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性是指善于自我決策,能獨立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實施解決問題行為的一種品質?,F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獨立性對于孩子健全的發(fā)展和今后生活的重要性。在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中家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孩子本來就是獨立的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到兩歲以后動作和語言都有了一定的發(fā)展,什么都想看看、摸摸,什么都想嘗試,特別對成人做的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吃飯時,大人用什么他用什么,不管是筷子、勺子,也不管弄得滿桌滿地的飯菜、嘴里還叨嘮著“我會吃”。當大人幫他穿衣服時,他會生氣地奪下,并大哭大鬧要自己穿,也許他會把衣服穿錯,并說著:“我會穿。”當大人掃地擦地板,他會和你搶著做,而往往把已收拾好的房間弄得一塌糊涂,嘴上卻急著說——“我會干”。這時的家長可能會因為孩子把飯菜撒一地而呵斥著孩子,讓孩子乖乖坐下來去喂他;可能會因為工作忙奪下孩子正在穿錯的衣服,不顧他的哭鬧幫他穿;可能會因為孩子“幫倒忙”而搶下孩子手里的掃把,把他掂到一邊讓他老實地坐著。其實家長已經在不經意中限制了孩子的獨立性發(fā)展,而在孩子依賴性形成后又去抱怨、擔心,又去千方百計地激發(fā)和培養(yǎng),這豈不成了亡羊補牢?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最根本的一點,就是要給孩子提供充分學習的機會。家長不妨嘗試著把鼓勵時時滲入到瑣碎的生活中。凡是孩子能做好的事中,家長只需指導決不插手,凡是孩子已經會做的事堅決讓孩子自己做,使孩子“我自己來”的自主愿望逐步轉化為獨立做事的能力和習慣,使孩子的獨立性得到充分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