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草莓從生長,到放入你盤子里之間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聯(lián)網,會讓人更加放心,起碼每一步都有據(jù)可查了。
格蘭特正在品嘗從紐約州羅切斯特市的韋格曼斯(Wegmans)旗艦超市里買來的草莓,他登陸了一個名為harvestmark.com的網站,輸入草莓包裝盒上的產品代碼,頁面躍出一系列信息,包括這顆草莓的生產日期,產自哪片農田,由哪位農民采摘,屬于哪個批次的貨,經過哪條公路甚至哪幾個收費站到達超市,路上用了多少天,曾在哪個配送中心的幾號倉庫停留。不僅僅是草莓,格蘭特當天的晚餐都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查出源頭。
格蘭特是約塔馬克公司(Yottamark)的職員,這是提供食品追蹤服務的企業(yè)中,成立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公司之一。他們的服務是向食品供應商和消費者提供每一樣食品的真相,通過條形碼和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收集和儲存食品從農場到超市貨架整個過程中的軌跡,用互聯(lián)網告訴人們——大家所吃的東西是“可以追蹤”的。簡單點說,約塔馬克公司和格蘭特要做的就是將草莓的一生一世都聯(lián)上網。
記住每個農夫的臉
加州陽光下的薩利納斯農場,被塑料薄膜覆蓋的草莓田溝渠分明,這片草莓屬于德瑞斯克公司(Driscoll)。自從德瑞斯克公司采用了約塔馬克的食品追蹤系統(tǒng)之后,他們的草莓田里就多了一群名為“種植管理員”的人,除此之外,公司的每一個草莓盒上還多了一串代碼。
站在引水渠中采摘草莓的一列農民,戴著塑膠手套,將新鮮的草莓裝入紙箱。田邊,約塔馬克公司的種植管理員拿著相機和電子掃描儀,等待著收獲草莓的農民歸來。種植管理員給采摘同一批次的農民照張面帶微笑的大頭像,這樣就完成了采摘者信息的錄入。管理員繼續(xù)記錄草莓的采摘時間、日期、地點和批次,這些零碎的信息制成表格,再用電子掃描儀掃描表格,將所有數(shù)據(jù)上傳到中央服務器。
匯總薩利納斯農場草莓的上述信息,供生產商、批發(fā)零售商上傳、下載或者更新這些信息。信息反映在草莓盒上時,不過是一串由16個數(shù)字組成的代碼,“這樣一來,當別人問到某批次的草莓在你的地盤上出了什么狀況,我們就不會回答不上來了?!钡氯鹚箍斯镜呢撠熑吮硎?,商家或者顧客用射頻識別讀寫器掃描草莓盒上的16位追蹤代碼,就可以回答一切。每盒草莓附加的這串代碼,多花了德瑞斯克公司0.5美分。
監(jiān)控生長的一切因素
上海市閔行區(qū)馬橋園藝場的智能溫室里,也有草莓植株在生長。溫度、濕度、凈光合強度、土壤pH值、二氧化碳濃度#8943;#8943;在智能溫室中安插的31個傳感器匯報這些信息。如果種植物害怕的高溫和強光出現(xiàn),工作人員只需要按下鍵盤,讓溫室收攏保溫膜、關閉土溫和空氣加熱器、撐開遮陽網即可。
