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關注民意、傾聽民聲是各級黨委和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越來越多的此類專項調查與我們已經(jīng)習慣的傳統(tǒng)統(tǒng)計工作在組織方式、調查方法等方面有很大不同。最大的區(qū)別就是調查員與被調查者直接接觸,即時獲取所需信息。目前除了此類專項調查需要深入城鎮(zhèn)、農(nóng)村住戶面訪調查外,規(guī)模以下工業(yè)、部分服務業(yè)抽樣調查也需要訪企業(yè)、入市場、進門店面訪調查。
但是在實際調查工作中,部分被調查者由于種種原因,或多或少、有意無意地存在隱瞞真實信息的情況。要想在調查過程中取得比較完全的真實信息,顯然,調查技巧是至關重要的。調查技巧的關鍵所在是根據(jù)自身和被訪者的具體情況把握調查心理,取得對方信任,進而獲取真實信息。
■ 入戶面訪調查的心理把握
為了調查順利進行,調查者必須把握好被訪者的心理和自己的心態(tài),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1)調查人員儀表儀態(tài)因素的心理影響。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因而端莊的儀態(tài),優(yōu)雅的舉止,適時的裝扮,謙和的態(tài)度,禮貌的言語都會給被調查者留下美好的印象,為積極配合調查贏得良好的開端。(2)知識因素的心理影響。當今時代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時代,因此淵博的知識、寬泛的知識面、入鄉(xiāng)隨俗的常識都是與被訪者交流的基礎。(3)誠實因素的心理影響。誠實是人的美德,也是人與人交流的前提。古語云:“腹心相照,謂之知心”,“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所以在調查過程要以誠相待,決不能攙雜虛偽、虛假、虛幻的成分。(4)信用因素的心理影響。要求自己守信用,也要對他人充分信任。人們常說,“人無信,不可交”,因此在與被訪者交往中要“言必信,行必果”。不要輕易許諾對方,答應了對方就一定要盡力辦好,以取信于人。比如要遵守預約時間,如果許諾有禮物或者酬勞一定及時兌現(xiàn)等。(5)共鳴因素的心理影響。在調查中的心理共鳴現(xiàn)象是常見的,也是值得我們注意和重視的。因此我們在與被訪者交流中要善于尋找共鳴點,要從眾多不同之中尋找近似的特征,主動從自身方面創(chuàng)造引起共鳴的條件,對自己要揚長避短,對被訪者要善于發(fā)現(xiàn)其長處,爭取有更多的共鳴。(6)隱私因素的心理影響。特別是涉及個人收入、支出等敏感問題時,或者要提出尖銳問題和投訴建議時,要注意支走周圍無關人員,主動提供有利于調查的寬松環(huán)境。
■ 電話調查的心理把握
由于電話調查時互相看不到對方,彼此的表情和環(huán)境都不得而知,心理把握和語言交流尤為重要。因此運用語言文字是否確切對調查效果有很大影響,正確地運用語言文字能夠使被調查者心情愉悅,心理環(huán)境舒適,有利于提高調查溝通的效果。若語言文字使用不當,則容易引起誤會甚至掛機拒絕調查。電話調查時應注意:(1)態(tài)度要誠懇,盡量不用或少用評論性的語言;(2)選用簡明的詞語,表達要準確明了,不要拖泥帶水使對方抓不住要領;(3)通俗易懂,盡量避免使用對方不了解的字眼,盡量少用專業(yè)性術語,力戒陳詞濫調,套話空話;(4)盡量使用短句,一般情況下少用或不用長句,避免產(chǎn)生累贅之感;(5)語速適中,問話的快慢要根據(jù)被調查者的情緒特點、理解能力、反應快慢等心理變化及時進行調整;(6)調查中涉及對方生疏的人名、地名的時候要讀得慢些,關鍵詞語要重復一下;(7)調查結束時一定說出感謝配合之類話語。
■ 會場集中調查的心理把握
將所有被調查者集中在會場進行調查也是經(jīng)常使用的組織方式。在會場發(fā)放問卷集中調查,首先,應講解調查意義、目的和作用,解除被調查人員的疑問;其次,應做好周全的保密措施,解除被調查者的戒備。比如單桌答卷、讓被調查者親自將問卷裝入密封袋、親自粘貼密封條等;第三,組織調查者盡量不要使用照相、錄像器材、不要在會場來回走動,解除被調查者的緊張心理及其他后顧之憂。
■ 街頭攔截調查的心理把握
街頭攔截調查訪問是開展社情民意調查的另一種有效形式,也是明察暗訪時常用的調查方法。如果把握好被訪者的心理可提高調查效率和質量,若把握不好可能會攔截不到被訪者。一是攔截調查前要做好充分準備,將調查目的及作用等變?yōu)橥ㄋ自捳Z,將問卷內(nèi)容熟記于心,做到問話流暢自然,節(jié)省縮短調查時間,消除被訪者怕耽誤事、怕耽誤時間的心理;二是裝扮端莊典雅,大方得體,做到態(tài)度溫和,微笑招呼,切忌穿戴奇裝異服,消除被訪者遇騙遇詐的心理,最大限度地取得信賴和配合。
■ 克服調查中的心理障礙
一是避開心理敏感區(qū)。開展調查,與被調查者的交流有問有答,和諧相處,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心理敏感區(qū)”,調查中要特別忌諱,否則會使對方惱羞成怒,終止調查。比如在弱勢人群、殘疾人群面前不能使用歧視詞語等。二是力避自我中心意識。有的調查員不管場合,不顧對方心情、處境,一味地由著個人的性子去調查,盡管出發(fā)點不錯且熱情萬分,也會使人生厭,產(chǎn)生心理避拒作用,影響調查訪問的順利進行。三是克服被拒訪時的低落情緒。在入戶進店調查、電話調查、攔截調查時,往往會遇到被訪者以種種理由、種種表現(xiàn)形式拒絕接受調查訪問,比如擋在門外、鎖門離去、中途送客、中途掛斷電話,另外出言不遜、惡言惡語的情況也時有發(fā)生。面對這種遭遇和經(jīng)歷,極大地傷害了調查員的感情和自尊心,打擊了調查訪問的熱情和積極性。然而在當今多元化的社會里,存在這樣不和諧的現(xiàn)象也實屬正常,我們應理性分析和對待,避免正面沖突、激化矛盾,以致危及自身安全,應盡快地調整被傷害的情緒,克服暫時的心理障礙,迅速恢復到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投入到下一步需要統(tǒng)計調查的工作中。
(作者單位:國家統(tǒng)計局平頂山調查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