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少將,一部相機,一本畫冊
開啟一段沒有離別、沒有距離、沒有結束的西藏之旅
高凱少將,在兩年多的時間里幾乎走遍了西藏。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眼前的美景,并以他的藝術審美視角,在眾多作品中挑選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畫面集結成冊——《西藏印象》,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不同以往的“西藏印象”。
當《西藏印象》呈現在眼前,相信會喚起很多人關于西藏的美好回憶,或是對西藏的美好向往。正如高凱少將所說,西藏是一個可以一生重復的旅程,所以,不管你是否曾經去過那里,跟隨高凱少將的鏡頭,走進他的“西藏印象”,為您開啟一段沒有離別、沒有距離、沒有結束的西藏之旅……
(下面是記者與高凱少將的對話實錄。)
記者:關于西藏,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感受,那么當您翻開自己的畫冊《西藏印象》,面對那些自己曾繹經歷過的場景,您的心中“西藏印象”是怎樣的呢?
高凱:西藏,那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有人說,走進西藏有數不盡的理由,每一條都足以讓世上一個熱衷夢想的人怦然心動:也有人說,走進西藏根本不需要理由,僅僅就這個名字本身,就足以讓人夢繞魂牽。
當我真的走進西藏,在工作之余,我會選擇去拍攝。也許西藏真的離天太近了,連接承載的希望都顯得更加高遠,鏡頭里鋪展的風景也顯得更加絕色,仿佛上天創(chuàng)造了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這里的一切,就是要給我們生一個可以被感動的理由。于是,這個連呼吸都散發(fā)著神秘芬芳的名字,與其說是一方凈土,倒更像是一個升華了的象征,變成每個懷有崇敬的人心中最虔誠的朝向,讓無數遠方的心靈為之躁動不已,直到觸摸它的那一天,才回歸平靜。
所以,只要是在西藏,你就有一種感覺,高原明凈的陽光和空氣,滌蕩了很多,讓人變得厚重起來。這是一個可以一生重復的旅程,所以有了這樣的話:人在,旅程在,西藏在。
記者:“這是一個可以一生重復的旅程!”在一段旅程中,會有很多令人著迷的美麗風景,那么在您的西藏旅程中,有什么是令您著迷的呢?
高凱:我是由于工作原因來到西藏的,朋友們知道我喜歡攝影,于是對我說,西藏處處是風景,你的相機有用處了,我們都期待著你的好作品。經過一段時間的感知和了解,我想令我著迷的西藏,除了民俗、宗教,寺廟、雪山、草原之外,就不能不說說接觸到的野生動物了。我這里有一份數據說,到目前為止,西藏已發(fā)現野生哺乳動物142種,鳥類488種98個亞種,爬行類動物56種,兩棲類動物45種,魚類68種。西藏野生脊椎動物共計799種。你可以想象,在人跡罕至的地方繁衍生息著許多世界珍稀的野生動物,西藏簡直就是野生動物的天堂。
所以,當我有機會與一些珍稀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時,我就會用手中的相機拍下他們,將它們的飛翔。奔馳、靜臥或悠閑的動作在瞬間定格。整理照片時,會做一些簡單的剪輯拼接,以便可以更好地將場面連同氣勢展現出來,從而給人一種更加強烈的視覺感觀。其實,除了對野生動物的感知外,還有一些山水的拼接。利用這種形式把風景展現得更加充分,更加有氣勢。于是,我把這部分作品集結成冊為《西藏印象》。
記者:那么在《西藏印象》的拍攝過程中 將眼前的景象瞬間在鏡頭里定格,會和在別的地方拍攝有不同的感受嗎?
高凱:有人說,攝影是瞬間藝術。當你手中的相機凝固住飛翔的斑頭雁、奔騰的藏野驢、躍馳的藏羚羊的一剎那,你會對這種藝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稍瞬即逝,永不回返,手中的相機給我們留下了定格的記錄,叫瞬間消失的東西變?yōu)橛篮恪?/p>
記錄最美的瞬間,去反映客觀世界的瞬息萬變,這是攝影藝術的基本功能。而攝影也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這樣的美在你的構圖中加以體現,當你對美的東西感悟越深,你的構圖也就越完美。所以,當你看到一幅好的攝影作品時,你會發(fā)現它一定是對最美瞬間的記錄,卻不是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復原。你會相信那是攝影的力量。如何更好地具有這種效果,一直以來是我尋找的境界。
而對一個業(yè)余攝影愛好者,能把自然與人間美好的記錄下來,那就已經達到娛樂身心與展現魅力的目的,就可以從中得到無窮的樂趣,這就是我對攝影著迷的原因所在。
沒到西藏之前,當我聽到“攝影在西藏”這句話的時候,我以為這僅僅是兩個普通名詞的組合而已。等到了,看了、用鏡頭去詮釋之后,我才發(fā)現攝影在西藏是一種超越了攝影與地勢的光影藝術,是一種我以前從未看見過的藝術新形式。
記者:那么您又是如何把握這種“藝術新形式”呢?
