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你的夏日關(guān)注之“最”
炎炎夏日來了,媽媽們都在擔心什么、頭疼什么、需要什么、想知道什么……
最想知道的:怎么驅(qū)蚊比較安全
最迫切了解的:寶寶長痱子,不知如何護理
最怕遇到的:被小蟲子蜇傷
最需要指導的:怎么方便地自制清涼、解暑、去濕、健脾胃的飲品
最擔心的:寶寶一到夏天胃口就不好
最難對付的:寶寶老鬧著要吃冷飲
最頭疼的:寶寶出汗多卻不愛喝水
(鳴謝:父母必讀育兒網(wǎng)、育兒網(wǎng)、丫丫網(wǎng))
如果你也有這些煩惱,不妨進來看看。在這里,也許能找到你想要的東西——
遵從時節(jié),自然度夏
夏天炎熱難耐,誰不想讓自己和孩子都舒服一點兒?不過,“清涼無汗”的恒溫環(huán)境雖然讓人當時感覺舒適,但從長遠來說,對身體并無益處。自然界一年有四季,身體也應該順應時節(jié),與四季相符,這才是自然的養(yǎng)生之道。
夏季的特點對人體的影響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p>
——《黃帝內(nèi)經(jīng)》
“夏三月”指農(nóng)歷的四至六月,也就是從立夏起到立秋止,包括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六個節(jié)氣。
蕃,就是“茂盛”的意思;秀,表示華美。在夏天的這三個月中,陽氣下濟,地熱上蒸,天地之氣充分交合,是自然界萬物生長最茂盛、最華美的季節(jié)。在夏季,人體的陽氣也是最旺盛的,宣發(fā)于外,通泄自如,精神飽滿,情緒外向,是人體新陳代謝最旺盛的時機。這時候人體抵抗外邪的能力比較強盛,總體上顯現(xiàn)出夏季萬物華實的特點。
不過,夏季有一個階段會出現(xiàn)濕熱交蒸的氣候特點,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使人感覺潮濕而悶熱。中醫(yī)把這一階段稱為長夏,這時候人往往容易感受暑濕之邪而生病,如出現(xiàn)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皮膚滲液、水腫等各種癥狀。
夏季宜養(yǎng)陽
夏季應“夜臥早起,無厭于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yǎng)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p>
——《黃帝內(nèi)經(jīng)》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夏天是萬物生長最茂盛繁華的季節(jié),夏季養(yǎng)陽就是培養(yǎng)人體一種蓬勃向外發(fā)散的狀態(tài)。因此人們應該和自然界的氣候變化相應,這樣才能做到養(yǎng)陽。如果夏天沒有養(yǎng)生長之氣,到了秋天自然收獲不多,冬至能收藏的東西就沒多少了,人就會得病!那么,究竟應該怎樣養(yǎng)呢?這要從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細節(jié)做起。
戶外活動。盡管天氣炎熱,戶外活動仍然不能取消,不要怕熱著孩子、曬著孩子而讓他長時間待在屋里。通過戶外活動,可以鍛煉和提高身體對暑熱的耐受性,并使陽氣得以宣發(fā)。但是不要做劇烈運動,可以選擇在比較涼快的早晚帶寶寶外出散散步,在樹蔭下玩一玩。
