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和文化的重要載體,一座優(yōu)秀的城市雕塑往往能成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乃至一個時代的標志和象征。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社會主義事業(yè)的發(fā)展,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為雕塑藝術帶來大發(fā)展的契機。上世紀80年代城市雕塑概念的提出,標志著我國城市雕塑藝術開始成為城市規(guī)劃、建設和發(fā)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60年來,城市雕塑建設與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一道,櫛風沐雨,蓬勃發(fā)展,各個歷史時期都遺存了大量反映時代精神和特征的城市雕塑,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今天,一些城市雕塑已成為重要的城市標志和文化遺產。
當今時代,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城市雕塑作為城市空間構成要素和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在塑造城市形象,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創(chuàng)造潛在經濟價值等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努力提高城市雕塑創(chuàng)作和建設的水平,對提高新時期城市建設的文化品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為了總結和宣傳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的成就,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文化部委托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開展了“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評選活動。這次評選內容時間跨度長、涉及面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以兩部名義設立的最高獎項,社會各界高度重視,反響強烈。
為了保證評選工作公平、公正、公開,全國城雕委專門成立了評選工作領導小組及辦公室、推選委員會,評選委員會,分別組織各地城雕建設主管部門,文化部門、全國城雕委藝委會委員、全國持城市雕塑創(chuàng)作設計資格證書的雕塑家開展推薦工作,共收到推薦作品902件(組)。其中,各地城雕建設部門,文化部門組織報送的作品為556件(組),全國城雕委藝委會委員、持證雕塑家推薦的作品346件(組)。所推薦作品涵蓋了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以及港澳地區(qū)。
在各地申報的基礎上,推選委員會對所推薦作品進行分類,并先后進行了三輪篩選和評議,最終將候選項目提交評選委員會。評選委員會涵蓋了雕塑,建筑、園林、規(guī)劃等各個領域以及理論界的專家學者,這一次評選充分考慮不同地區(qū)、不同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條件和文化特征等因素,從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以藝術水準為前提,兼顧時代特征,地域分布、民族團結等多種因素,努力全面、系統地反映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的成就。
經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文化部審定,獲獎作品從一個側面記錄了新中國發(fā)展的歷史足跡,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藝術水準都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彰顯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對未來城市雕塑建設將具有重要的典范作用。
“新中國城市雕塑建設成就獎”于4月2日在北京頒發(fā),并同時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展覽,出版同名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