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21世紀,對于每個兒童來說,交流能力是一項基本的生活技能,這將影響兒童的學業(yè)成就、交友以及未來生活的成就。英國最近一項調(diào)查研究表明,對具有口頭表達、語言、交流特殊需要的兒童進行早期干預是至關重要的,是解決兒童交流障礙的關鍵所在。該研究還就如何改善交流障礙兒童特殊教育的服務質(zhì)量提出了一些具體建議。英國政府隨后出臺了改善交流障礙兒童特殊教育的行動計劃。
【關鍵詞】兒童 交流障礙 特殊教育需要 行動計劃
【中圖分類號】G7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7-0095-03
【Abstract】Communication is a key life skill for every child in 21st century and it influences every child’s success in school, making friends and future life. A recently research report in England shows early intervention is essential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0~19)with 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eds, which is a key to tackle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Moreover, the report made recommendations to improve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eds. The Government published a action plan to improve the special educational provision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Key words】Children Communication difficulties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ction plan
為了更進一步倡導全納教育的新理念,推動全納教育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實施,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8年11月在瑞士日內(nèi)瓦召開了第48屆國際教育大會,大會的主題確定為“全納教育:未來之路”(Inclusive Education:the Way of the Future)。[1]這次國際教育大會的召開,在世界范圍內(nèi)掀起了一股實施全納教育的熱潮。這充分說明,全納教育的時代已經(jīng)到來。在21世紀的今天,國際教育界的理想是要實現(xiàn)全納教育,讓所有的人都能夠平等地接受適合其獨特需要的高質(zhì)量的教育。這不僅是國際教育界的理想,也是全社會每一個關心、熱愛教育的人的理想。
英國是全納教育發(fā)展得比較好的國家。尤其是2007年12月《兒童計劃》出臺后,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越來越受到關注,政府相繼出臺了一整套措施來加強特殊教育提供,并加大對特殊教育需要的投資。同時,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研究也在進行中。
在21世紀,對于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交流能力是一項最基本的生活技能,是所有社交活動的核心。具有良好交流能力的兒童在未來社會成功的機會更大,而缺乏良好交流能力的兒童將會在學習、工作、交友以及與周圍世界的互動方面存在很多困難。
一、特殊教育需要的含義
在英國,術語“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擁有法律定義。英國審理特殊教育事務的最重要法律,是于1996年制定的教育法(Education Act)。法案規(guī)定:“如果兒童存在需要提供特殊教育方式方能克服的學習障礙,那么,他們則有特殊教育需要。特殊教育提供是指給予有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的額外的或不同的幫助。”[2]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均存在難以像大部分同齡兒童那樣學習的學習障礙或殘疾。這些兒童與其他同齡兒童相比,要么需要額外幫助,要么需要不同幫助。法律規(guī)定,如果僅僅因為第一語言不是英文,那么該兒童不屬于存在學習障礙。當然,這些兒童中的某些人可能也存在著學習障礙。
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或許由于不同原因而需要額外的幫助。例如,由于思維和理解方面的缺陷,肢體或感官上的障礙,情感和行為障礙,或是講話和語言上的障礙,或者他們在同他人的相處及行為上存在障礙。許多兒童在受教育的某個時期將出現(xiàn)某個方面的特殊教育需要。各個學校和其他組織能夠及時、順利地幫助大多數(shù)兒童排除他們所面臨的障礙。但有少數(shù)兒童在校學習期間仍然不同程度地需要額外幫助。
因此,特殊教育需要則意味著兒童在以下方面存在障礙:①學校中的所有功課;②讀、寫、算術或知識理解;③自我表達或者理解他人的講話;④結(jié)交朋友或與成人建立關系;⑤在學校正常表現(xiàn);⑥自我組織力;⑦感官或肢體上的某種會影響他們在校學習的需要。這些僅是些例證而已。
2007年12月11日,英國新近組建的分管兒童事業(yè)與基礎教育的兒童、學校與家庭部(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簡稱DCSF)的首任大臣愛德#8226;鮑爾斯(Ed Balls)公布了《兒童計劃: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未來》(Children’s plan: Building Brighter Futures)[3]這是一份針對0~18歲兒童的十年規(guī)劃。鮑爾斯在向議會提交“兒童計劃”時表示,他希望把英國變成“世界上兒童成長的最佳樂土”。每個具有特殊教育需要或殘疾兒童的潛能都能夠在學校中得到充分地發(fā)展,并且能夠促成兒童成功地過渡到成年生活,以適應未來的工作、生活。
