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促進中日兩國的文化交流,對外友協(xié)與日本北枝篆會、石川縣日中友好協(xié)會等單位合作,于3月18日至22日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舉辦了“中日姓氏漢字書法篆刻文化展”。展覽以作為文化重要載體的人名姓氏為主題,展出中日姓氏學者、書法篆刻家們創(chuàng)作的110幅作品,從書法篆刻藝術(shù)的角度展現(xiàn)和詮釋了歷史悠久、內(nèi)涵豐富的姓氏文化。中日雙方還共同舉辦了主題為“探索姓氏根源”的論壇,受到日本觀眾的歡迎。
石川縣文化底蘊深厚,保留了許多日本的傳統(tǒng)工藝,如 “九谷燒”瓷器、“輪島涂”漆器、“加賀友禪”織藝、金箔制作工藝等。石川縣首府金澤市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這里有眾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愛好者?!爸腥招帐蠞h字書法篆刻文化展”吸引了很多觀眾慕名前往,來自石川縣各地市以及福井縣、富山縣、京都府等周邊縣市的觀眾達1500人。石川縣觀光交流局局長三國榮、石川縣日中友好協(xié)會理事長石坂修一、北枝篆會會長北室南苑、北國新聞社事業(yè)局長山本正美等出席了開幕式并剪彩。在日本北陸地區(qū)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北國新聞社等主要新聞媒體均對此展進行了系列報道。此次展覽的日方策展人北枝篆會會長北室南苑女士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讓日本民眾對漢字在姓氏中的使用情況有所了解,使人們從文化的角度重新審視與生俱來的名字,從而喚起人們對漢字文化的敬重之心?!?/p>
論壇舉辦期間,由對外友協(xié)派遣的隨展專家、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所長張新斌在論壇上作了題為“中華姓氏縱橫談”的學術(shù)講座,日本姓氏學專家森岡浩作了“日本人名的由來”的講座。各地的姓氏學愛好者及廣大市民踴躍參加,容納500人的報告廳座無虛席。兩位專家的講座深入淺出、妙趣橫生,將枯燥艱深的學術(shù)知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給聽眾。現(xiàn)場氣氛熱烈,提問踴躍,交流效果良好。
隨展團拜會了石川縣觀光交流局等單位。會見時,雙方回顧了十幾年來的交流歷史以及“中國漢字系列展”的發(fā)展歷程,認為這種形式的展覽能夠有效地促進中日兩國的民間文化交流,加深雙方的友誼,應(yīng)當繼續(xù)開展下去。觀光交流局局長三國榮表示他非常熱愛中國文化,將一如既往地關(guān)注和支持以漢字為主題的系列展覽。
隨展團訪日期間,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形式同廣大日本朋友交流探討中國文化與日本文化的聯(lián)系,追溯漢字傳入日本的歷史。許多日本朋友表示:通過這次展覽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直到今天仍能夠使用3000年前就已經(jīng)存在的漢字讓人感到興奮和榮幸,希望有機會能夠到漢字的故鄉(xiāng)、文明古國——中國去親身感受燦爛的中華文明。
此次展覽是自1994年對外友協(xié)同北枝篆會合作舉辦“中國漢字系列書法篆刻展”以來,成功舉辦的第17次展覽。隨展團在日期間,同日方就未來的合作計劃進行了探討。漢字系列展舉辦至今,其內(nèi)容和形式已相當豐富,如何以更新穎獨特的方式展現(xiàn)中國漢字文化成為雙方共同關(guān)切的命題。雙方初步確定今后可通過竹簡、瓦當?shù)葰v史文化遺存繼續(xù)展示漢字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