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 也許是下一代的事兒
采訪對象:明姐
年齡:36歲左右
住宅所在地:神仙樹
座駕:卡宴
家庭成員:丈夫及三個孩子
采訪地點:新希望路華爾茲廣場某咖啡館
采訪時間:8月5日午間
第一次跟明姐通電話時,她的招呼語是“HELLO”。于是就先入為主地提早給人下了定義:“一個洋派的女人”。
可真等見了面,又發(fā)現(xiàn)不是那么回事兒——面部表情豐富是有的;不自覺的聳肩也是有的;甚至以國外人的身份看待國內事的態(tài)度傾向,也是有的。但絕對不是洋派。原因很簡單,她落座后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一家先搬遷國外,現(xiàn)又回國定居,就只為了不讓孩子們變成‘香蕉人’。”
隨著交談的深入,眼前這個女人很傳統(tǒng)、很中國的形象也越發(fā)清晰。她的價值觀、財富觀,甚至消費觀,統(tǒng)統(tǒng)凝結起來也不過就是四個字:“為了孩子”——典型的中國母親形象。也許和普通的母親相比,這個母親擁有更大的能力為孩子提供更優(yōu)越的生活、教育條件。但言談間那份殷切的期望,跳不出的,仍是慈母心的范疇。
采訪快結束時,原本一直對“貴族”這個稱謂表示反感的明姐若有所思地說:“如果能拋開階級論的腔調,僅僅強調‘貴族’稱謂本身所包含的文化積淀,那也許,‘貴族’會在我們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里產生吧?!”
記者:明姐,你好!請問你最終同意接受采訪的原因是?
明姐:因為你們再三保證一定保護我的隱私呀。
記者:你覺得是什么原因導致幾乎就沒人愿意承認自己是“新貴族”呢?
明姐:還是“貴族”這個詞給鬧的吧。特別是在咱們國家,說到“貴族”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特權,這很不好。我更愿意稱呼自己是先富起來的一些人,因為先富帶動后富嘛。
記者:關于胡潤新出的這個報告,你怎么看?
明姐:在接受你采訪之前我都不知道有這么件事兒。他之前的那些東西我也不關注?!昂鷿櫋笔菐娏疑虡I(yè)性質的吧?
記者:那就眼前的這份報告而言,你覺得有代表性嗎?像具體住什么房子,開什么車……
明姐:別人我不好說,但就我個人和我所熟悉的朋友而言,這份報告羅列的物質資料并沒有什么代表性。所以由此說明,我們真的不是新貴族哦!(笑)
記者:你所說的沒有代表性是單指它們的具體品牌呢,還是包括了價位、檔次?
明姐:我指的是具體品牌。檔次這種東西不好說,但僅就價位而言,應該說還是比較符合的。
記者:能談談你的消費觀嗎?
明姐:貴與不貴永遠都是相對的。我的消費觀想必和大家一樣,追求實用性。
記者:你覺得上千萬的別墅、上百萬的豪車,它們的實用性體現(xiàn)在哪里?
明姐:環(huán)境、性能。之前在國外時,我們家孩子進的都是收費昂貴的私立學校,不是為了虛榮炫耀,那兒根本沒什么人認識我們,我們是真的看重學校教育的品質?,F(xiàn)在我們舉家遷回國內,也是為了讓孩子好好接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
記者:你們家似乎把孩子的教育問題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明姐:是。前段時間有一條法拉利車主高速路上集體超速的新聞,我當時看了第一個感覺就是,又是哪家的孩子沒教育好。
記者:你一般怎么教育孩子?
明姐:我告訴他們,僅僅是擁有錢沒什么了不起。自己值錢,自己有價值才了不起。
記者:你身邊的朋友都這樣教育孩子嗎?
明姐:也不是。也有那種父母很忙,對孩子聽之任之的。富二代如果沒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你知道,很可怕!
記者:對,財富有時能害人。你覺得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對個人意味著什么?
明姐:一般的說法是個人獲取財富自由了啊!不過要我說,我還是覺得意味著下一代有機會得到更良好的教育。因為就個人而言,教育好下一代,于國于家都是有深遠意義的事情。
記者:對社會而言呢,意味著什么?
明姐:我說“責任”你肯定會覺得程序化。但真是這樣,有一點錢時,你只用、也只能對自己負責;錢再多一點,就是說企業(yè)再大一點了,你肯定得對員工負責;最后錢更多了,企業(yè)上市或者怎么樣了,你真的就會考慮社會責任的問題。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自然而然的。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當財富自由達到一定程度以后,你個人反而“不自由”了,原因就是社會責任。
記者:由此看來,財富與責任真是成正比的。有句話是“施比受幸?!?,你怎么看?
明姐:我覺得都還好啊!(笑容滿面)“施”固然能體現(xiàn)你的能力,可是“受”也很好啊,接受別人的幫助或者關懷,多好!
記者:上面這個問題暴露出你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方便說說家庭生活嗎?例如你和先生各自都有什么愛好?
明姐:我沒有什么特別的愛好。我先生的話,就是會格外喜歡一些收藏方面的東西,像玉啊、瓷器啊,反正就是閑暇時找點樂趣吧。
記者:平時周末或節(jié)假日,你們家會怎么度過?
明姐:也就是吃吃喝喝玩玩。像現(xiàn)在暑假的話,孩子們就上上興趣班,什么鋼琴、舞蹈之類的。
記者:是有目的地想要培養(yǎng)他們哪一方面的素質嗎?
