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三四郎》 原口 利己主義 則天去私
摘 要: 夏目漱石晚年反思利己主義的危害,提出了“則天去私”的思想。漱石的個人經(jīng)歷與當時日本社會發(fā)展歷程相仿佛,即經(jīng)歷了利他主義——西洋化——自我本位——個人主義的過程,個人主義進一步發(fā)展,有成為利己主義的危險。留洋歸來的畫家原口,以為美彌子畫肖像畫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即欲借此畫作來確定自己作為新潮畫家的社會地位,同時企圖獲得美彌子的愛情。原口這一人物使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利己主義者的形象。
夏目漱石(1867-1916)的小說《三四郎》{1},講述的是小川三四郎從九州來到東京求學(xué)的故事。描寫的是三四郎從小山村來到大都會后,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其觀念與追求也隨之改變,由一心求學(xué)轉(zhuǎn)變?yōu)殂裤酱蠖紩臅r代新女性的愛情故事,被認為是時代的青春愛情小說。小說中的原口是留洋歸來的畫家。雖然作為配角人物出場,但是在作品中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小說以主人公三四郎為視覺人物,觀察原口的人物形象。
一、留洋畫家
三四郎初次見到原口是在廣田先生的家里。在三四郎的眼里,原口像是個西方的紳士,穿戴比廣田先生時髦。“他留著法蘭西式的胡子,中分式的頭發(fā),胖胖的??瓷先ケ纫耙皩m大二三歲,穿在身上的和服可比廣田先生的漂亮多了?!?/p>
原口是整個作品中唯一的留洋歸來的畫家。從年齡上看是三十二三歲的年紀。分析原口,用廣田先生來比較更能說明問題。原口有留學(xué)西洋的經(jīng)歷。廣田先生雖然沒有,但是因為是高中的英文教師,閱讀過許多西方的書籍和報紙雜志,對于西方的事物是比較熟悉的。
廣田先生作為有學(xué)識的教師,其身邊聚集了許多人。其中,既有其得意門生野野宮,也有如同食客一般的與次郎。廣田先生還是美彌子已故兄長的友人,美彌子經(jīng)常來廣田家里學(xué)習(xí)英語。廣田先生身邊的這些人,令從鄉(xiāng)下來到東京的三四郎興奮不已。尤其是追求時尚的美彌子,更是把三四郎帶入了一個嶄新的世界,那是他所憧憬的世界。
在廣田先生家里,三四郎聽到了廣田先生和原口的對話:“最近在做什么?”原口說打算為美彌子畫一張肖像畫拿到展覽會上去展出。接著解釋道:“一般來講,日本女性的臉型只能畫成日本畫,畫到油布上不大好看,可是美彌子的臉型可以,油畫或日本畫都行。她用團扇半遮著面部,站在樹叢前,面向光線明亮的地方,我想把它畫成等身大小的肖像畫。西洋的扇子不妥,日本團扇才新鮮有趣?!?/p>
美彌子與原口存在著共同之處,那就是:美彌子追求時尚的東西,她要做一個現(xiàn)代的新女性,作為原口的模特,她是想把自己美麗的身姿和青春魅力永遠地保留下來。而留洋歸來的原口同樣追求時尚,他想把上流社會的青春女性之美表現(xiàn)出來,在展覽會上展出以確定自己作為新潮畫家的社會地位。并且,通過與美彌子的接觸,他希望同時能俘獲美彌子的愛情。
二、《森林女郎》
《森林女郎》是這樣的一幅畫。美彌子“用團扇半遮著面部,站在樹叢前,向光線明亮的地方眺望”,“肖像畫與真人等身大小”。在小說的最終章,這幅畫非常引人注目地被展示在丹青會的畫展上。小說中這樣寫道:
這幅畫被懸掛在一房間的正面墻上。前面擺放著一張長椅,或許是為了觀賞人休息而準備的,或許是為了人們更好地欣賞畫作而準備的,或許兩者都有。在丹青會畫展上這樣布置,是為了更多的觀賞者提供方便則是確定無疑的。這是特殊的待遇,證明畫作也是經(jīng)過特殊過程完成的,或者說是因為畫作的標題太引人注目了。一些人會說那是因為畫上的那個女人的緣故,也有一二會員辯解說那是因為畫作太大的緣故。畫確實很大,僅鑲金邊的畫框就有五寸多,看起來大得有些讓人產(chǎn)生錯覺。
這幅“經(jīng)過特殊過程完成的”畫作,有著“引人注目的畫題”、“鑲嵌著五寸有余的金邊”、“大得有些讓人產(chǎn)生錯覺”等特征??梢韵胂螅跒榱诉@幅畫作傾注了多大的心血。
