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有徑“半兩”餅錢
“半兩”錢流通數(shù)百年,分為先秦、秦、漢三種,大小不一,輕重懸殊,珍、普品標準也往往以重量和錢徑大小以及錢上文字符號為依據(jù)。
一般“半兩”錢的“兩”字中間與上橫不連,相連的極罕見,稱為有徑“半兩”。
近日筆者從泉友處集得一枚有徑“半兩”,錢徑2.6厘米,面穿0.9厘米,背穿0.5厘米,錢厚0.4厘米。字的高度0.3厘米,錢穿上和穿下各有一個符號。錢重17克。此錢包漿自然,文字高挺,裸露白色,錢文穿口右下角有一燈籠柄。如此厚重的小“半兩”筆者還第一次見。以筆者淺見,這枚“半兩”不應是流通錢,原因如下:1.從它的重量來看,它比普通“半兩”多出四倍,另穿上下有符號;2.材質發(fā)銀色,文字書寫特殊。不是銀的,應是錫鉛合金錢,因銀的比重不會這么大。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此錢應該是一枚權錢或說帶有紀念性意義的“半兩”錢。由于筆者見的實物較少,無法準確定性,望專家解惑。
一枚大字“崇寧通寶”鐵錢
“崇寧通寶”折十大錢,在宋徽宗錢中是十分美麗的,不但文字寫得好,制作也十分規(guī)正。其中有一些版也不常見,如合背、短丁寧、鐵母、大字等,其中大字版白銅錢十分罕見。
前幾年筆者在泉友處集得一枚大字版鐵錢,介紹如下:此錢錢徑2,35厘米,厚0.3厘米,面穿0.8厘米,背穿1厘米,重12.4克,鐵質敦厚紅銹入骨,和同類銅錢相比,錢徑一致、字跡有別,字跡略小且粗。大字版“崇寧通寶”鐵錢諸譜未見,為創(chuàng)見品,它的發(fā)現(xiàn)為“崇寧通寶”又添一個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