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我想問一下關于ccD鏡頭和CMOS鏡頭的優(yōu)劣關系,主要是我想在松下AG-HPXl 73M0和SONY的EXl兩款機器做出選擇。還有您在3月刊上說EXl是MPEG4的編解碼形式,我記得是MPEG-2長GOP的縮解碼吧。
A這個問題很專業(yè),不過措辭稍微有點毛病,小郝在這里先簡單說說這個問題。CCD和CMOS是感光元件的名稱,之前也有朋友問過我關于CCD鏡頭和CMOS鏡頭的問題,其實這個和鏡頭是無關的,攝像機的光學路徑是這樣的:鏡頭一感光元件一處理器一存儲單元。
現(xiàn)在我們來說說CCD和CMOS的問題。曾經有一段時間這個問題是讀者朋友討論的重點,頗有膠片和數碼之爭的那種陣營斗爭的感覺。但是這些都不重要,我們一定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這樣的優(yōu)劣就看得比較清晰了。CCD和CMOS的成像區(qū)別實際用肉眼觀察基本是難分伯仲的,但是很多專業(yè)人士還是不斷地鼓吹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小編認為,DV作為一種創(chuàng)作工具,我們更要發(fā)揮它工具的本性,至于優(yōu)劣世界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情。
如果真要說這個問題就談談我的想法,首先我們可以把CCD和CMOS想象成兩個玻璃片,它們分別都要從大塊的玻璃上裁切來得到,不過這個裁切的工作可是一個極為精細的過程,這個CCD和CMOS的本身特性也有關系,所以在裁切的工藝上CCD的剪裁是比較困難的,得到一小塊CCD可能要損失很大一塊,而CMOs就“皮實”多了,得到同樣的面積浪費的原料很少,這樣廠商出于成本的考慮,肯定要偏向CMOS了。
另外,CCD比較“嬌氣”,它仿佛是一個貴族小姐,必須在非常精致的氛圍中才能正常工作,好似一個極致的CPU,顯示它的性能則必須要求主板、內存等都要非常優(yōu)秀。而CMOS則不同,它非常的平民作風,任勞任怨,對于兼容性和其他硬件的要求并不高,而且它更加的省電,對于消費級電子產品而言這樣的特性是廠家和消費者都喜歡的。
這樣好的CMOS,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很少使用的主要原因還是成像質量不過關,幾年前出現(xiàn)的攝像頭和手機照相機基本都使用CMOS,但是現(xiàn)在通過技術的不斷研發(fā),CMOS在躁點、低照度還原、邊緣銳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提升,索尼的大量產品都使用自己研發(fā)的ExmorCMOS,今年它們還推出了更新的Exmor R CMOS,所以CMOS是絕對可以信賴的產品,感光元件中并沒有貴族和平民的區(qū)別,主要看誰更適合消費者。
還有另一個問題,索尼EX1攝像機的回放文件格式是MPEG4,但是記錄格式是MPEG2長GOP格式,我們知道正是AVCHD格式搭起了半導體存儲的橋梁,其中的H.264編碼功不可沒,這就是標準的MPEG4編碼方式,當然了,如果EX1能有MPEG4 35M的碼流那就是極致了,但是碼流速度和存儲速度以及成本價格這些直接數據再一次沒有辦法完美地平衡,這是讓人遺憾的。MPEG2的壓縮更加專業(yè),更適合廣播級的播出要求。不過當我們看待視頻壓縮問題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看格式再看碼流,脫離了格式的碼流比較是沒有意義的。
Q 請問Premiere2.0或PremierCS3如何把一段素材分割為多個場景的視頻素材,就像會聲會影那樣把一段素材依幀數分割或依DV錄制的場景來分割,如果Premiere分隔素材后,分割場景的界面出現(xiàn)在軟件界面中嗎?謝謝。
A Premiere的使用是非常方便的,我想你的問題可以用兩種情景假設進行回答。
1 采集的過程中,你可以在采集界面點擊“場偵測”,這樣就可以按場景把素材分割出來了。
2 Premiere可以非常精確地把素材進行分割,在工具欄中你可以選擇“剪刀”工具或者點擊鍵盤的“C”,然后按箭頭鍵來逐幀地進行選擇素材來進行分割。
Premiere分割素材后,挑選出來的素材會保存在時間線上,但是不會自動生成新的文件,這只是原文件的片段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