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是個什么樣子?在不同人心目中往往會呈現(xiàn)出各不相同的形象。有人認為,書法家是飲者,豪飲之后,能借助酒興,揮起如椽大筆,“滿紙縱橫千萬字”。這樣的印象是根據(jù)唐代顛張醉素、李白等人推斷出來的。有人認為,書法家會留著一頭長發(fā),蓄著滿臉美髯大須,與眾不同,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習性。因為人們從電視劇中看到過一些這樣的書法家。有人認為,書法家一筆在手,無所不能,甚至雙手執(zhí)筆,左右開弓。這樣的印象,是從當今電視或報刊的新聞中得來的。有人認為,書法家是不拘小節(jié)、不修邊幅之人,是窮酸文人的一種。因為人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能夠遇上這樣的會寫字的人。
賀子明的外表與以上這些人們心目中的書法家大相徑庭,單看其外表,普通而平易近人,但當他伏案揮毫時,你不能不對其刮目相看。
賀子明,生于一九五七年三月,大學本科畢業(yè),陜西神木人,陜西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現(xiàn)任陜西省定邊縣政協(xié)主席。初師柳公權(quán)楷書,后臨趙孟頫,對孫過庭的《書譜》頗有研究,廣涉前賢妙墨,并形成獨特風格,自成一派。
幾十年來,賀子明先生一直堅持著他的業(yè)余愛好——讀書、臨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讀二王書法,悟其瀟灑縱逸、品性曠達、清麗恬和、美妙天然之神韻;觀趙孟頫書法,摹其用筆反覆偃仰、變化無窮之精妙;研《孫過庭書譜》,學其用筆、用墨、結(jié)構(gòu)、章法與率意天真、法度從容之精妙,神氣飛揚,變化萬千,如瀑飛泉涌,有一瀉千里之氣勢。
賀子明先生的書法行草用筆結(jié)體干凈利索,清秀明凈,溫文爾雅,不刻不厲,不急不躁,不狂不怪,沒有矯柔造作,沒有刻意安排,沒有呆滯古板,如清水出芙蓉那么清逸自然。由于他博覽群書,社會閱歷豐富,熟讀歷代碑帖并熟記于心,加上他平靜無為的心態(tài),能夠心手相應,一寫就寫到較高的境界。
賀子明先生筆法、墨法有著獨到的見解與表現(xiàn),他的筆法變化不是單純在筆鋒的使轉(zhuǎn)、頓挫、提按上講究技巧與方法,也在用墨濃淡干濕枯潤中追求效果。因此,他的墨法有濃有淡,有潤有枯;筆劃立體感較強,線條富有彈性而質(zhì)感強,能夠在潤澤中求氣勢,在干枯中見精神,觀之大有“方寸天地見宇宙,筆走龍蛇寫春秋”之氣勢。
觀賀子明白成一家的行草,給人以峻拔崎嶇、汪洋恣肆的美感。他作書舒緩而有節(jié)律,運筆以靜制動,不倉促緊迫,不弱也不霸,沉穩(wěn)自若。他的行草筆墨酣暢淋漓,結(jié)體自然舒展,粗壯如牛健步,細密如龍蛇逶迤,線條疏密相間,行中帶草,體圓用方,極盡筆法變化。其結(jié)體以黃庭堅、孫過庭為主,取黃字之態(tài)濃意遠、孫字之盡秀極妍,加之上追二王以厚其氣,下參趙孟頫以暢其韻,再輔以過目大量書法名跡的滋養(yǎng),終使作品透溢出一種博大深遠的氣勢和韻味無窮的神采。由于作品中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積淀的人格氣質(zhì),更使賀子明的書法在風格上與其他書家拉開了距離。
品賀子明先生的書法如同春天在大自然中觀小河潺潺的流水,富有樂感,富有詩意;如同讀陶淵明的田園詩,令人恬淡,令人清凈;如同仲秋賞月,給人舒暢,給人遐思?,F(xiàn)如今,在緊張而快節(jié)奏的社會生活中,能在賀子明的書法中找到這份久違的恬淡、清靜與輕松,是令人非常愜意的事情。
賀子明認為藝術(shù)追求的本質(zhì)在于向無限發(fā)展,進入廣闊的審美空間,形成想像藝術(shù),在有法與無法、師古而不泥古中創(chuàng)造新意。賀子明正是這樣想也是這樣做的。他近年作書,風格更趨于秀中帶蒼,雅中含渾,心手雙暢,進退裕如,可謂已達到嫻雅而超逸的境界。
細讀賀子明的書法,回顧他在創(chuàng)作上所走過的道路,可以讓人感覺到他在藝術(shù)實踐中的冷靜與自信?;蛟S來自性格的必然,或許來自傳統(tǒng)的影響,或許來自清醒的審美判斷……不管是哪一種原因,其結(jié)果都顯示出他的藝術(shù)學養(yǎng)。
(責編: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