控制土壤的濕度是伺候草莓最難之處,它喜水卻不耐澇,而且水的質量是很大的問題。例如無錫濱湖區(qū)的智能溫室中,灌溉草莓的水,部分引自太湖。自2007年5月太湖藍藻暴發(fā)導致水污染之后,太湖里多了批叫“哈?!钡聂~,這是一批人工搭載美國哈希公司(HACH)的多參數(shù)水質檢測儀的仿生機器魚。機器魚肚里的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太湖的水質、水文,包括水深、水流速度、水溫,還有總磷含量、總氮含量、溶解氧含量等數(shù)據(jù)。最重要的是,這些魚互相通信,當某一條檢測到超標數(shù)據(jù),還會跟系統(tǒng)設定的另一條魚對話,核對數(shù)據(jù),并將其所監(jiān)測到的信息傳給研究人員。
如果把馬橋園藝場與無錫濱湖區(qū)的草莓溫室系統(tǒng),和約塔馬克公司的系統(tǒng)連接起來,那么你能查到草莓生長的每一天的情況。
草莓在路上
在把德瑞斯克草莓運往機場的路上,貨車經過ETC收費站,沒有停車,架設在距離收費口50m處的射頻天線,識別并記錄了這輛草莓貨車的信息,比如車輛的圖像、型號、車牌、行駛里程、行經收費站的時間等等,上傳到收費中心。只需兩秒,養(yǎng)路費就從司機的賬戶中扣除,收費完成。
之后,這批草莓將乘坐韓亞航空公司的貨運班機,前往韓國。
全球航運排名第15位的韓亞航空公司,2005年就在韓國本地的6個機場使用了無源超高頻RFID技術,形成了自己的行李檢測局域網,只要是經手韓亞航空公司的行李,即使輾轉幾個國家也不會迷路。上飛機之前,這批草莓被掛上了含有目的地、航班號等數(shù)據(jù)的識別芯片,也就是電子標簽,不久,它們就降落在了釜山國際機場的傳送帶上。
機場內已經部署了美國訊寶科技公司提供的行李跟蹤和檢測系統(tǒng),也就是無數(shù)個電子標簽和閱讀器。幾百米之外,系統(tǒng)就偵測到了草莓的蹤跡,會經過幾號大廳的幾號傳送帶,目的地是某個超市的配送中心,系統(tǒng)調配轉接的傳送帶或者拖車,會用手機短信的形式告訴顧客,還有多長時間可以拿到行李,自然可以順利將草莓送出機場。
絕不失蹤
比起配送中心的調度,機場的周轉只是小場面。如果這一批草莓來到中國深圳的白沙物流公司的倉庫里,情況就復雜許多。
在使用RFID技術之前,為了在偌大的庫房找到一件突然放錯了的貨物,白沙物流需要抽調十幾人、花上幾天時間?,F(xiàn)在,如果將一盒草莓入庫,工人通過手持的閱讀器讀取草莓的信息、登記貨號,存入托盤的標簽中,最終進入公司的電腦。這樣,只需要輸入一串代碼,便會顯示草莓所在的位置。同時,電腦還會將結果以列表形式傳送到手持閱讀器上,方便工人握著這臺可以移動的機器,穿梭在倉庫里,把草莓拿出來。
在北美,RFID的系統(tǒng)集成商Ship2Save公司啟用的智能倉庫里,跑來跑去的工人和手持閱讀器甚至都是多余的。電腦實時監(jiān)控存貨量,如果貨物沒有經過規(guī)定的讀取點就出貨,倉庫立即發(fā)出警報。而當破壞標簽、阻止讀取標簽的情況發(fā)生,倉庫在報警的同時還會自動鎖上大門。
輾轉農場、高速公路、機場、倉庫、配送中心、超市,草莓的閱歷一步一步地增加。從加州農場到主婦的餐桌上,整個過程中,不僅僅是草莓,送貨的司機、配送的工人、超市的經理,所有與草莓有關的信息都被聯(lián)網了,約塔馬克公司不敢說帶有追蹤代碼的草莓就更安全,但是,它至少能提供一些線索,從而找出是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可追蹤的食品的確增加了顧客購買時的信心。”格蘭特表示。
當主婦拿著一盒草莓,到超市信息自助亭掃描產品代碼,看到頁面顯示的采摘者是一位滿臉憨笑的大叔時,她會更容易相信這盒草莓的身家清白。除非,那顆草莓來自一行出錯的信息,成為“盜版”的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