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為了使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及審美情趣,應當將學生認識美、懂得美、感受美、塑造美作為首要的教學任務之一。高等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高尚的道德、美好的心靈是大學生們必備的基本素質,在這方面美學教育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1]。為了提高醫(yī)學專業(yè)學生綜合能力,滿足學生對美的需求,我校美容教研室開展《美容化妝學》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色彩理論、基礎化妝、形象設計等項目。為了加強美容基本技能訓練,提高美容技能水平及修養(yǎng),學校給學生提供實訓平臺,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自信心,提高就業(yè)競爭力。但如何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了解美容化妝的知識,對授課教師來說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1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
1.1教學目的:美的事物和現象與維護人們的身心健康具有密切關系,在高等教育中增加美學教育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引導學生培養(yǎng)正確的審美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1]。人的行為、儀表和妝容是其個人修養(yǎng)和氣質的反映,因此如何正確化妝很重要。首先要學會常用化妝品、化妝用具的使用;其次,皮膚的保養(yǎng)與護理以及其他造型化妝的特點;第三,要了解各種色彩的表現特點,如何在不同的場合和環(huán)境下運用不同的色彩。最后掌握日妝、晚妝各步驟的特點、要求與技巧。
1.2教學內容:《美容化妝學》這門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力求化繁為簡,以簡馭繁,這樣可以使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進入知識殿堂。其主要內容有五章:第一章:化妝基礎知識(理論);第二章:化妝色彩的基礎知識(理論);第三章:局部化妝技巧與化妝的基本程序(理論與技能);第四章:矯正化妝(理論與技能);第五章:生活藝術化妝造(理論與技能)。
《美容化妝學》課程應以課程的教學大綱為依據,安排其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部分教學內容;以課程的授課計劃為依據,安排其授課進程;以課程教案為依據,安排其課堂教學活動。《美容化妝學》課程的教學工作,還應以醫(yī)學美容專業(yè)社會實踐的需要為依據,遵循美容化妝學理論與化妝造型設計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并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和素質教育于一體,使課內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根據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在一定教學理論和教學原則的指導下所設計的教學結構以及相關的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但核心問題是教學結構。好的教學結構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能提高教學質量,而且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1多媒體教學:近年來,我院教學普遍采用多媒體技術,由于多媒體技術能對文字、圖形、聲音,圖像進行綜合處理,能形象、生動、全面,準確地演示教學內容,同時能配上歡快的音樂,美麗的畫面,使學習變成“娛樂”,真正做到“寓教于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增強[2]。例如,在講授眼部化妝時,我們可以采取,大量圖片,針對個體差異,詳細而形象的向學生展示不同面型、眼形,應采取哪些化妝技巧,而達到較理想眼形效果。另外還將一整套的化妝步驟錄制下來,以視頻的方式更加直觀的展示給學生。
2.2講授與演示相結合:課堂上采取講授與演示相結合的方法,例如在上“眉形設計”這一節(jié)時,先將提前畫好的標準眉形,展示給大家,并同時向學生講授其繪畫技巧,然后發(fā)給大家印有標準眉形的作業(yè)紙,要求學生利用課上及課下時間進行標準眉形繪畫練習,并及時批改。另外還采取講授與實體演示相結合的方式,在講課過程中可請一位學生走上講臺做模特,一邊講授,一邊為她化妝,以便加深學生的理解。
2.3講授與討論相結合:上課時還采取分組討論的方式,在上“面型的修飾”一節(jié)時,我們讓學生兩兩走上講臺,觀察對方的面型特點,并由她們向在座的學生講解,該面型的特點及化妝技巧,然后教師再做點評。既生動,又加深了記憶。
2.4實訓指導:實訓課以理論為依據,注重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現代化教學理念。每位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實踐操作,獨立完成物品、儀器設備準備,以及面部皮膚養(yǎng)護、基礎化妝等美容技能操作。在實訓室里,學生們兩人一組,互相練習化妝,教師隨時進行指導糾正。教師還可以把大家的創(chuàng)作拍攝下來,組織大家討論,取長補短。在實訓課中,應進行嚴格分組,每個小組有明確的要求,小組中的每一位同學既要分工,又要相互合作,共同實驗,爭取每一位同學都有動手的機會。實訓課不是簡單的演示過程,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學會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和認識程度[3]。
2.5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實踐的機會,例如參加一些公益活動,為合唱團的師生化妝,到美容院進行義務實踐等。在每次社會實踐過程中,教師都會尋找出很有針對性的案例,作為教學素材,進行現場演示指導,使學生們活學活用,例如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在化妝技巧手法上的變化。通過大量實踐鍛煉,使學生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門課的濃厚興趣,從而提高了學習效率,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考核與評價
這門課程考核內容包括知識考核和技能考核兩部分??己顺煽冇善綍r測驗、技能考核、期末考試進行綜合評價。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還培養(yǎng)了他們對知識的整合能力。教學質量評價參照學校教學質量監(jiān)控體系的相關文件執(zhí)行。
總之,學校開設《美容化妝學》課程以來,培養(yǎng)了學生“懂美、愛美、善美”的意識。學生學會了根據五官特點,運用色彩、線條、視差等基本知識與方法,對人物進行修飾的能力。學會設計良好的自身形象,展示了大方得體的個性美,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交往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在實訓課中,學生在找同學或老師做模特的過程中,通過與不同個性的人物采取不同的方式進行交流,獲取同學與老師的配合和支持,提高了學生的溝通協(xié)調能力。這門課程使學生認識到美麗端莊、健康向上、充滿個性的良好形象,能給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贏得信任與尊重,帶來精神上的滿足和自信,有利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但是這門課開展的時間不長,還需要教學人員進一步加深學習,請一些化妝界的專家,為我們的年輕教師做教學指導,或者讓教師與國際接軌,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臨床經驗。
[參考文獻]
[1]曾 旸.淺談醫(yī)學生的醫(yī)學美學教育[J].中華醫(yī)學教育雜志,2006,26(3):28-29.
[2]蔣志洪.《中醫(yī)美容學》教學體會[J].湖南中醫(yī)藥導報,2004,10(11 ):73-74.
[3]陳麗華,趙建勛.美容紋飾實踐課教學體會[J].中國美容醫(yī)學,2007,16(4):560-561.
[收稿日期]2010-02-01 [修回日期]2010-03-20
編輯/何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