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柏拉圖在古希臘哲學的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有著顯著的地位和作用。卻很少有人會想到,柏拉圖同時還是一名偉大的教育家。他所創(chuàng)建的“柏拉圖學院”在教育史上有著深遠的意義。他把教育作為實現理想社會的主要手段。從某種意義上說,現代社會同樣把教育作為獲取社會進步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探討了柏拉圖教育思想的形成以及其對現代教育改革的啟示。
【關鍵詞】柏拉圖教育思想 現代教育改革
【中圖分類號】G40-0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7-0055-02
一、柏拉圖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
柏拉圖的一生正處于希臘世界的奴隸制度及其意識形態(tài)由盛趨衰和劇烈的變革中。公元前431年~404年,希臘奴隸主民主政體和奴隸主貴族政體之間爆發(fā)了二十八年之久的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爆發(fā)極大的打擊了雅典民主政權的統治基礎。雅典社會各派政治力量的斗爭空前尖銳,傳統的社會倫理道德準則和宗教信仰等,遭到嚴重的破害。雅典社會是腐敗的,危機重重的,它的教育當然也不是成功的。亞里士多德總結說:“自由的雅典允許雙親在他們認為合適和可能的時候教育他們的孩子?!边@就是說有些人可以接受很好的教育,有些人只能接受比需要還少的教育。亞里士多德認為,這種教育格局是使雅典處于困境的主要原因。雅典社會的腐敗和危機迫使柏拉圖去思考人性、人的靈魂和人的肉體等一系列與教育相關的問題。針對這種現實,柏拉圖試圖用一種新的教育思想來解決雅典城邦中的衰敗問題。這就是柏拉圖的教育思想形成的社會背景。
二、柏拉圖的教育思想
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在雅典附近創(chuàng)建了“阿卡德米”(academy)學園。在這所著名的學園里,他開始傳授柏拉圖學說,其關于教育的目的、教育的對象以及教育的內容等方面的教育思想也逐漸形成。
1.教育目的
在《理想國》和《法律篇》這兩部書中,柏拉圖明確地指出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作用就是建立和鞏固理想社會的工具。在柏拉圖看來,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理想國培養(yǎng)統治者——哲學王。他認為,由這種哲學王來治理的國家,制定法律,將使國家的一切符合正義。
2.教育對象
柏拉圖把教育分為兩個階段。不同的教育階段有不同的教育對象。
第一階段:教育的對象包括第三等級在內的全體公民。通過這一階段的教育,使得第三等級的子女學會節(jié)制和服從,甘于接受第一、二等級的奴役和統治。第二階段:教育的對象主要為第一、二等級的子女。這階段的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統治國家的人才。
值得指出的是,在柏拉圖的教育設置里,女性和男性一樣,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婦女也成為了受教育的對象。這對于柏拉圖所處的時代來說,是一種極大的挑戰(zhàn)。柏拉圖把婦女作為教育對象的理由就是:“能造就一個男子成為一個優(yōu)良的衛(wèi)國者的教育,同樣也會造就一個女子成為一個優(yōu)良的衛(wèi)國者,因為他們的本性都是一樣的?!?/p>
3.教育內容
與教育對象、教育階段的觀點相適應,不同的階段也有不同的教育內容。
第一階段的教育內容主要是音樂和體育。柏拉圖認為,體育教育可以使人身體勻稱,體格健壯,音樂使靈魂和諧。他說:“音樂的教育是比其他教育更令人信服的手段,因為節(jié)奏及和聲最能深入人心,留下深刻的影響,從而帶來優(yōu)美的一切。在這方面教育的好與壞,影響收獲的多少。音樂教育的結果應該是使人和諧?!睂τ隗w育教育,柏拉圖重視的原因主要是出自于軍事目的,他所提倡的體育鍛煉是為了軍事做準備的,是為了鞏固國家政權。但是,他同時也說:“當然,我并不認為身體強健就可使心靈美好。反過來說,一個美好的心靈,由于它的性能,卻能使身體臻于健全?!彼⒉毁澇芍灰w育而不要音樂的訓練。因為他認為,只進行體育訓練的人,是不會有完善的觀念的。而在他看來,道德教育主要靠環(huán)境的影響,靠的是音樂、文學的感染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音樂和文學可以保證國家能支配青年一代。這正是音樂教育的最高目的。當然,柏拉圖所說的音樂教育,除了單純的音樂和舞蹈外,還包括讀、寫、算一類的文化學科。
第二階段的教育內容包括算術(數學)、幾何、天文學、音樂理論。這一階段課程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下一階段學習——即辯證法的學習做準備的。柏拉圖認為數學教育是最重要的,他把數學看作是訓練抽象思維的一種手段。柏拉圖說:“凡是有計算才能的人能自然敏捷的學習幾乎任何其他學科;就是對原來思想遲鈍的人來說,這種數字訓練,縱使沒有別的好處,也能使其敏捷?!痹诎乩瓐D看來,數學是進行心靈訓練的關鍵途徑。幾何學的教育,與軍事有關,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而在柏拉圖看來,設置這一門學科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幾何學的學習有助于在某種程度上使用善的觀念顯示更容易。他說:“幾何學習可以引導心靈趨向,并且創(chuàng)造哲學精神?!币虼耍切┏蔀槔硐雵y治者的人必須學習幾何學。至于天文學的作用,柏拉圖的觀點可以從以下的一段話中看出:“當一個人的心靈里有某種機能部分地被一些東西所蒙蔽,以致喪失作用的時候,可以用天文學的知識來把這種機能啟蒙并重新點燃起來?!彼?,我們應該學習天文學知識。
這一階段的音樂教育主要指音樂理論,指諧音和音符弦間的數學關系等?,F在我們稱之為音樂的物理基礎。柏拉圖認為,一個作品,“凡是探索美和善的都是有用的,否則,便是無用的”。在他的觀念中,音樂能培養(yǎng)人靈魂的和諧。所以,音樂的學習應該貫穿于人的一生。