出汗。夏天就是要出汗。暑熱的氣候容易使人煩躁,通過運動、發(fā)汗的方式,把體內(nèi)的郁悶宣泄出去,才是順應夏季宣發(fā)生長的狀態(tài)。如果人總待在空調(diào)房里,身上的毛孔是關(guān)閉的,一到外面,遇熱就會再打開。這樣毛孔不斷開合,會擾亂身體內(nèi)部的氣機,氣機紊亂就會生病。夏天就要“無厭于日”,該熱就熱,該出汗就出汗,該散就散,這樣才不會抑制陽氣的生發(fā)和生長。
通風。可以趁早晚氣溫稍低時,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避免室內(nèi)空氣渾濁。尤其是下雨時及雨后,空氣清新,這時應關(guān)掉空調(diào),打開窗戶,讓孩子呼吸到新鮮空氣。
飲食清淡。夏天的飲食要以清淡質(zhì)軟、易于消化為主,少吃煎炸油膩、辛辣的東西。清淡的飲食能清熱、防暑、補液,還能增進食欲。多吃新鮮的蔬菜瓜果,如冬瓜、苦瓜、西瓜,既可滿足人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又能夠預防中暑。
勤換濕衣。出汗后,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把汗?jié)竦囊路Q掉,不能讓他用自己的體溫把衣服給“捂”干了。否則不僅會使陽氣受損,還會使?jié)駳膺M入體內(nèi),形成濕熱,導致皮膚病。
護足底。人體的陰脈都聚集在足底,足心容易受涼。如果腳底受涼,會影響全身氣血的運行。夏天出汗多,腳上汗水也多,容易因為濕氣而著涼。所以,要給孩子選擇吸汗好、透氣性強的鞋,而且鞋底不能太薄,這樣腳才不容易受涼。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襪子汗?jié)窳耍皶r給他換掉。
護后背。人在出汗時,皮膚的毛孔張開,風邪或寒邪很容易從肌膚表面毛孔侵犯人體,發(fā)生外感的疾病。所以古人有“暑月不可全薄”的說法。夏天可以給孩子穿上透氣、寬大的衣服,但不能為了圖涼快經(jīng)常讓他光著身體,要保持孩子背部和腹部暖和。因為人的背部是督脈所在,主管人體一身的陽氣,背部受寒會阻礙全身陽氣的運行。臍部也要保暖,否則會出現(xiàn)腹痛、腹瀉、食欲不振。
不可貪吃冷飲。天氣熱,孩子的胃口都不太好,適當讓孩子吃些冷飲,不僅能消暑、解渴,還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欲。但是不能吃得太多,因為過多吃寒涼之品會傷陽而損身。夏天人體的陽氣宣發(fā)在外面,陰氣就被郁于體內(nèi),如果吃了過多生冷的食物,就會使寒濕盛于體內(nèi),不容易被脾胃消化,會損傷脾胃的陽氣,引起胃痛、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
涼茶別喝太多。南方地區(qū)因為高溫而濕熱,大家都有喝涼茶的習慣。涼茶雖然能清暑熱,卻不能喝得太多。夏季雖然氣候炎熱,但人體的陽氣處于外泄的狀態(tài),即盛于外而虛于內(nèi),喝太多涼茶容易損傷脾胃之氣,引起食欲減少、胃痛、腹瀉等癥狀,反而對身體不利。
提前預防,周到護理
除了順應時節(jié)的夏季養(yǎng)生,還有一些更小的細節(jié)要提醒你,因為小家伙并不會乖乖地按照你的設計去做,有時候,他會出些小狀況來“考驗”你。所以,你需要知道是哪些小麻煩容易找上寶寶,盡量提前做好預防;需要掌握一些基本
的護理常識,以防措手不及。這樣,就能盡量避免一趟趟跑醫(yī)院了。
皮膚小麻煩,可以提前預防
痱子
