。前列腺癌組較增生組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顯著增高,P<0.05。
Yuen ST、張艷霞等[8,9]已證實BRAF蛋白在高、中、低分化結(jié)直腸癌中的表達陽性率差異有顯著性意義,且BRAF在統(tǒng)計學上的表達模式符合“增生性息肉-鋸齒狀腺瘤-癌”遞增趨勢。Houben、朱琰琰等[10,11]的研究還發(fā)現(xiàn),BRAF的突變狀態(tài)與惡性黑色素瘤的分期、預后有關(guān),存在BRAF突變者預后不良的現(xiàn)象。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中高分化病例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為43.48%,低分化病例蛋白表達陽性率為74.51%。二者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A+B)期(無浸潤轉(zhuǎn)移)病例BRAF蛋白表達陽性率為42.50%,(C+D)期(有浸潤轉(zhuǎn)移)病例蛋白表達陽性率為91.18%。二者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說明BRAF蛋白表達與前列腺癌的組織分化及臨床分期有密切關(guān)系。這與其在其他腫瘤內(nèi)的表達規(guī)律基本一致。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BRAF蛋白表達與前列腺癌患者年齡大小無關(guān)。
因此,BRAF蛋白的表達與前列腺癌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檢測BRAF蛋白表達可能會比較好地協(xié)助前列腺癌診斷分型、判斷預后。
[1] 何祖根,鄭閃,林冬梅.前列腺癌組織學分類[J].診斷病理學雜志,2003,10(5):316-319.
[2] 張玉海,邵強.前列腺外科[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346-347.
[3] Ikawa S,Fukui M,Ueyama Y,et al.B-raf,a new memberof the raf family is activated by DNA rearrangement[J].Mol Cell Biol,1988,8(6):2651- 2654.
[4] Davies H,Bignell GR,Cox C,et al.Mutations of the BRAF gene in human cancer[J].Nature,2002,417:949-954.
[5] 羅書畫,周揚,龔日祥,等.BRAF基因與甲狀腺癌[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07(1):64-66.
[6] Mitsutake N,Knauf JA,Mitsutake S,et al.ConditionalBRAFV600E expression induces DNA synthesis,apoptosis,dedifferentiation,and chromosomal instability in thyroid PCCL3 cells[J].Cancer Res,2005,65(6):2465-2473.
[7] Knauf JA,Ma X,Smith EP,et al.Targeted expression ofBRAFV600E in thyroid cells of transgenic mice results inpapillary thyroid cancers that undergo dedifferentiation[J].Cancer Res,2005,65(10):4238- 4245.
[8] Yuen ST,davies H,Chan TL,et al.Similarity of the phenotypic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BRAF and KRAS mutations in colorectal neoclassic[J].Cancer Res,2004,62(22):6451-6455.
[9] 張艷霞.BRAF在結(jié)直腸癌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39(9):798-800.
[10] Houben R,Becker JC,Kappel a,et al.Constitutive activation ofthe Ras-Raf signaling pathway inmetastatic melanoma is associated with poor prognosis[J].J Carcinog,2006,3(1):6-18.
[11] 朱琰琰,斯璐,遲志宏,等.中國黑色素瘤患者BRAF基因突變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09,14(7):585-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