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全球大約有7億部手機,其中1/4在發(fā)展中國家;2009年,全球總共有40億部手機,其中3/4在發(fā)展中國家。手機早已超越語音功能,給發(fā)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帶去意想不到的便利和發(fā)展契機,也讓所有手機制造商摩拳擦掌,要在發(fā)展中國家創(chuàng)造電訊行業(yè)的再次輝煌。
離不開短信的農民
在烏干達東部布姆瓦布村,村民弗雷德里克·馬卡瓦正想著他的西紅柿生意。馬卡瓦想要盡早種下西紅柿幼苗,但他對于干旱或者突發(fā)的洪災憂心忡忡。一項名為“農民之友”的農業(yè)信息服務向他伸出了援手,給他發(fā)送了一條季節(jié)性天氣預報短信:7月份雨量正常。于是,馬卡瓦決定種植西紅柿。
“農民之友”是一種電話服務,2009年6月由南非電信公司(MTN)和谷歌公司推出。它可以接受 “稻谷蚜蟲病”、“西紅柿植株枯萎”或者“如何種植香蕉”等等此類短信詢問并提供相關建議。這些建議來自當地合作伙伴匯編的數據庫。但如果短信詢問的是更復雜的問題(比如“我家雞的眼睛腫脹”),“農民之友”就會交給專家,他們會在15分鐘內打電話給予解釋。如果是特別難處理的問題,該服務承諾在4天之內給予答復。這些問題的答案也會被錄入數據庫。
除了提供農業(yè)生產信息,“農民之友”還提供市場信息。谷歌交易商用短信系統(tǒng)將農產品買家和賣家連接起來。賣家發(fā)送一條短信,說明在哪里以及賣些什么,這些信息在7天里對30公里以內的潛在買家都是有效的。馬卡瓦說,他的爸爸使用這種服務為飼養(yǎng)的豬尋找買家,每條短信花費5美分。
南非電信公司和谷歌在烏干達的合作只是它們在發(fā)展中國家數十個服務中的一個,它們通過移動電話提供農業(yè)、市場和健康信息。比如在印度,農民可以注冊訂閱路透社市場簡報,3個月的訂閱費用為200盧比(4.2美元)。該服務每天向用戶提供4到5次有關當地天氣以及價格的信息,許多農民表示他們的利潤因此上升,如今它擁有12.5萬名用戶。
世界最大的手機制造商諾基亞于6月在印度推出了自己的信息服務——諾基亞生活工具。除了教育和娛樂,它還提供農業(yè)信息,比如價格、氣象資料和耕種建議?;緲I(yè)務一個月收費30盧比,增值服務如提供當地10個地區(qū)的農作物價格就要多花費一倍的錢。
在各發(fā)展中國家還有很多其他例子。加納在2005年推出TradeNet,現(xiàn)在已經連接了9個非洲國家農產品的買賣雙方;在孟加拉國,CellBazaar利用短信服務提供了各種分類廣告。
能說話的錢
要量化手機在農業(yè)領域帶給農民的具體好處并不簡單,而且這類服務在全球大多數地方也剛剛起步。手機服務中經濟效益最明顯的是轉帳服務,也稱為“手機銀行”。這種服務源于目前用戶普遍的做法:把預付的手機話費當錢使。
如果你想從所在城市給農村老家寄錢,一種方法是回到村里親手交給他們,但這樣耗時費錢;或者找一個中間人,拜托他們轉交,但這種方法有風險。最簡單的方法是買一張電話充值卡,然后給老家電話運營商或者付費公用電話店主打電話,告訴他們充值密碼,充好值后再由他們出錢交給你的家人。
如今,這種匯款方式越來越流行,一些公司便決定建立允許現(xiàn)金轉帳的手機支付系統(tǒng)。一旦注冊了此系統(tǒng),你可以將錢交給一家機構(通常是移動通信公司銷售通話時間的交易商),收款人將會收到一條含有一個特殊密碼的手機短信,使用這個密碼就能在任何電話運營商那里取款。這種方法使得現(xiàn)金轉帳簡便快捷。由于手機用戶和充值卡銷售商遠遠多于自動取款機和大大小小的銀行,手機賬戶能夠為數十億沒有銀行賬戶的發(fā)展中國家人民提供金融服務。