在畫這幅作品之初,原口向熟悉美彌子的人進行了打探,因為不知道美彌子是否與野野宮確立了戀愛關(guān)系。再則,要了解美彌子,也必須通過野野宮和廣田先生。所以,接觸野野宮是他的首要任務(wù)。
原口和野野宮同時登場的場面有兩次。一次是“丹青會的展示會”,另一次是“精養(yǎng)軒聚會”。實際上,這兩次的二人同時出現(xiàn),原口的目的都是為了美彌子的緣故。
在原口眼里,三四郎雖然對美彌子頗有好感,二人接觸的也比較頻繁,但是,三四郎只是個來自于鄉(xiāng)下的學(xué)生,即使對美彌子有想法,那也不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墒?,野野宮卻不一樣。野野宮可是自己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因此,必須想辦法接近野野宮,弄清楚他和美彌子的關(guān)系,才能找到機會。
從整篇作品來看,原口每次登場都與美彌子有關(guān)?;蛘哒f是作者為了強調(diào)美彌子追求時代新女性的性格使然,特意塑造了留洋歸來的追求時尚的原口這一人物。試想,如果沒有原口這一人物作陪襯,美彌子周圍只是埋頭鉆研學(xué)問的廣田先生、野野宮,或者是鄉(xiāng)下來的三四郎,那就會不協(xié)調(diào),美彌子的新時代女性特征也不會突出。
《森林女郎》不僅展示了原口的畫技,也傾注了他的心血,更有他的愛戀和夢想。他雖然沒有追求到美彌子,但是,這幅肖像畫,也使得原口達到了他的成為新潮畫家的目的。
三、三四郎眼里的競爭者
剛從鄉(xiāng)下來到東京的三四郎被美彌子迷住了。留學(xué)過西洋的紳士一樣的原口一接近美彌子,就讓三四郎感到不安。在廣田先生的家里,三四郎聽到了原口和廣田先生的對話:“你娶了她怎么樣?”“我嗎?我娶她不是不可以,可是她是個不可靠的女人?!?/p>
原口所說的美彌子“不可靠”,是他覺察到美彌子對自己除了畫像之外,其他方面并不感興趣。還應(yīng)該說,他在廣田先生面前這么說也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墒牵睦梢驗檎幱趯γ缽涀拥膯蜗嗨贾?,因此,對提及美彌子的事情都非常敏感?!叭睦杀е鴺O大的興趣聽著原口講話。特別是當他講到美彌子用團扇遮著臉的構(gòu)圖時非常感動。是什么不可思議的緣故,兩個人的想法是如此的接近?!?/p>
原口在自己的工作室為美彌子畫像時,對美彌子說道:“……所以結(jié)婚是思考出來的東西,離合聚散,不能隨隨便便。你看廣田先生、野野宮,你看里間恭助君,再者你看看我。我們都沒有結(jié)婚。女人一偉大起來,獨身的男人就會增多,所以就社會發(fā)展規(guī)則來說,獨身的人不能太多,所以女人不能太偉大了?!薄翱墒牵腋绺?指里間恭助)馬上就要結(jié)婚了呀”,“啊,是嗎?那你什么時候結(jié)婚呢?”“不知道?!?/p>
美彌子真的不知道原口在誘導(dǎo)自己嗎?不是,她有自己的想法。比較一下美彌子身邊的這些人,我們就會知道美彌子的想法:三四郎不過是個未成熟的鄉(xiāng)下青年;原口只是個留洋的畫家而已;野野宮是個埋頭搞學(xué)問的苦行僧,與美彌子追求的華彩世界格格不入。小說的結(jié)局,美彌子和一個“帥哥”結(jié)了婚。不得不說美彌子是在虛榮心的驅(qū)使下,走入了連她自己都不能說清楚的境地。
就在原口為美彌子畫像之時,三四郎來到了原口的工作室,他是為了向美彌子還錢而來的。其實“還錢”不過是個借口,他為什么一定要在美彌子作模特時來呢?實際上三四郎擔(dān)心美彌子和原口在一起。對于原口,他是既羨慕又嫉妒。他擔(dān)心的是,原口以畫像為借口,實際上在追求著美彌子。在三四郎的眼里,原口是他潛在的競爭對手。而美彌子對三四郎此時追到這里還錢,表現(xiàn)出不滿的態(tài)度,這也說明了美彌子根本就沒有把三四郎當做自己的戀愛對象。
四、文明人種
一次,原口來拜訪廣田先生,邀請他參加近期舉行的“精養(yǎng)軒聚會”。他解釋道:“這次聚會并不是按會員名字來邀請的那么正規(guī),被邀請的人大多是文學(xué)家、藝術(shù)家、大學(xué)教授之類的,人數(shù)有限。并且,大都是熟識的人,沒有必要走形式,目的只是大家聚到一起吃頓晚餐,在文藝方面做一些有益的交流?!痹谝跃蹠l(fā)起人的身份四處周旋著。他本人也想通過這次活動來展示自己的交際能力,增加自己的影響。的確,精養(yǎng)軒聚會時原口的表現(xiàn),讓人感到原口不僅是個畫家,還是個交際家。
