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場中常常離不開談判,談判包涵的范圍很廣,除了一般所說的商業(yè)談判、政治談判,小孩向家長要求買玩具是談判,教育學生改正缺點是談判,甚至追求女孩子也是談判。談判具有強烈的目的性——達成目標,即達成雙邊或多邊需求的一致。
過程技巧是談判的一個重要技巧。把握談判的過程技巧,就是把握“雙方或多方思想趨同”——這一過程中雙方,多方的心理變化過程的技巧。
由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看營銷技巧
談判過程技巧的要決就是:對談判的局勢暨雙方(或多方)心理狀態(tài)的判斷、把握和引導。
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連環(huán)計
讀過《水滸》的人對西門慶與潘金蓮這兩個人物應該不會陌生,書中通過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情節(jié),把談判過程技巧之精髓演繹得淋漓盡致。從這個意義上分析,施耐庵可謂深諳談判之道的行家。
西門慶勾引潘金蓮的計策是王婆定下的。這一計策,層層深入,滴水不漏,進可攻,退可守??芍^精妙絕倫!可以為我們學習談判提供良好的范例(聰明的女人很可怕!)。
王婆設計的十個步驟一個不能少,而且要絕對遵循其先后順序(過程性)。十個步驟如同計算程序的流程,少了一個就得不出正確的結果(勾引成功)。王婆設計這一過程正好引導了潘金蓮的心理逐步接受、合拍(計算出正確的結果——勾引成功)。不可操之過急,“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不可拖拉遲緩,否則錯失良機。這十個步驟環(huán)環(huán)相扣,層層鋪墊,步步為營,層層推進,真可謂經典!就算潘金蓮無意,也不會落下輕薄的口實(“買賣不成仁義在”)。
以下是王婆向西門慶口述的十步連環(huán)計:
步驟一是潘金蓮答應給王婆做壽衣。
步驟二是答應在王婆家做。
步驟三是第二天繼續(xù)在王婆家做。
——先看這前三個步驟。這些步驟是通過由淺到深的過程來判斷握局勢,前后銜接,層層鋪墊,同時這三個步驟又是為西門慶和潘金蓮見面做鋪墊,這是引導過程。
步驟四西門慶和潘金蓮見面了。
步驟五步西門慶和潘金蓮達上話。
便是短兵相接,慢慢開始了,這是最重要(不相見/接觸,如何勾引),也是最平常的步驟,精彩在后頭。
步驟六潘金蓮默認答應一起吃飯。
請注意:開始布局了。
步驟七是王婆出門買東西,潘金蓮和西門慶單獨在王婆家。注意!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局勢判斷,也是一個重要的伏筆,同時也是很驚險的一步(若是潘金蓮起身回家呢?當然,通過對局勢的判斷,王婆吃定了潘金蓮)。
步驟八是同桌吃飯。這一步驟相當關鍵,萬不可當成是王婆和西門慶在閑聊,他們是在用閑聊的方式,完成了對潘金蓮極其高明的叫賣。
這一步驟的精妙在于運用“隨風潛入夜”的手法達到了向潘金蓮推銷的效果,從而影響潘金蓮的心理判斷(相當于一個銷售員對客戶說:“我的公司很有信譽,我的產品一級棒?!?。
步驟九是吃得正香沒酒了,王婆去買酒,順便把門也關了。這一步設計的很絕!相當于推銷中的促成成交。這一步驟的精妙在于火候把握精準和簡單有效的要求成交。
步驟十是西門慶撿筷子時順便捏了潘金蓮的腳(請注意,這絕對不是順便。而是精心設計,但戲一定要演得真,一定得裝成是順便,否則就沒趣了)。潘金蓮這時發(fā)話了,就象一些客戶所說的那樣——“你的東西我買了!”大功告成!
所有這十個步驟全為這一句話!此時還不抓緊簽單,又能做什么呢?看看西門慶的反應——直奔目標。
(責任編輯 竹風)
營銷小故事
家門口有一條汽車線路,是從小巷口開往火車站的。不知道是因為線路短,還是沿途人少的緣故,客運公司僅安排兩輛中巴來回對開。開101的是一對夫婦,開102的也是一對天婦。
坐車的大多是一些船民,由于他們常期在水上生活,因此,一進城往往是一家老小。
101號的女主人很少讓孩子買票,即使是一對夫婦帶幾個孩子,她也是熟視無睹似的。只要求船民買兩張成人票,有的船民過意不去,執(zhí)意要給大點的孩子買票,她就笑著對船民的孩子說:“下次給帶個小河蚌來,好嗎?這次讓你免費坐車?!?/p>
102號的女主人恰恰相反,只要有帶孩子的,大一點的要全票,小一點的也得買半票。她總是說,這車是承包的,每月要向客運公司交多少多少錢,哪個月不交足,馬上就干不下去了。
船民們也理解,幾個人掏幾張票的錢,因此,每次也都相安無事。
不過,三個月后,門口的102號不見了。聽說停開了。它應驗了102號女主人的話:馬上就干不下去了,因為搭她車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