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一些人為了顯示自己有學(xué)問而玩深沉的,可就沒見過想自我表揚玩常識的。常識在人們的眼中是淺薄,最傷人自尊的莫過于一句“連這個常識你都不懂”??山衲陱V東高考的語文作文就“賣弄”起“常識”了,讓即將走入高等學(xué)府的考生們在“常識”面前大顯身手了。可見常識之中恰有高深之妙可論、可說。
在大眾的心里,常識不過是“秋天到了,樹葉黃了,一群大雁往南飛了”,“春天到了,樹葉綠了,燕子又回來了”。這些我們乍看都該懂的常識,其實恰恰未必都懂,就說樹葉為什么秋天黃春天綠,我到現(xiàn)在也不懂。不懂常識不可怕,但不能踐踏常識,不懂水的分子式怎樣寫沒事,但不能污染水源,不懂得自由落體與加速度的關(guān)系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高低,不知深淺。這說明表面的常識其實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只不過那個道理被我們解讀之后才是常識,否則“腿打摞”也成了“鬼打墻”。
我們解讀了城市交通的合理流動次序是有停有行才更快、更安全,于是發(fā)明了紅燈綠燈,那是用流血的代價換來的,我們解讀人類有些傳染病的起源就是痰中的細菌,才形成了“不要隨地吐痰”的常識,我們解讀了骨頭中的磷是能發(fā)光的,所以才不怕墳塋地里的鬼火。
常識的當(dāng)初都不是簡單,每一個常識都凝聚著前人、智者的探索與解讀,并幾經(jīng)實踐的考驗,時間的驗證才被認定為公理的。當(dāng)常識是大眾都“一目了然”的“符號”時,我們就忽略了常識的尊嚴,漠視常識的鐵律,其結(jié)果是,誰踐踏了常識誰就褻瀆了公理,誰就遭到常識的報復(fù)。講真話,這是連孩子都知道的,可是活到百歲的老人巴金都感嘆“講真話”太難了。
大禹之前的部落首領(lǐng)治水時違背常識,不尊重水的規(guī)律,不善于“疏導(dǎo)”水的流向,遭到了水的報復(fù);秦始皇專制獨裁,不相信弱者還會有力量顛覆強大的王朝,無視民眾的存在,遭到“載舟”之水的“翻船”之禍?!按筌S進”違背了經(jīng)濟發(fā)展規(guī)律的常識,以為有權(quán)威就有能力,結(jié)果讓民族、國家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迄今不尊重常識,顛覆常識的事照樣有人干。
在常識上跌倒者大多是豪杰,起碼是強者,強大容易使他們忘乎所以,忽略了常識的鐵律。就像巴東那些個官員鄧貴大、黃德智就踐踏常識,以為有官位就至高無上,有權(quán)力就可以通吃,在他們的價值觀念里沒有什么人格、平等一類的概念,惡性膨脹的權(quán)力意識使他們忘了常識,忘了普通老百姓為了自己的尊嚴與清白不會像有些官員那樣在權(quán)力面前就屈辱的。正是這種心態(tài),把鄧貴大推向“烈女”的刀鋒。鄧貴大至死都沒有明白這一點,她咋就不喜歡錢了呢?從這個意義上說,鄧貴大既是一個施惡者。也是一個踐踏常識的受害者。
常識讓弱者清醒,卻使強者糊涂。人類的文明成果更多的不過是一些簡單常識凝聚的符號,但被科學(xué)解讀之后。民眾都讀懂了、行為上也都遵守了,常識就成了一個社會健康運行的基本法則了。常識是宏大展開之前的根基,常識是深奧解讀之后的簡單。因此,任何組織、個人都不能踐踏常識。今年廣東省把“常識”作為高考作文題目的意義就在于給全民提出一道考題,考考我們現(xiàn)代公民解讀常識的能力。
作為現(xiàn)代民主與法制國度里的每一個公民,人人都要尊重常識、回歸常識、堅守常識。當(dāng)常識遭到冒犯我們還無力捍衛(wèi)時,那一定是獨裁與專制在橫行。我們通過檢驗生活中的常識是不是得到了基本的尊重,就知道我們的社會是不是個好體制了,不信你就盤點一下古今中外的體制,看能不能找到一個一邊踐踏著常識,一邊還能讓人民安居樂業(yè)的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