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大學(xué) 蔣連瓊 供稿
從名稱上說,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中,稱“國慶節(jié)”或“國慶日”的有中國(China)、法國(France)等約40個國家;稱“獨立日”或“獨立節(jié)”的有美國(America)、墨西哥(Mexico)、菲律賓(Filipine)、緬甸(Burma)等約60個國家;稱“共和日”或“共和國日”的有南斯拉夫(Jugoslavia)、扎伊爾(Zaire)、冰島(Iceland)等國家;稱“革命節(jié)”的有原蘇聯(lián)(Soviet Union)、阿爾巴尼亞(Albania)、匈牙利(Hungary);稱“聯(lián)邦成立日”的有瑞士(Switzerland);稱“聯(lián)合日”的有坦桑尼亞(Tanzania);還有的直接以國名加上“日”的,如“澳大利亞(Australia)日”和“巴基斯坦(Pakistan)日”。
中國國慶閱兵
從日期的含義上說,全世界包括我國在內(nèi),約有30個國家以建國日為國慶節(jié);有的是以憲法頒布日為國慶節(jié),如聯(lián)邦德國(Germany);有的以革命起義日為國慶節(jié),如法國;有的則以國家元首生日為國慶節(jié),如日本 (Japan)、泰國(Thailand)、荷蘭(Netherlands)、丹麥(Denmark)、英國(Britain)等國。有趣的是,這些國家隨著國王 (king)、天皇或女王(queen)的更換而改變國慶節(jié)的日期。
美國獨立日
一般一個國家只有一個國慶日,但是,尼泊爾(Nepal)、瑞典(Sweden)、古巴(Cuba)、烏干達(Uganda)、幾內(nèi)亞(Guinea)共和國和丹麥(Denmark)卻有兩個國慶節(jié)。在尼泊爾,一個是“國家民主日”(2月18日),一個是國王的生日;在瑞典,一個是“國旗日”(6月6日),一個是國王的生日;在古巴,一個是“解放日”(1月 1日),一個是“全國起義日”(7月 26日);在烏干達,一個是“獨立日”(10月9日),一個是“第二共和”(1月25日);在幾內(nèi)亞共和國,一個是“宣布共和日”(10月2日),一個是“人民戰(zhàn)勝侵略紀念日”(11月22日);在丹麥,一個是“憲法日”(6月5日),一個是女王生日。
印度共和日
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國慶節(jié)是圣馬力諾(San Marino)的國慶節(jié)。遠在公元301年,圣馬力諾就把9月3日定為自己的國慶節(jié),至今已有很長的歷史。
匈牙利革命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