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是心靈的鑰匙,幫助你開啟智慧之門;書是進步的階梯,幫助你登上理想高峰。
有人說,生活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人生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書是最聰明、最可靠的老師和朋友,有書為伴,孤獨是一種深刻而豐富的享受,閑暇將卓有成效,幽靜將變得爛漫多彩,嘈雜也可以寧靜和諧……
徜徉在書的海洋中被書征服。人活著不可不讀書。不讀書的人,自己精神的田園往往會是一片荒蕪的景象,生活也必將因此失去滋味和色彩。書,會帶我們走進一種境界,獲取一份智慧,一種力量,以及一份沉甸甸的人生感悟。讀書,能燃起內(nèi)心的激情,學(xué)會做好工作的本領(lǐng)和技巧,讓生活多一分情趣,多一分成功,少一分沉悶。假若這個世界上沒有書,會是一種什么樣子,精神失去了陽光,思想無法傳播,知識不能保存,語言失去意義,人們的生活殘缺不全,生命將變得無法忍受……所以,書是人類一種偉大而美妙的發(fā)明,文明的征服其實也是書的征服。讀書有說不盡的好處,正因為如此,書才有強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偮犎苏f,現(xiàn)在的人不喜歡看書。我覺得,現(xiàn)在的人是欣賞水平提高了,其實,真正的好書,人們還是喜歡看的。然而,什么書才算好書,每個人給出不同的答案。所以,不同的書有不同的風(fēng)格,要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閱讀。每次出差,逛書店是必須的,逛書店就不可能不買書。家中新書、準備要看的書、看了一半的書、寫作正用得著的書、有保存價值的書,獨占空間。學(xué)不盡的知識,走不完的道路。書不僅征服時間和空間,更征服人的大腦。
學(xué)習(xí)和思考有機結(jié)合把書征服。倘若一個人只是被書征服,而沒有征服書,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個書呆子。正如培根所說,把自己的大腦當成草地,任別人的思想如馬蹄一般踐踏。那樣的話,再好的書也將失去其魅力和價值。讀書是一種雙向活動,你一邊讀著書,書也一邊讀著你的心境。你浮躁了,書要么拒絕和你親近,要么引導(dǎo)你學(xué)會安靜,你安靜了,書也就會與你促膝而坐,進行一場靈魂的精神上的對白和交流。讀書要將書征服,吃透,掌握要領(lǐng)。如讀課本,一冊很厚的新書,會愈讀愈薄,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就剩下那么幾道題了。這叫吃透了,掌握了,征服了知識。讀其他的書也一樣。即使先被書征服,最后還是要反過來把它征服。書能夠給人提供多種選擇:生命的選擇,思想的選擇,職業(yè)的選擇,生活的選擇。在自己的生命之外,還可以再補充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價值,可以擁有多種人生經(jīng)歷。每看一本書,就是進入那個作家的頭腦之中,了解他的思想、感情、經(jīng)驗和智慧。讀書需要選擇。如果不善選擇,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讀別人的書也讀不完。那又有什么意義呢?讀,失去了意義;書,也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我看到這樣一個小笑話,“啊,你的書架多漂亮呀!可惜上面是空的,一本書也沒有?!薄澳悴恢溃蚁惹笆怯袝鴽]書架,為了買這個書架,我把書全賣了?!睂W(xué)習(xí)是要有思考目的性的。這個笑話告訴我們,為了買書架而賣書,他的學(xué)習(xí)目的何在。
理論聯(lián)系實踐學(xué)以致用。知識本身沒有力量,只有化為行動才有力量。我們要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烙印,并補充自己所需,豐富自己的頭腦,增長才干,讓自己無愧于自己的人生。每讀一本書,就是在了解當時作家的思想、情感、經(jīng)驗和智慧,及其生活的點點滴滴。一本書就像一根繩子,只有當它跟系著或捆著的東西發(fā)生聯(lián)系時,它才有意義。同是一本書對有的人毫無價值,對另外一個人說不定就如獲至寶。讀書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認真閱讀、仔細品味的一類書上。這類書能滿足你的精神需要,激發(fā)你的才智,幫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這樣的書。多好的書也不是供香客朝拜之物。還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娛樂的書,可在沉悶無聊的旅途上,在緊張疲勞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著覺的時候去讀……
走進書的海洋,思想、境界、情操在這里升華;走進書的海洋,做一次穿越歲月時空走廊的旅行;走進書的海洋,結(jié)識了一個個精神上的朋友饋贈給我的這個世界上最好、最優(yōu)秀的禮物。讓我們多讀書,讀好書,用知識和智慧充實人生。(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