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學的是英語專業(yè),所以學習和生活中一直少不了英倫元素。但作為球迷,我卻很少支持英格蘭隊或英超的某家俱樂部,而是堅定地為亞平寧足球搖旗吶喊。去年負責編輯了《海國圖志·英格蘭篇》后,我被英格蘭深厚的足球文化底蘊所感染,期待著某天能隸臨大不列顛島。去感受大學教科書中未曾提及的英倫足球風情。
音樂&足球
從知道何為英倫搖滾的那一刻起,我就對這種音樂風格情有獨鐘,很長一段時間幾乎只聽英倫樂隊的歌曲,所以當我決定成為英超球迷時,利物浦是最佳的選擇。眾所周知,利物浦是搖滾樂的故鄉(xiāng),這里誕生了最偉大的技頭士樂隊(The Betles)——無法被超越的傳奇,但是,這支樂隊就像利物浦俱樂部的奎蠱時期一樣,離我們太久遠了,他們似乎只存在于黑白影像的紀錄片當中。
巧合的是,正當上世紀g0年代末期利物浦足球開始走向低谷時,英國流行音樂也陷入了低潮。此時,距利物浦儀四十多公里的曼徹斯特出現(xiàn)了一群搖滾新領(lǐng)袖——綠洲樂隊(Oa8l3)。與紳士的披頭士相比,綠洲的搖滾色彩更濃,個性更加鮮明,他們是最狂熱的曼城隊球迷,常常在公開演出時挑釁同城的曼聯(lián)球迷。在我看來,綠洲的《LBt There Be Love》毫不遜色于撥頭士的《Let lt Be》。
如今,全球范圍內(nèi)英倫搖滾歌曲的代表應該是《Viva La Vida》,酷玩樂隊(coidpay)在以此曲唱響北京奧運會后又成為了諾坎普球場的座上賓。走國際化路線的酷玩今年年初已經(jīng)從美國帶走了三座格萊美獎杯,可諷刺的是他們隨后在自己家門口舉行的全英音樂獎上卻顆粒無收,難怪我行我素的愛爾蘭U2樂隊會嘲笑酷玩的音樂很“低能”。但樂隊主唱克里斯·馬丁為人謙遜,他絕不會像綠洲樂隊那樣口出狂言地回擊前輩的指責,或許這也正是酷玩樂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不過,我個人覺得當下最具英倫氣質(zhì)的樂隊是成立于蘇格蘭的Snow Patrol(一般翻譯為雪地巡游者樂隊),他們的代表作《Run》和《chasingcar3》是在我的MP3里停留時間最長的歌曲。
電影
在我的記憶中,除了學校組織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外,從來不會主動去觀看紀錄片。但因為希爾斯堡慘案20周年,我認真欣賞了一部講述利物浦這座城市的紀錄片《時間與城市》。盡管這部影片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沒行我喜歡的英國演員,但旁白的口音讓我著迷。之前我?guī)缀蹩催^所有能在網(wǎng)上找到的根據(jù)英國文學著作改編的電影,為的就是聽那口純正的英式英語,目前正在看英國歷史劇《都鐸王朝》,打算一直追下去。
其實,我一直很想發(fā)掘英國電影與英國足球之間的聯(lián)系,但始終沒有發(fā)現(xiàn)多少有價值的東西,只知道休·格蘭特是家鄉(xiāng)球隊富勒姆的球迷,同樣出生在倫敦的裘德·洛是托特納姆隊的球迷。英國影星好像從來不關(guān)心英超,可能因為他們在籃球文化濃厚的洛杉磯生活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