明姐:比起人家夸他們富有,我更樂意人家夸他們教養(yǎng)好。而且我現(xiàn)在想到可以這樣回答你之前提的關于“貴族”的問題。如果能拋開階級論的腔調,僅僅強調‘貴族’稱謂本身所包含的文化積淀,那也許,“貴族”會在我們的下一代,或者下下一代里產生吧?!
成都有錢人需現(xiàn)金三千萬采訪對象:王總
年齡:45歲左右
住宅所在地:機場路
座駕:寶馬
家庭成員:妻子 孩子
采訪地點:桐梓林
采訪時間:8月4日下午
與王總預約采訪是一個既簡單又復雜的過程。簡單是因為他的馬術教練輕易就將他“出賣”,復雜則是因為他一直糾結于“我是貴族嗎”、“我不是貴族呀”一類的問題。
明明說好電話里初步溝通采訪意圖,事后直接談采訪,可僅僅事隔兩分鐘,電話打過去,男秘書甲出面擋駕;再隔五分鐘,電話打過去,女秘書乙委婉拒絕。
再想辦法,再做工作,王總自己打來電話:“我可以談談自己的一些價值觀,可我不是貴族哦!”
王總,男,盛年。事業(yè)有成,家庭和睦,人脈廣泛。
當談及具體采訪地點時,他毫不猶豫地說:“到我辦公室來?!痹谒霓k公室里,我們沒有看見想象中的奢華,整潔、大氣是最恰當?shù)男稳菰~。一個暗色水晶球在水氣氤氳的托盤里緩慢轉動……
記者:王總,能采訪到你真是不容易。
王總:認識我這個人其實不難。
記者:你不愿意接受采訪?
王總:我們公司企宣部也時常有安排采訪的,我都會積極配合。只是你們做這個“新貴族”,我覺得吧,我來說不是很好。
記者:有什么不好?
王總:我不是貴族。
記者:你覺得什么人是貴族?
王總:這個,說誰是都不好吧?我想沒人會愿意當這個貴族吧。即便是某些人擁有更多的金錢,那也是社會給予的,他也還是社會的一分子,還是人人平等。
記者:你是否不很贊同胡潤的這次新貴消費門檻報告的內容?
王總:你來之前我認真看了一下,就報告本身來看,還是能反映一定的消費現(xiàn)象。但是也不完全,像那個什么200平米的公寓,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在我看來,面積太小了。還有那個奧迪的車,我的朋友里沒有用這個的。
記者:就是說,它羅列的物質資料由于太過具體,反而失真?
王總:我不知道。我主要是不了解它反射的是什么人群?
記者:反正你覺得它不能反射到你所代表的人群身上?
王總:可以這么說。
記者:如果不看具體品牌,只看價位呢?
王總:那勉強可以說符合。
記者:這些東西對普通人而言都價格不菲。你覺得呢?你的消費觀是怎樣的呢?
王總:價格這個東西看你怎么看。我覺得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享受好的生活品質是沒有問題的。
記者:可以這么理解嗎?你的消費觀就是追求品質。
王總:可以。例如我購買的寶馬車,同等型號款式里我一定選擇最高配置的。因為既然是同等型號款式,那其實你選擇什么樣的配置,僅從外表上是看不大出來的。但是你自己在使用過程中就一定能感受到不同,你會使用得更舒服。我覺得這就是品質。
記者:你覺得這樣的消費觀具有代表性嗎?你的朋友們也大多都是這樣的嗎?
王總:那肯定不一樣的,千人千面。我有些朋友的消費觀就是花錢只看心情。有一個曾經(jīng)因為高爾夫打出了“老鷹”球而轉手送了一輛寶馬給球童。還有一個初次見女朋友時,送了女孩一輛法拉利。
記者:你覺得這樣的消費觀說明什么呢?
王總:我知道你想讓我說什么。是的,我們自己也經(jīng)常調侃這種行為是暴發(fā)戶的行為。就好象我還有一個朋友,典型的富二代。最愛跟人說的就是他每次去某某商場一消費就是二十萬,一年都不知道要送幾百萬去那家商場。為這個,我們經(jīng)常嘲笑他。
記者:他作何反應?
王總:他無所謂啊。他就把那些成千上萬的東西胡亂搭配在身上,花里胡哨的,不好看,可他自己喜歡。這個沒辦法。每個人對待財富的態(tài)度不一樣。舉個例子,就算同樣只有一塊錢,那也有人愿意拿去買書看,還有人愿意拿去買酒喝。人不一樣。
記者:能大致計算一個比例嗎?就是說,象上面例子里這樣對待財富的,在你的朋友圈里占多少成?
王總:兩成。多數(shù)是富二代。
記者:就是說,絕大多數(shù)人還是善待財富的。
王總:對。而且這里還有一個財富來源的劃分。自己做企業(yè)的,絕對比搞資本運作的節(jié)約。
記者:你的財富觀又是怎樣的呢?就是說,當你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后,你覺得,對你個人意味著什么?對社會又意味著什么?
王總:我希望我的財富觀是拿財富只當數(shù)字看。(笑)這是比爾蓋茨的財富觀。我目前最大的感受是,當財富到達一定數(shù)量以后,其實對個人就沒有很大意義了,甚至有時候感覺跟你個人都沒有很大關系了。我記得有個前輩曾跟我說過一句話:“只有真正從你手上用出去的錢,才是你的錢”。我現(xiàn)在慢慢對這句話有體會了。
記者:意思是說,財富積累到達一定階段以后,會超越個人,變成全社會共有的?
王總:有這個意思在里面。
記者:你如何定義自己和自己所代表的人群呢?
王總:小有財富的一群人。
記者:如果非要以一個金額來劃分有錢無錢,你覺得在成都,這個金額應該是多少?
王總:不算固定資產,僅以現(xiàn)金計,三千萬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