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摘要:“寫”是語言運用的四項基本技能之一,它既是我們學習語言的較高目的,也是學習語言的手段之一。在英語教學中,“寫”主要是作為鞏固強化所學的語言知識的一種有效手段。通過“寫”。學生可以練習英語的書寫規(guī)則,強化口頭上練習過的句子結(jié)構(gòu),學習各種文體的寫法等。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關鍵詞: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研究。
一、高中英語寫作訓練應遵循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寫作訓練的內(nèi)容最好是學生感興趣的。一般說來,跟學生生活有關的內(nèi)容是他們感興趣的。所以,訓練時盡量讓他們寫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他們關心的事,即使是虛構(gòu)的也要注意符合學生的心理和生活經(jīng)驗。
2漸進性原則
這一原則要求我們給學生進行寫作訓練時要從易到難,從少到多。從慢到快??偟膩碚f,要先從句子寫作開始訓練,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開始段落寫作訓練,最后過渡到篇章的寫作,但是,即使在寫作的中級階段仍有必要練習句子寫作。
3實用性原則
寫作的目的基本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做事;二是文學創(chuàng)作。實用性原則指的是前者,即寫作是為了做成某一件具體的事情。例如寫信(如感謝信、投訴信、邀請書、求職信)、通知、日記、填寫履歷等等,因為實用,學生的寫作動機才有可能激發(fā)起來。
4基礎性原則
首先是指要重視英語書寫的基本功,在高中第一個學期,一定要抓好學生書寫基本功訓練,如字母的書寫規(guī)范。大小寫、標點符號等。其次是指從單句開始訓練學生的英語寫作技能,句子是表達意義的基本單位,沒有這個基礎就不可能寫出段落和文章。
二、培訓高中生英語寫作能力的訓練方法
寫作訓練形式的多少取決于你的想象力。可以通過以下介紹的幾種形式進行逐步或同步的訓練:
1抄寫訓練法
寫作訓練從抄寫開始是最容易、最有效的辦法,因為抄寫幾乎涉及了寫的方方面面,如大小寫、標點符號、拼寫、語法、段落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等等。初中階段不應忽視課文的抄寫訓練。
2聽寫訓練法
可以聽寫學生學過的對話、文章段落。單獨聽寫單詞不是可取的方法,尤其是高中階段,詞匯畢竟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在句子中詞匯才有生命。只會單詞的拼寫是遠遠不夠的,在句子中名詞、動詞、形容詞等會有詞形變化,這些變化直接跟意思相關。聽寫最好播放標準的錄音帶,尤其是在教師本人的語音語調(diào)不是很好的情況下,聽寫的另一個好處是鍛煉了學生的聽力。
3默寫訓練法
默寫有很多跟聽寫相似的作用,但它的特點是可以個人單獨進行,非常方便。默寫應該從句子開始,然后可以是段落、課文的縮寫等。聽寫和默寫的共同點之一是要求精確,因此,它們可以高效率地鞏固語言知識和較快地培養(yǎng)語感,默寫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學的習慣。
4連詞成句訓練法
這種形式的寫作訓練,目的主要是鞏固英語的詞序,還有培養(yǎng)學生句首字母大寫和句末使用適當?shù)臉它c等習慣。這種訓練形式可以是已經(jīng)提供正確動詞形式的,也可以是只提供動詞原形,要求學生使用正確動詞形式的。
5替換改寫訓練法
可以要求學生替換句子的主語部分。并注意其他部分的變化,如謂語動詞的單復數(shù)、人稱代詞、物主代詞、反身代詞等的變化?;蛘呤翘鎿Q時間狀語,要求改寫動詞時態(tài)等。
6直接引語、同接引語改寫訓練法
直接引語和間接引語本身是寫作中常用的語言表達形式。通過兩者間的互改可以使學生熟悉從句連詞的選擇,謂語動詞時態(tài),人稱、時間、地點的相應變化以及標點符號及字母大小寫的正確使用。把會話改寫成敘述或相反是一種很好的訓練方式。
7句式改寫訓練法
要求學生把一個肯定句改為否定句、一般疑問句、特殊疑問句或反意疑問句等,也可以把一般的陳述句改成強調(diào)句、倒裝句等。
8連句成段訓練法
這種練習的重要目的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以及了解英語寫作的特點,例如,闡釋文體的段落,第一句往往是主題句(topic sentence),然后是支持主題的具體事實或論述。最后一句往往是結(jié)論或歸納性的句子。
9故事梗概縮寫訓練法
讓學生在讀完一個故事后把它的大意寫出來,這是一種概括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這種寫作訓練方式也可以叫做縮寫。
10看圖作文訓練法
看圖作文的最大好處是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磮D作文的第一步是觀察,第二步是通過觀察進行想象并在頭腦中形成故事,第三步是用語言把故事表達出來。這類作文限制比較小,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表達能力。
三、結(jié)束語
總而言之,培訓高中學生的應用寫作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善于循序漸進。由淺入深。培養(yǎng)學生英語寫作的興趣,通過閱讀英語文章,模仿其句式及語言表達方式,通過廣播,看新聞等途徑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