《兒童計劃》提出政府將投資1800萬英鎊用于特殊教育需要方面。主要有三方面措施:提高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的勞動技能;加強學校中特殊教育需要協(xié)調(diào)者的作用;完善對具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是否取得了良好的進步方面的鑒定與評估材料。
二、交流障礙兒童特殊教育現(xiàn)狀研究
受兒童、學校、家庭部的委托,2007年9月英國健康部大臣的John Bercow對具有口頭表達、語言、交流特殊教育需要(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eds,簡稱SLCN)的0~19歲的兒童、青少年特殊教育提供的服務質(zhì)量做了一項調(diào)查研究,其目的在于更好地鑒定與滿足兒童多樣化的需要;探索如何通過政府部門與地方教育當局的合作來加強早期干預和改善目前的服務,從而探索出有效、有利的使用針對交流障礙兒童、青少年的特殊教育提供資源的辦法。[4]在專家顧問的幫助下,研究者耳聞目睹了當前交流障礙兒童特殊教育的狀況并且在探索如何改善特殊教育提供,期間還收集了非常豐富的資料。本次調(diào)查是近七年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2007年10月,研究者發(fā)放了調(diào)查問卷,并成立了一整套的咨詢小組來接受咨詢。截止到2008年1月,共接受了2000多位咨詢者的咨詢,其中半數(shù)是來自于家長的咨詢。研究者還走訪了兒童中心、托兒所、小學、初中,其涉足范圍之廣,從倫敦到蘇塞克斯,從萊斯特到曼徹斯特,從牛津到諾丁漢,從紐卡斯爾到普利茅斯。在這個過程中,研究者見到了許多兒童、青少年和他們的家長、老師、特殊需要協(xié)調(diào)者、助教、語言治療專家,以及地方教育當局和初級保健信托機構(gòu)。[5]
John Bercow表示,雖然目前已經(jīng)有一些校外專家的參與和良好的服務提供,但是總體狀況還是不容樂觀的。信息渠道狹窄,服務質(zhì)量參差不齊,各個年齡階段服務的銜接性不足,地方當局和初級保健信托機構(gòu)的合作不夠。
本次調(diào)查選取了六個地方教育當局(Local Autuorities,簡稱LAs)和相關的初級保健信托機構(gòu)(Primary Care Trust,簡稱PCT)作為個案。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特殊教育提供和實踐中,地方當局的做法存在諸多差異。地方當局趨向于減少特別學校學生的數(shù)量,而且多數(shù)地方當局表示要減少特別學校的數(shù)量。然而,兒童、學校、家庭部對全國學生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特別學校學生的比例仍然維持穩(wěn)定的狀態(tài)。各個地方當局都有針對具有交流障礙兒童的特殊教育提供,但是有些表示要減少這方面的提供,有些表示要增加提供。許多地方當局盡可能地擴大特別學校的作用,而更多地支持主流學校和混合學校接納更多的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并保證它們滿足更多方面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6]
每個地方當局都有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收集了國家課程框架下學生成就的大量信息。雖然地方當局擁有非常豐富的資料,并且以匯總表的形式管理,但是這種資源目前還沒有得到開發(fā)。關于這些數(shù)據(jù)的最普遍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找到”。而初級保健信托機構(gòu)則缺乏這種資源,二者之間缺乏對數(shù)據(jù)資源的整合,缺乏有效的數(shù)據(jù)收集和可用的數(shù)據(jù)資料。
根據(jù)調(diào)查結(jié)果,研究者向政府提出了40條建議,這些建議主要圍繞下列五個方面的主題:[4]
1.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交流是所有社交活動的核心。對所有的兒童和青少年而言,交流能力是一項基本的生活技能,也是一項基本的人權,并且是兒童社會化、情感、教育方面發(fā)展的基礎。但是對于有些兒童和青少年而言,發(fā)展交流能力卻是一種很艱難的挑戰(zhàn)。
2.早期鑒定和干預是至關重要的,早期干預是解決交流障礙的關鍵所在。
早期鑒定意指在兒童的成長歷程中,要盡可能早地鑒定兒童是否有學習障礙,并且當障礙出現(xiàn)的時候,要盡可能快地進行鑒定。早期干預意指加強干預,以便為兒童及其家庭提供幫助。如果兒童盡可能早地接受適當?shù)膸椭?,那么他們就會有更好的解決交流困難、恰當?shù)刈晕冶磉_并取得進步的機會。而如果兒童沒有接受早期干預,那么將會面臨許多風險,比如較低成就,行為、情感、心理障礙,較差的就業(yè)情景,甚至淪落到犯罪。
3.設計連續(xù)性的家庭服務計劃
應該提供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專業(yè)化的服務,以滿足交流障礙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正如政府在《兒童計劃》中所說,必須為兒童、青少年以及他們的家庭提供良好的特殊教育服務。在兒童的早期教育中,為具有口頭表達、語言、交流特殊需要的兒童是非常重要的。
4.特殊教育服務機構(gòu)之間的合作是十分重要的
在制定、執(zhí)行計劃以及進行特殊教育服務時,需要加強健康服務部門、兒童服務部門和學校之間的合作,共同為交流障礙的兒童提供服務。任何一個機構(gòu)都無法單獨完成這項工作。
5.現(xiàn)行體制的特點是高度變化性和缺乏公平
許多家長認為現(xiàn)行體制具有高度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其子女希望進行語言表達療法的過程中體現(xiàn)得很明顯。雖然健康部和兒童部的許多專業(yè)人員做了很大的努力,但是目前還是有許多交流障礙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沒有得到滿足。
研究者提出的建議主要包括:
