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北京的雨水特別足。夏雨來前已是狂風(fēng)大作,昏天暗地,令人惶然。亂風(fēng)吹過檐下風(fēng)鈴,急促無月遠(yuǎn)處隱著滾滾的雷聲,風(fēng)雨欲來的,兆已很明顯,但驟雨依然長久未曾:下,只有灰暗的天空依舊,風(fēng)聲依舊等待的心慢慢疲憊下來。突然之間,烈的大雨傾盆而至,終于到了,反讓暗暗舒了一口氣。
開始時雨點急促擊打在玻璃頂棚上,噼噼啪啪濺起大大的水泡,雨柱如碎瀑飛泄而下。爾后雨勢開始舒緩下來,天空也漸漸明亮,雨絲斜飄窗欞是點滴如歌的慢板,柔曼輕靈、綠色的風(fēng)淡淡拂過,空氣中漾起一份隱隱清涼。
雨終于停止,小鳥們紛紛跳上枝條仰首歌唱?dú)g鳴,青草的香氛氤氳環(huán)繞,澄徹的空氣爽心透肺。站在房前院中,望著水洗過的天空,高且遠(yuǎn),遠(yuǎn)景中浮現(xiàn)著一脈而去的西山,牽著人心,向它飛去。
多年前第一次去夏威夷大學(xué),也是平生頭一次出國。一直欣欣然的心情在飛機(jī)啟動的一剎那突然改變,真不知道何時才能再回來,不禁悲從中來,不能抑制。鄰座那位中年日本男子遞過一張紙巾輕輕地說:“一切都會好的,不要擔(dān)心。”他溫和的聲音至今仿佛依然殷殷在耳,是一份不去的慰藉。
到達(dá)夏威夷時是圣誕節(jié)的前一天,節(jié)日的氣氛亦已濃郁。出了大門便見到朋友那張歡笑的臉,他給我戴上一串夏威夷花環(huán),笑著說:“Aloha”。“什么意思啊?”笑著追問?!斑@是當(dāng)?shù)赝琳Z,是歡迎的意思?!?/p>
夏威夷是一個多元文化混合的區(qū)域,無論是夏威夷土人、白人或眾多亞裔人士都平和地生活在各個島嶼上。夏威夷大學(xué)MNNOA校區(qū)位于夏威夷第二大島火奴魯魯島,此乃州府所在地。
大學(xué)背依青山,山勢高巍和緩,其色青郁。學(xué)校建筑風(fēng)格疏朗寬闊,園林布局則賦東方色彩,有極深的日本園林痕跡,尤其注重禪意的表現(xiàn)。校園中的一座“日式花園”建成于1963年,完全得日本人捐贈營造,由著名園林設(shè)計師Kenzo Ogata主持設(shè)計。園中樹木幽深扶疏,小徑高低曲折,一條直接從近旁河流援引而來的小溪清澈婉轉(zhuǎn),活潑生動。溪邊筑有高臺,站在臺上觀水中游魚,其色斑斕多樣,成日結(jié)隊漫游,來來去去,頗有意趣?;▓@深處建有一日式茶苑,清幽冷寂,應(yīng)該是演示茶道的所在。此處院門總是重重深鎖,在大學(xué)盤桓一年半有余,從未曾見其開過一次門。倒是在溪流邊的高臺上舉行過一次日式擊鼓表演。一位身著黑色日本和服的表演者頭纏白條,正對大鼓,時疏時疾,擊鼓聲聲,聲聲直搗心肺。表演大約持續(xù)了半小時左右,吸引了眾多學(xué)生老師前來觀賞。
一日下午,知道校內(nèi)“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將舉辦一場小型日本古箏演奏會,特地早早前往。幾張日本十三弦古箏皆安置于地,類似韓國伽椰琴的演奏方式,與中國古箏表演形式不同。據(jù)朝鮮古籍《新羅古記》言及,伽椰琴乃古朝鮮新羅國南方的“迦仰國嘉實王見唐之樂器而造之”。十二世紀(jì)朝鮮文籍《三國史記》也曾記載,“伽椰琴,亦法中國樂部箏而為之……伽仰琴與箏制度小異,大概似之?!毙铝_朝時期,即公元七世紀(jì)~十世紀(jì)之間,伽仰琴東傳至日本,日本人名此樂器為新羅琴。在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內(nèi),至今仍保存著一張當(dāng)時制作的伽仰琴。自中國一脈傳承改良后的日本十三弦古箏后被稱為Koto。
身著日本傳統(tǒng)和服的古箏老師美麗端雅,凝然跪坐于箏前,雙手平放于膝上,斂容低首行禮。爾后,無他言,直以音樂述心聲。樂音并非迅即強(qiáng)烈,卻錚錚然依有大和民族堅忍頑強(qiáng)之風(fēng),方寸間的清泠琴韻,完全控制的心音表達(dá)。此時窗外驟雨突至,陽光卻依然時隱時現(xiàn)。雨點匆匆下落滑行,更顯綠樹之青碧蒼然。清新的空氣從窗外迎面撲來,好不爽快。小鳥急急地從這根樹枝飛到另外一根樹枝,仿佛想找個隱秘的地方避雨,又仿佛在為難得的雨之洗禮而快樂無比,喈喈鳴唱。忽而之間,雨又變得柔細(xì)若飄絲,恍若無法感知的存在;喔不,雨又急急斜打過來,但不能聽到雨敲窗欞,此地遮雨的屏障實在太好,反而是一種遺憾。
草地上落花紛紛,淡淡的馨香隨風(fēng)飄入室內(nèi)。濕潤的草叢中有水珠點點,在雨后重現(xiàn)的陽光下朵朵閃爍。陣雨洗滌后的青山此時愈發(fā)郁然凝翠。幾近黃昏,紅透天邊的晚霞動人心魄。
想起陳眉公《小窗幽記》中的“雨過生涼境閑情,適鄰家笛韻,與晴云斷雨逐聽之,聲聲入肺腸”句,年光雖異,但情思原也相似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