在這個領域最成功的案例是菲律賓的“全球現(xiàn)金支付(Gcash)”和“金錢管理(Smart Money)”系統(tǒng)、南非的“Wizzit”、贊比亞的“手機支付(Celplay)”,以及肯尼亞的M-PESA。其中,M-PESA已經成為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手機銀行服務,2007年它由肯尼亞最大的移動運營商Safaricom推出,至今已有700萬名用戶。M-PESA起步時,用戶多為年輕的男性城市務工移民,他們使用這項服務將錢寄回村里的家人。但到后來,它迅速普及,可用來交學費、打出租(出租車司機尤其喜歡,因為身上可以少揣現(xiàn)金)等等。該服務系統(tǒng)每天轉帳金額能達到約200萬美元,每筆交易大概20美元。在肯尼亞的集市,連出租攤位的商人都喜歡用M-PESA。
手機匯款的簡便、快捷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中間商收取的傭金更低,收款人也不必花錢坐車到鎮(zhèn)上來取錢,取款的程序也更簡單。據愛丁堡大學人類學家奧爾加·莫洛克琴斯基有關M-PESA的詳細研究顯示,使用了手機賬戶的村民家庭收入提高了5-30%。它還節(jié)省了城市務工移民不得不請假回家送錢的時間。他們的妻子表示,惟一的弊端是丈夫們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了。
為沒有銀行賬戶的人提供金融服務
雖然沒有利息,M-PESA也可用作儲蓄賬戶。每年有許多人最終擺脫了貧窮,但同時又有許多人重新陷入貧困,因為這些人沒有存款,沒有銀行帳戶(有時是因為當地根本沒有銀行)。所以一旦有什么事發(fā)生,他們不得不變賣財產,失去土地。世界銀行扶貧協(xié)商小組的蒂摩西·萊曼表示,窮人往往以購買家畜或者黃金、投資社區(qū)發(fā)展方案作為儲蓄的手段,但家畜會得病死去,黃金可能會失竊,許多所謂的社區(qū)發(fā)展方案也是騙錢的詭計。相比之下,手機銀行提供了一種更為可靠的儲蓄方式,還能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有趣的是,2008年初肯尼亞大選后的社會暴動對M-PESA的發(fā)展也有推動作用。當時被困在首都內羅畢貧民窟里的窮人用M-PESA匯款,由于銀行卷入了少數民族之間的糾紛,有些人視手機為比銀行更安全的儲蓄所。
看到了肯尼亞的成功,曾經一度對手機銀行持懷疑態(tài)度的銀行已經開始認可這個創(chuàng)意,人們對非銀行機構(即移動運營商)提供金融服務的心理接受程度也發(fā)生了變化?!耙荒昵?,大多數銀行看見搞通訊的居然搶了自己的飯碗,感到很恐慌?!蹦戏请娦殴綧TN手機銀行部門主管戴爾·奧庫德鳩說。但如今,一些銀行已經意識到如果和移動運營商共同合作,推出手機賬戶服務,他們能爭取到更多的客戶。畢竟移動運營商的品牌效應更強大,覆蓋范圍也更廣。
MTN和斯坦比克銀行2009年3月在烏干達聯(lián)手推出的手機銀行服務使人們對這一領域的發(fā)展前景更加樂觀。MTN以“送錢回家”為主題為該項服務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宣傳活動。3個月后,60%的烏干達人口都知道了這項服務。4個月后,共有8.2萬人注冊了該項服務,匯款金額達510萬美元。
奧庫德鳩說,移動運營商并未期望從手機銀行服務中賺取多少利潤,但該服務能留住老客戶,帶來更廣泛的社會經濟效益,同時用戶也能通過充值來節(jié)省開支。最重要的是,移動運營商能夠重現(xiàn)電訊行業(yè)剛剛崛起時的輝煌。這是第二股發(fā)展浪潮,能再次釋放手機行業(yè)的巨大潛能。
[譯自英國《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