建立一個交流委員會,以便監(jiān)督和支持下述建議的貫徹、執(zhí)行。建議所有的家長重視口頭表達、語言以及交流能力的重要性。一旦兒童被鑒定為具有交流障礙,應該及時為其家庭提供一系列的信息、建議和支持,尤其是要在兒童成長的關鍵階段和過渡時期。政府有必要提醒地方當局告知家長,當?shù)鼐哂袨樘厥庑枰獌和峁┑姆铡?/p>
地方當局和初級保健信托機構(gòu)要互相合作,共同承擔監(jiān)測和鑒定可能具有交流障礙的兒童的責任,尤其要在兒童成長的關鍵過渡時期。
建議政府考慮“紅皮書”(兒童個人健康記錄)計劃,確保家庭和專業(yè)工作者對關鍵年齡階段兒童的口頭表達、語言方面的發(fā)展有清晰地了解。在所有的兒童中心,口頭表達、語言和交流能力應該得到優(yōu)先發(fā)展,而且要測量每個兒童的進步。
加強對特殊教育提供工作人員的培訓,及早鑒定兒童是否有特殊需要,把對交流障礙兒童的特殊需要服務加入新的教師評價標準之中。
向家長提供更多的信息、支持和建議,以便讓家長了解如何幫助自己的子女。
三、英國政府對上述建議的回應:《行動計劃》的出臺
《特殊教育需要工作規(guī)范》[7](Special Education Needs Code of Practice)指出地方教育當局和學校有責任和義務為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包括交流障礙的兒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務。另外,《兒童計劃執(zhí)行一年來概況》(The Children’s Plan One Year On)[8]也提出要為所有具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包括交流障礙的兒童)制定一個發(fā)展計劃。
聽取了研究者的研究報告之后,兒童、家庭、教育部教育大臣表示要讓家長知道交流能力對于兒童成長及未來生活的重要性,并將采取措施改善地方特殊教育提供的服務質(zhì)量。政府將投資5200萬英鎊來解決交流障礙問題,其中1200萬英鎊用于貫徹、執(zhí)行這些建議,4000萬英鎊用于學前階段兒童早期的語言發(fā)展。[7]兒童的早期教育對他們未來身體、情感、知識和社交等方面的發(fā)展是至關重要的。
為了回應研究報告提出的建議,2008年12月17日,英國政府出臺了一項《行動計劃》,[9]其要點包括:為所有兒童,包括有口頭表達、語言、交流特殊需要的兒童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這給政策制定者、執(zhí)行者、特殊兒童教育工作者以及語言治療專家提出了很大的挑戰(zhàn)。這項行動計劃提出的改善特殊教育提供的一系列具體措施,將會在2011年12月的“語言表達、交流國家年”獲得顯著成效。
另外,政府將任命一個“交流冠軍”來提醒特殊教育兒童工作者認識到口頭表達、語言、交流能力的重要性,這將依賴于“每個兒童都是演講者”(Every Child a Talker)和“兒童健康提高計劃”的實行。另外,成立交流委員會來監(jiān)督服務質(zhì)量的改善,以及為政府提供建議和支持。加強地方教育當局與初級保健信托機構(gòu)等部門的合作,為被鑒定為具有口頭表達、語言、交流特殊需要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有針對性的、專業(yè)的服務。
《行動計劃》的內(nèi)容十分詳盡,提出了未來幾年內(nèi)實施每項具體措施的時間,并對研究者提出的40條建議一一作了回應。相信該計劃出臺后,必將給英國交流障礙的兒童帶來新的機會與希望,促進他們更好地發(fā)展交流能力。同時,這也將促進特殊需要教育在英國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Inclusive Education: the Way of the Future [EB/OL]. http://unesco.org/en, 2008.11
2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A guide for parents and carers[EB/OL]. http://www.teachernet. gov.uk/docbank.pdf, 2009
3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Children’s plan: Building Brighter Futures[M]. London: The Stationery Office, 2007
4 Bercow, J. The Bercow Report: A review of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0-19)with 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eds(R).Nottingham: DCSF. http://www.dcsf.gov.uk/bercow review, 2008.7
5 http://www.dcsf.gov.uk/bercowreview, 2008.7
6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use or resources in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eds(R). http://www.dcsf.gov.uk/bercowreview
7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Skills,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Code of Practice[M]. DfES Publications Centre, 2001.11
8 The Chlidren’s Plan One Year On(R). DCSF. http://www.dcsf.gov.uk/
publications, 2008
9 Better Communication: An Action Plan to Improve Serv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with Speech,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Needs(R). http:// www.teachernet.gov.uk/publications,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