孩子出汗過多,汗液得不到及時蒸發(fā),堵塞汗孔導致汗孔發(fā)炎,就會長痱子。痱子通常長在額部、頸部及前胸后背等容易出汗的部位,是一種成片的針頭大小的紅色丘疹。有些脾氣很大的孩子還可能出現(xiàn)痱毒,表現(xiàn)為痱疹融合成片,奇癢難耐,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黃豆或花生米大小或更大的紅腫性結(jié)節(jié),晚期可破潰甚至發(fā)生感染。
怎么預防:保持室內(nèi)涼爽,早晨和晚上打開窗戶,讓涼空氣進入室內(nèi),而中午要關(guān)閉門窗防止熱空氣進入。當天氣過于炎熱時,尤其是悶熱、空氣濕度很大時,可以適當使用電風扇或空調(diào)來調(diào)節(jié)室溫,但空調(diào)溫度不要過低,也不能長時間待在空調(diào)屋里。
孩子出汗后要及時擦掉,每天給孩子洗澡,三伏天每天可以洗兩三次澡。洗澡本身可以降低體溫、減少出汗,同時還可以將汗液及時洗去。洗完澡后,在容易出汗的地方適當撲點痱子粉,可以保持皮膚干爽,預防痱子,但用量不能過多。
特別推薦:
將花露水稀釋成1:5 的濃度,或十滴水稀釋成1:10 的濃度后用棉簽蘸少許涂在痱子上,可以迅速止癢、消腫。
用新鮮絲瓜葉、馬齒莧、苦瓜搗爛取汁,涂在有痱子的地方,痱子很快就會消失。
如果長痱子了:注意皮膚的清潔衛(wèi)生, 勤洗澡, 勤換衣服,并保持枕巾、床單的清潔,以防止皮膚感染;勤剪指甲,避免孩子抓破皮膚而增加感染幾率;可以將消暑去痱水或十滴水加入洗澡水中洗澡,洗澡后局部撲點痱子粉,能清熱止癢。當孩子的痱子合并感染、出現(xiàn)膿皰或痱毒時,要去看醫(yī)生。
曬傷
讓孩子長時間在強烈的陽光下玩耍而沒有采取防曬措施,就可能出現(xiàn)曬傷。輕者在日曬后3 ~ 5小時內(nèi)日曬部位出現(xiàn)邊界清楚的紅斑,有輕度燒灼痛、刺痛或觸痛;重者紅斑顏色加深,伴有水腫、水皰及大皰,疼痛非常明顯。
怎么預防:外出前要做好防曬措施,比如讓孩子戴上寬檐帽,穿淺色、面料比較致密的、純棉透氣的衣服,以阻擋和反射陽光。皮膚暴露的部位外擦防曬霜,在戶外游泳時選擇具有防水功能的防曬霜。如果戶外活動超過2 小時,要重新涂抹一次防曬霜。另外,夏季上午10 點至下午3 點陽光中的紫外線輻射最強,即使防護充分也不能完全避免曬傷,這段時間內(nèi)應盡量避免讓孩子外出。
如果曬傷了:在被曬傷的部位用涼毛巾或3% 硼酸水冷敷,每天3 ~ 4
次,每次30 ~ 60 分鐘,也可用冷水浸泡局部,或洗冷水浴。冷敷后局部外擦低效或中效激素類藥膏,或非甾體抗炎藥,如:1% 氫化可的松霜、丁酸氫化可的松霜或氧化鋅軟膏等。皮膚開始脫屑時,可外擦潤膚霜或潤膚乳,以減輕皮膚干燥及瘙癢。當曬傷嚴重,皮膚出現(xiàn)大皰,或孩子有畏寒、發(fā)熱、嘔吐等全身癥狀時,應及時去看醫(yī)生。
尿布疹
夏天是尿布疹的多發(fā)季節(jié)。尿布疹也稱為嬰兒臀紅,是由于寶寶臀部皮膚長時間過于潮濕加之尿液刺激所致,表現(xiàn)為臀部及外陰的皮膚上可見大片紅斑、水腫,表面光滑、發(fā)亮,邊界清楚,一般尿布疹多發(fā)生于周歲以內(nèi),尤其是7 ~ 9 個月的寶寶。
怎么預防:盡量選擇透氣性好的紙尿褲,布尿布要用全棉質(zhì)地的,并用專用嬰兒洗滌劑清洗。要及時更換紙尿布,一般一塊尿布在白天使用不要超過4 個小時,新生兒2 ~ 3 小時就應更換一次。
特別推薦:
新鮮馬齒莧200g 清洗干凈后用水煮開晾至溫度合適后,清洗臀部,連用3 ~ 5 天。
新鮮艾葉一把,薄荷100g加水煮開10 ~ 15 分鐘,晾至溫度合適后清洗臀部,可以減輕紅腫與癢感。