高凱:用心捕捉和記錄。這些作品在稍縱即逝的情況下對特殊物體和光影所做的捕捉和記錄,但這種記錄無法隨心所欲的進行設計,構圖之時也無法確定主體明晰的位置,能做的就是尋找光線的最佳表現意向,捕捉瞬間即逝的、光線變化的動態(tài)圖。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者,我只能隨影賦意,根據特殊光影來構建一種不同于真實記錄客觀世界的攝影構圖,以體現光線的特殊本質,展現客觀世界的另一種神奇,你可能無法想象那是光線的凝聚結果,而以為那只是色彩涂抹出來的抽象畫。
營造陌生的視覺震撼。一般來說,一些在正常情況少見的東西如果能被記錄下來,都會給觀者帶來審美上的陌生感和視覺上的震撼。我將攝影建立在陌生化原理之上,它讓我熟悉的光線在夸張變形的攝影技法之下變得那么陌生,讓司空見慣的景色變得有神奇的光影變化。我一直想構建一種審美距離,欣賞者對同一物象的熟悉印象變成了陌生的視覺感覺,從而在光影與物象的神似中獲得最美的瞬間聯想。
注重意象藝術。由于追求神似,講究聯想,表現隱隱約約的意向,因此,攝影的視覺效果有時要具有朦朧的夢幻效應,營造光影氛圍,比如有人就認為“水墨西藏”色彩和諧,線條輕盈,仿佛夢中的松葉在霧中蕩漾,看似具象的,但當你想走近看清卻又那么虛無縹緲。但它們又同時具有了音樂般的穿透力,雖呈現在一個二維的平面空間里,卻又似乎有著時間的延伸和空間的舒展,是為神奇。
如果說語言只是手段的話,那么創(chuàng)造者的創(chuàng)新觀念才是一個藝術家實現藝術創(chuàng)造的核心力量。
總之,攝影在西藏,它讓人的感知能力,對自然美的感悟達到另外一個境界,也就是對人文和自然美的理解和感知,從中學到很多知識,并通過攝影又把知識內涵記錄與傳承下去。還有就是表達能力,對某一事物某一景物的準確表達,想通過影像這種獨特的方式展現給觀者,它超越了攝影的形象逼真性,讓隨機捕捉瞬間即逝的畫面,營造出具有視覺震撼效果的意象,從而達到一種攝影藝術的特質。
記者:正是您的攝影藝術的特質才為我們展現了一個不同的“西藏印象”,那么您希望這本《西藏印象》傳遞給大家一種怎樣的信息呢?
高凱:西藏——這塊傳說中人類最后的凈土毫無隱瞞地在人們眼前鋪展開來,于是很多人用鏡頭文字等方式去記錄、回憶。而我的《西藏印象》,很大程度上是想滿足一種用鏡頭來描繪西藏的沖動——這里太美了,令人無法忽視。對于首長、戰(zhàn)友,朋友,我則希望能用這種全新的講述方式,帶給大家一種與以往閱讀不同的滿足感。于是,我收錄遴選了最有效的畫面,以及一些相連的關鍵詞,為大家眼前引出一個至美的,又不夸張的西藏。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無論從青藏高原駐地返回的軍人、旅人,從未涉足這片陽光雪域的夢想者也好,都可以藉著它去呼吸,去聆聽,去觸摸,去遐想,去追憶。可以這樣說,西藏是沒有離別的,西藏是沒有距離的,西藏是沒有結束的。西藏,已經融進我們的血液里,已經融成了記憶,成為生命的一部分,成為永恒的夢幻、永恒的期待、永恒的向往。西藏的天空讓攝影者有著縱情的天然場所,至于看到、聽到、想到、拍到,繼而又領悟了的生命,則又各有不同。
西藏印象矣,藝術之靈也?;蛟S就以此作為開端發(fā)軔,有理由期待我們更多的攝影者帶給大家豐厚的視覺盛宴和豐富的精神享受。
對于人類家園的向往,對綠色生存的渴望,這是我鏡頭將永遠追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