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jié)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征。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眼下中秋節(jié)的氣氛越來越濃厚,市場上的月餅品種繁多。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各大月餅生產(chǎn)商紛紛打出健康牌:低油低糖、天然食品入餡,加上科學合理的搭配,讓人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品嘗美味的月餅。
低糖低油月餅也應“淺嘗”
隨著人們對健康飲食的推崇,低糖低油月餅越來越受歡迎。低油低糖、用天然食品制餡提升月餅健康營養(yǎng)度,這是近年來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為了滿足那些糖尿病患者及害怕吃甜食發(fā)胖的人士,近年來,無糖月餅也加入到月餅大戰(zhàn)中來。雖然無糖月餅的餡料中不含蔗糖,對有效控制血糖有好處。但是無糖月餅,糖尿病患者還是不能敞開吃。合格的無糖月餅是靠甜味劑改善味道,但這并不是說無糖月餅就不含糖,因為做月餅的淀粉本身就是多糖,一樣會使血糖升高;而且月餅一般含油脂較多,因此熱量高,而控制糖尿病的主要原則之一就是控制熱量,所以說無糖月餅對于糖尿病患者來說也不能隨意吃?;鹜任迦试嘛灒股吃嘛?,冰皮月餅,抹茶月餅……這幾年月餅的口味一直在革新,今年更是朝著健康飲食發(fā)展。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味道甜膩的月餅正逐漸被淘汰,流行口味的趨勢朝著低糖低油發(fā)展。
對待月餅,首先應該盡量少吃,嘗一嘗味道,感受一下節(jié)日的氣氛就行了。因為月餅的熱量遠遠高于一般主食,多吃必然導致血糖失控。如果不小心月餅吃多了,可以采取適當?shù)难a救措旋,如減少進食量;增加降糖藥量或胰島素量;加大運動(運動產(chǎn)品,運動資訊)量,以消耗過多熱量。
靚茶搭配吃出健康來
月是故鄉(xiāng)明,茶是故鄉(xiāng)濃。要說月餅的經(jīng)典搭配,非茶莫屬。其實月餅配茶可不像大家所想像的那樣簡單,一種茶就可以搭配所有品種的月餅。就像衣服要講究搭配一樣,為了襯托不同月餅的個性味道,需要挑選不同的茶葉來搭配。一般來說,吃甜味月餅飲花茶最好,有香甜兼收之妙;吃咸味月餅飲烏龍茶或綠茶為佳,有清香爽口之感。
由于月餅中的糖和脂肪的比例較高,而老年人的消化能力差,過多食用月餅會加重老人家脾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一小塊月餅搭上一杯淡茶,這樣的中秋對老人來說是最健康的。今年中秋首次連放三天大假,大家待在家中好吃好喝好睡,再加上兩塊月餅下肚,未免就有腰帶再放寬的危險。因此,泡上壺靚茶配月餅,既有助于消化,又能增添品嘗時的樂趣和氣氛。
每天吃月餅最多不要超過一個,每次最好只吃一小塊,且不宜同時搭配含糖份高的汽水、可樂或果汁等飲料。同時在食用月餅之后,必須相應地減少米飯及油脂的攝入,以平衡飲食量,或多吃富含維他命C和纖維素的柚子。
“特殊人群”應慎食
吃月餅是一種口福,可是某些“特殊人群”卻萬萬不可享受這種口福。由于月餅多含有較高的糖和油脂,腫瘤患者體質較弱,不易消化,所以不宜多吃。此外,因為吃月餅能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強烈而持續(xù)地刺激潰瘍面,會促使病情加重,因此,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人,以不食月餅為宜。而患有齲齒的人在食用月餅以后,易造成齲洞加深,甚至還會引發(fā)牙髓炎,使疼痛加劇,所以應盡量少食月餅,或吃完月餅后,立即刷牙潔齒。同時,患有肝病的人也不宜吃月餅,因為月餅比較干、粗糙,加之患者食管下段、胃底靜脈曲張充盈,血管變細,吃月餅后很容易導致食管下段破裂出血,造成病情惡化。腎臟患者吃月餅后,糖分過多會加重腎臟負擔,加重腎功能的負擔,容易誘發(fā)腎衰。此外,糖尿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膽囊炎、膽結石患者也應該不食或盡量少食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