第三階段的學習:培養(yǎng)哲學王的學習。柏拉圖認為辯證法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辯證法才能達到人心靈的最初原則。被蒙蔽的心靈,在辯證法的幫助下,又被啟發(fā)出來了。辨證法可以被用做我們討論其他學科工作的助手和幫助者。辯證法是整個知識體系的終結者,是知識體系的最高學科,因此,那些將成為理想國統治者的人必須專心學習這門學科。因為這門學科能使他們科學的運用辯證法。所以,第三階段的學習內容就是辯證法的學習。
這樣,經過了上述科目的學習后,心靈轉向(由沉思變易到沉思存在)的任務得以實現,統治者亦被培養(yǎng)出來了。而把握了“善”理念的哲學王就能以善理念為模型、藍圖,來塑造人間的理想王國??偟膩碚f,柏拉圖教育內容的設置都是為了培養(yǎng)哲學王這一目標而服務的。
4.教育方法
柏拉圖反對強迫性的學習。他說:“雖然勉強身體鍛煉不致損害身體,但是被迫學習的東西不會保存在心里……所以,不要強迫兒童去學習,而是要游戲的方式,這樣可以使你更容易發(fā)現每個兒童的各種天賦?!卑乩瓐D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在柏拉圖學園,教學形式是靈活多樣的。有蘇格拉底的問答法,問答、對話、詰難、考問、雄辯、論證等等。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有正式講演,講演的多是專業(yè)知識,比較深奧難懂的內容。當然也允許學生自己鉆研、探究,弄通各種問題。暗示的教學方法,是柏拉圖最為推崇的。他認為,這種教學方法在兒童的教育中有著關鍵的作用。
三、柏拉圖教育思想的現實借鑒意義
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知識和人才成為知識經濟時代中的關鍵因素。而作為專門培養(yǎng)和傳輸人才的教育必須改變以往的人才觀念,以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世界各國紛紛進行了教育改革,從教育制度到教育理念,都有了很大的變革。柏拉圖所提倡的教育盡管是服務于他的政治理想的,盡管哲學王的理想并未成為現實,但是,他由此所闡發(fā)的教育思想直到現代社會,仍然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值得現代教育改革的借鑒。
1.借鑒柏拉圖教育內容設置的理念,提高素質教育水平。
從教育內容來看,他的素質教育內容既包括了學生體能的訓練也包括了學生情操的培養(yǎng)和熏陶。在他看來,僅有體魄的健康或是知識智慧還是不夠的,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應該成為教育的重中之重,因為他理想中的哲學王,就是具有了“善”理念的人。目前,素質教育成為現代教育改革的熱點。但是,大家對素質教育的理解都比較片面,實踐起來也就模糊不清。基礎教育階段把素質教育理解為什么都會,所以,學校和家長只要有條件,什么東西都讓孩子學,結果是什么都學了,卻忘了學做人。而高等教育階段,則把素質教育理解成什么都要學。課程開的越來越多,學生也在拼命地學,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學習上,卻忘了自身道德品質的修養(yǎng),結果是到了社會還是沒法立足。用句時髦話來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個道理,柏拉圖早在我們之前就認識到了。而在當代的中國教育里,仍然無法很好的做到這一點,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反思。
2.借鑒柏拉圖培養(yǎng)綜合型人才的思想,推進課程改革。
課程改革也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重點。改革的內容之一就是改變以往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過于隔絕的狀況,促進人文學科與自然學科的相互溝通、交流。在柏拉圖教育內容的設置中,在學習的第二階段,他強調既要學習基礎的人文學科(音樂理論)也要學習基礎的自然學科,在他看來這兩者并不矛盾。依現在的觀點來看,這可能是培養(yǎng)綜合人才的最早模式了。
3.借鑒柏拉圖不拘一格的教育方法,提高教育質量。
提高教育質量已經成為了全球教育界努力的方向。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同樣向教育界提出了挑戰(zhàn)。改革是必要的,但從哪方面著手,就成了一個難題。方法不對,就沒有效果。如何改革以往的教育方法成了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柏拉圖反對強迫學習,提倡靈活多變教育方法的主張給我們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思路。無論對于家長還是學校,靈活的教育方法是教育成功的關鍵。
總而言之,柏拉圖的教育思想為當今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學史是為了鑒今,不斷挖掘前人寶貴思想財富,借鑒前人的經驗,吸取教訓,會讓我們看的更遠,走的更踏實。
參考文獻
1 王 川.西方經典教育學說[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2 范明勝.柏拉圖哲學述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 羅炳之.外國教育史[M].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4 A#8226;E#8226;泰勒.柏拉圖一生平及其著作[M].山東人民出版社,1990
5 劉 萍.試比較孔子與柏拉圖的教育觀[J].解放軍外語學院學報,1998.11
6 李力研.用音樂陶冶情操,用體操鍛煉身體——斯巴達體育對柏拉圖《烏托邦》的影響[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19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