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指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笨梢姡瑢W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去服務于生活,應用于生活,學以致用。那么,如何引導學生學好數學,如何整合各學科的資源,為我們的數學教學所用,如何讓學生把數學與生活緊緊相連,就成了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我們必須著重思考的問題。在新課改的大環(huán)境下,無論是教學教育的專家,還是我們廣大的一線老師,都在努力地探索著數學教學的新路,有些已初見成效,但有一點是大家的共識,那就是想讓學生學好數學,必須讓數學走進生活,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生活與數學緊緊相連的方式有很多,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就是其中之一。讓學生寫數學日記,在我們的數學教學中有它獨有的魅力。數學日記,讓多彩的生活進入學生的課堂;數學日記,讓生活的魅力之花盡情綻放;數學日記,也讓我們的數學教學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日記是實際生活的小小縮影
新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學習的基礎首先是學生的生活經驗”,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要從學生所熟悉的現實情境和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并體會到數學學習和現實的聯系,讓學生去感受現實生活中各種各樣的數學,天氣預報、電視信息、報紙報道、商品交易、股票彩票……可以說,人們的衣、食、住、行,樣樣都離不開數學,如果沒有了數學,我們的生活將會了無生氣,成為一潭死水。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解生活中的數學知識的條件,讓學生寫數學日記就是一種方法。
且看我班王樂同學的日記一篇:
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陰
今天我和姐姐剝瓜子。媽媽說:“看你們在5分鐘之內誰剝得快。”只聽見一聲“開始!”我們就開始剝了起來。5分鐘很快就到了。我數了數,我剝30粒瓜子,姐姐剝了50粒瓜子。媽媽說:“姐姐勝利!”我們一共剝了30+50=80(粒)瓜子。我們之間的差是:50-30=20(粒)瓜子。
雖說這篇日記寫得不是很好,但小作者能留心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就是讓學生寫數學日記的一個目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很多蘊含著數學問題的生活現象,比如買、賣東西,家用電器的形狀、面積、體積,房屋的占地面積等等,這些都可以作為數學日記的題材。數學日記,其實,就可以成為我們實際生活的小小縮影,學生在這里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息息相關,感受到生活中數學的無處不在。
二、理解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日記展示現實生活迷人魅力
感受生活中的數學,數學日記構建了生活與數學聯系的橋梁,如何讓這座橋梁更加穩(wěn)固、好用,更關鍵的是要讓學生理解生活中的數學。在《數學課程標準解讀》中,有這樣一句話,“數學教育的價值并非單純地通過積累數學事實來實現,它更多地通過對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的領悟、對數學活動經驗的條理化、對數學知識的自我組織等活動來實現?!币簿褪钦f,學生的數學學習更重要的在于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
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是一個再創(chuàng)造的過程,這主要靠我們數學課堂教學來實現,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觀察、猜想、驗證、推理、交流,從而理解數學知識。但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時間不多,一節(jié)40分鐘的課,學生能理解到的,是一個一個的知識點,因此,我們還需要有其他的輔助手段,數學日記的撰寫,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又多了一個途徑。
我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實際,有時會根據教學內容定出數學日記寫作的內容。比如,教學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我讓學生回家找找相關的圖形,量出所需數據,算出表面積。學生在量、算的過程中,理解、鞏固了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學生在數學日記里記下自己理解數學知識的過程,在生活中理解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數學日記記下的是生活數學的點點滴滴,展示的是現實生活的迷人魅力。
三、走進生活用好數學,數學日記是學以致用的好例證
學生數學學習的內容來源于學生身邊的生活,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感受、理解數學知識,是我們教學的一個手段。學習了數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讓數學知識為我們的生活服務,學以致用。新的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學生學習實踐能力的發(fā)展,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是為了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中的問題?!倍?,學生能否運用所學的知識也是評價我們數學教學是否成功的一個標準。因此,我們作為一線教學人員,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走進生活學好數學,學生寫數學日記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的一個好例證,也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掌握得如何的一個手段。在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的過程中,我發(fā)現學生日記中寫得最多的內容就是如何運用數學知識。
請看一位學生的一則日記:
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又到周末了,真高興!晚上,我在客廳里看電視,無意中抬頭一看,客廳的吊燈明晃晃的,我聽爸爸說過,吊燈上的一個燈泡是20瓦,我家的吊燈一盞就有8個這樣的燈泡,那開燈1個小時,不就是要20×8=160瓦電嗎?老師說過,我們現在能源比較緊張,我們能節(jié)約的一定要節(jié)約,如果我家不開吊燈,只開一支40瓦的光管,也一樣可以讓客廳明亮起來,1小時還可以節(jié)約160-40=120瓦電呢。我趕緊把吊燈關了,換成了光管。
爸爸看見了,朝我豎起了大拇指,直夸我會節(jié)約用電。
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實例還有很多很多,在他們的數學日記里,買東西、賣東西、玩游戲、吃東西、看電視……都可以用到數學知識,學以致用。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回憶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真可謂一舉兩得。走進生活用好數學,數學日記是學生學以致用的好例證。
雖然說,指導學生寫數學日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寫起數學日記來不是篇篇精彩,但是讓學生寫數學日記卻是一種好的學習方式,是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的輔助與延伸。孩子們通過寫數學日記,廣泛地接觸了現實生活,通過自己的觀察、體驗、探索和運用,不僅從生活中了解到數學的價值,增進了對數學的熱愛、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形成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學習習慣,還讓他們獲得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拓展了數學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數學學習變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數學日記,彰顯的是生活無盡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