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在加拿大住過一段時間。每個周末,我都會到貝斯萊恩路上的一家圖書館去看書。在那兒,我認(rèn)識了加拿大作家卡蘭諾,他雖然白發(fā)蒼蒼,但卻滿面紅光,筆耕不輟。
有一次,卡蘭諾老人邀請我到他家做客。他住在卡林頓公園附近,他家的書房就像一個小型圖書館,四壁的櫥架上擺滿了書。靠窗的桌子上放著兩盆花,碧綠的葉子,枝條頂端開著幾朵粉紅色的花兒,看上去有點兒像桃花,但不如桃花嬌艷,卻比桃花溫馨。老人告訴我,它叫掌心花。
卡蘭諾見我不時望著那兩盆花,便說:既然你這么喜歡,就送給你一盆吧。我連聲道謝,辭別老人后,把花兒抱回了家。
但是,時間一長,我便疏忽了花兒的存在。一天,那盆掌心花突然蔫了,不但花兒枯萎了,連葉子也失去了光澤。我趕緊給它施肥,灑水,并把它放在陽臺上,讓它曬太陽。但這樣過了幾天,掌心花仍然毫無生氣,我只好把它帶到卡蘭諾老人家里求助。
老人把花兒放在桌上,然后站在桌前,溫情脈脈地看著花兒,慢慢地抬起手,把花兒捧在掌心上。真是怪了,不一會兒,我發(fā)現(xiàn)葉子滋潤了,花瓣也舒展開了。
老人告訴我,掌心花又叫愛花,它比一般的花兒更嬌貴,需要經(jīng)常呵護(hù),一旦受到冷落,花兒就會枯萎,但是只要把它捧在掌心,它又會恢復(fù)生機(jī)。
望著那神奇的花兒,我感慨不已。其實,世上所有的感情何嘗不像一株株掌心花?
愛誰,就把誰捧在掌心。
摘編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