這時客人基本上到齊了,差不多有三十人。廣田先生來了,野野宮也來了?!m然是學(xué)理學(xué)的,但是因為他也愛好美術(shù)、文學(xué),所以原口就把他強拉進來了。原口當然少不了,他來得最早。他又是招呼客人、獻殷勤,又是撮著法蘭西式小胡子左顧右盼,忙得不亦樂乎。
原口把野野宮“強拉進來”,并且解釋為野野宮愛好文學(xué)美術(shù),其實不然,他另有目的。與會的人大都是名人或是有身份地位者,在有學(xué)問的廣田先生、大學(xué)文科教授之類的人物面前,原口的身份低了很多,當然會有自卑感。在這些人面前,原口怎能有出色的表現(xiàn)呢?另外,與次郎、三四郎等大學(xué)生與原口相比也不在同一個檔次。因此,野野宮是原口唯一的在各方面都相近的人物。兩人年齡差距不大,野野宮是學(xué)理學(xué)的,原口是搞美術(shù)的,作為有前途的年輕學(xué)者,二人地位相同,身份對等,所以原口才會把野野宮“強拉進來”以擴充自己的陣營。進一步講,原口把野野宮“強拉進來”,還有其他目的。表面上是為了野野宮提供廣泛交際的機會,而實際上,原口是想通過野野宮進一步了解美彌子。
廣田先生對三四郎說:“進入二十世紀,世上流行著一種奇怪的現(xiàn)象,那就是原有的利他主義思想中充斥著利己主義思想,這么說比較抽象,可是,你見到過這樣的人嗎?”廣田先生向三四郎解釋道:“過去的人偽善,他們不論做什么事都是先深思熟慮,可是從反面來看,他們?yōu)榱搜谏w對人們的危害,故意偽裝起來。從側(cè)面看,他們對對方來說只是虛偽而已,當然對方對此是厭惡的。他們因此而達到個人目的。將偽善放在一邊而以直截了當?shù)膽B(tài)度對待他人,這正直的表現(xiàn)是露惡家的特點,而且其表面上的言語行動說到底也不是善——就像是所謂的二位集中于一體,近來將此方法巧妙地運用的人好像在大量增加。神經(jīng)極為敏銳的文明人種要想成為優(yōu)美的露惡家,這是最好的辦法?!?/p>
根據(jù)廣田先生的理論,過去“利他主義”的偽善者較多,而現(xiàn)在“利己主義”的露惡者在增加,這樣的發(fā)展與轉(zhuǎn)換對社會來講并不是壞事,社會隨之發(fā)展而進步。廣田先生將美彌子、與次郎等人定性為露惡者,認為他們這樣的人雖然在增多但是不會對社會構(gòu)成危害,相反會促進社會的進步。而集偽善與露惡二位于一體的、具有這種雙重性格的人,就是所為“文明人種”的人多了,對社會來說不是好事。廣田先生以英國為例說:“英國的兩主義平衡得好,社會雖不動蕩,但是也沒有進步”。
原口想通過野野宮來實現(xiàn)自己的目的:通過野野宮來加強自己的陣營勢力,以提高自己的自信與知名度;確定野野宮與美彌子的關(guān)系,通過與野野宮的對比來贏得美彌子的好感。其行為正是所謂“文明人種”的具體表現(xiàn)。
正如廣田先生所分析的那樣,原口有著日本傳統(tǒng)的“偽善”和留洋所帶來的西方的“露惡”的雙重性格,即具有“利他主義”和“利己主義”的雙重性格,是現(xiàn)代的“文明人種”。原口在表面上表現(xiàn)為“利他主義者”形象,而在實際上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他為美彌子畫肖像畫有其自己的目的。結(jié)果,他雖然追求美彌子的目的沒有達到,但是完成了一幅使其成名的作品,并且借此畫作確定了自己作為新潮畫家的社會地位。
作者簡介:張軍,桂林理工大學(xué)外國語學(xué)院日語系講師,文學(xué)碩士,研究方向為日本近代文學(xué)。
{1} 文中翻譯為作者所譯。
參考文獻:
[1]《漱石全集》,全十七卷,別卷一[M].巖波書店,1965,12-1976,4.
[2] 內(nèi)田道雄.論《三四郎》——進京的青年[J].國文學(xué)語言和文藝(75期),1970,3.
[3] 秋山公男.《三四郎》小考──“露惡者”美彌子及其婚姻的真意[J].日本近代文學(xué)(24期),1975,10.
[4] 角田旅人.《三四郎》筆記——美彌子和三四郎[J].文學(xué)年志(4期),1978,12.
[5]村田好哉.《三四郎》的世界——論“森林女郎”美彌子[J].日本文藝研究,1985,7.
(責(zé)任編輯:范晶晶)
E-mail:wing07003@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