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年廣久和他的傻子瓜子,可謂是家喻戶曉,不僅因為他的品牌好記,還因為他的創(chuàng)業(yè)曾幾度受到體制的束縛,最后鄧小平同志親自批示才過關,成為市場經濟建立過程中的經典案例。
年廣久憑借創(chuàng)業(yè)的勇氣戰(zhàn)勝了一個轉型的特殊時代,卻沒能戰(zhàn)勝家族企業(yè)傳承不力的怪圈,最后落得個老無所依。
創(chuàng)業(yè)有突破
“傻子瓜子”創(chuàng)始人年廣久出生于1937年,1963年因投機倒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出獄后,年廣久開始自己的瓜子生涯。
適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即將召開,年廣久的瓜子作坊借著政策春風很快發(fā)展成100多人的工廠,但有人舉報年廣久此舉是資本家復辟,多層領導都不敢定論,最后拿到鄧小平同志那里,這位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親筆批示::“我的意思是放兩年再看,讓‘傻子瓜子’經營一段,怕什么?傷害了社會主義了嗎?”
1991年,年廣久被蕪湖市中院判決犯有流氓罪。鄧小平同志又一次保護了他,一年后年廣久因經濟問題不成立而獲釋。
年廣久和那個時代的很多人一樣,文化水平很低,能夠富起來靠的完全是一種敢打敢拼的沖勁兒和吃苦耐勞的作風。他固守自己開店銷售的經營模式,眼看洽洽瓜子等后起之秀相繼進入大型超市擴大市場占有率,年廣久全無心動,他堅持認為自己的方式更好。
這種風格在創(chuàng)業(yè)時行得通,但是在企業(yè)的后續(xù)管理上卻遇到了難題。
傳承無準備
早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年廣久與幾個兒子之間就因為惡性競爭產生過很多矛盾。
1997年,為避免這種情況,年廣久成立傻子集團,機制為父子三人共同經營。但公司設置欠妥:年廣久擔任董事局主席,另設董事長、監(jiān)事長,分別由兩個兒子擔任。
時隔僅僅一月,年廣久就發(fā)現(xiàn)他的董事長是個空位子,為奪實權,不得不向兒子發(fā)難,關掉聯(lián)合集團公司并揚言要向兩個兒子索賠“商標侵權”造成的上千萬損失。
這場風波使得年廣久父子的矛盾進一步惡化。
1998年,年金寶和年強分別注冊了自己旗下所屬公司經營的瓜子商標。爭執(zhí)與矛盾使得年過六旬的年廣久十分疲憊。
2000年,年廣久決定,將“傻子瓜子”商標,連同“年廣久”名號和注冊頭像,以及公司、專賣店,全都經過公證賣給了長子年金寶和次子年強!但年廣久沒想到的是,他希望借助商標讓兩個兒子走到一起的想法并沒有實現(xiàn),家族糾紛日益消耗著這個品牌的名氣和實力。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2006年,長子年金寶因煤氣中毒意外身亡。隨后,年家遺產糾紛爆發(fā)。年金寶的妻子錢女士及女兒將年廣久、年金寶的母親耿秀云以及安徽省傻子經濟發(fā)展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據(jù)核算,年金寶的遺產折算總額高達4000萬元,包括機器、廠房、資金、“傻子瓜子”注冊商標等無形資產。此案歷經三年的一審、二審和十余輪調解才終于告一段落。然而由年廣久創(chuàng)立的“傻子瓜子”商標的歸屬仍然非常模糊。
究竟是什么導致今天的局勢,年廣久自己恐怕也說不清,因為當局者迷,文化水平十分有限的年廣久未進行股份制設置,未進行傳承的約定,未引入經理人團隊,從品牌到廠房都是家族共有,最后不知到底歸誰所有,連他自己都開不成“傻子瓜子”的加盟店,愣是被工商部門查了個商標侵權。
奮斗了一生的年廣久略有積蓄,倒不會生活凄涼,他現(xiàn)在每天泡泡澡,喝喝茶,還有兩處小店,足夠他養(yǎng)活自己,但一生的拼搏最后換來的卻是自己都吃不上“傻子”品牌的瓜子,這恐怕是他創(chuàng)業(yè)之初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