如果出現(xiàn)尿布疹: 寶寶的臀部出現(xiàn)尿布疹并已經(jīng)發(fā)生破潰,可在洗凈的局部涂上少許鞣酸軟膏保持局部皮膚通風透氣,也可以用25 ~ 50 瓦燈泡照射患處以保持皮膚干燥,但要注意距離適宜,不可灼傷皮膚。
蟲咬皮炎
蟲咬皮炎主要由蚊蟲、黑蠓、白蛉、跳蚤、臭蟲等節(jié)肢動物叮咬引起。這些昆蟲唾液中含有多種抗原成分,進入皮內(nèi)可引起毒性反應和過敏反應,因而發(fā)生皮炎。叮咬局部出現(xiàn)綠豆或花生米大小的疙瘩,有明顯的瘙癢,反應嚴重的孩子還會出現(xiàn)大皰,甚至局部水腫。如果孩子對蚊蟲釋放的毒液或分泌物過敏,會在蟲子叮咬或爬過的皮膚及其周圍出現(xiàn)成批的類似疙瘩,瘙癢嚴重。
怎么預防: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被褥勤洗勤曬,勤換衣服,因為有些小蟲子是藏在被褥和衣服里的。帶寶寶到樹林、草叢或河邊玩耍時,給他穿長袖衣褲及布鞋,并將袖口和褲口扎緊。夜里睡覺時用蚊帳,也可以用蚊香、電蚊香,但使用時保持室內(nèi)通風,以減少毒副反應。另外,家里可養(yǎng)上一兩盆豬籠草,魚缸里養(yǎng)上幾條柳條魚或食蚊魚,既可美化環(huán)境又能驅(qū)蚊。
如果得了蟲咬皮炎:輕時可以外涂爐甘石洗劑或花露水等止癢。瘙癢嚴重時可口服脫敏藥,如撲爾敏、氯雷他定糖漿等。如果局部水腫嚴重,可以將毛巾用涼水浸濕,或用毛巾包上冰塊, 敷在被咬處,可以幫助消腫、止癢。發(fā)生局部破潰,可以外用消炎藥膏以防止感染,如莫匹羅星軟膏。水腫嚴重或有感染征象時要去看醫(yī)生。
常見病,居家護理為主
夏天大部分的常見病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勤洗手、開窗通風、少去人群密集之地,也不能完全避免孩子生病。所以,你要掌握一些居家護理的常識。
腸道感染——補水
夏季是嬰幼兒腸道感染的高發(fā)季節(jié),由于氣溫升高,食物中的細菌特別容易滋生,孩子吃了變質(zhì)的食物可引起腸道細菌感染,出現(xiàn)發(fā)熱、腹痛、乏力、精神萎靡,甚至脫水、酸中毒。夏季也有利于病毒的繁殖,引起孩子病毒性腸炎,其中以輪狀病毒多見,表現(xiàn)為嘔吐、大便稀水樣,次數(shù)顯著增多,輪狀病毒腸炎由于腹瀉次數(shù)多,損失大量的水分和電解質(zhì),更容易引起脫水和電介解質(zhì)紊亂。
居家護理:腹瀉最重要的就是預防孩子脫水。要補充含有鹽分的水分,也可以口服蒙脫石顆粒,減少大便次數(shù),服用多維乳酸菌調(diào)節(jié)腸道功能。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原來沒有吃過的食物,不要在這個時間增加,盡可能吃些好消化的食物,但不宜吃得過飽。
夏季感冒——多喝水
夏天氣候炎熱,感冒以后,不僅發(fā)熱,還常伴有胃腸道的癥狀。孩子夏季感冒更容易發(fā)高燒,而且體溫不易降低。
居家護理:發(fā)熱是夏季感冒的最顯著癥狀,可給孩子多喝水,也可用溫水擦浴降溫。體溫超過38.5℃時,要給他用退燒藥物如對乙酰氨基酚( 泰諾林等)、布洛芬( 美林、托恩等)。要讓孩子在涼爽的屋里充分休息。
暑熱癥——喝水+通風
一到夏天,很多新生兒和小嬰兒體溫就會升高,而且愛哭鬧,可是又沒有感冒癥狀,這很可能患了暑熱癥。暑熱癥是嬰幼兒時期一種特有的疾病,表現(xiàn)為長期遷延性發(fā)熱,體溫常在38℃~ 40℃之間。有的孩子表現(xiàn)為持續(xù)高熱,有的孩子表現(xiàn)為不規(guī)律發(fā)熱。一般在外界氣溫發(fā)生變化時,孩子的體溫往往隨之而波動,天氣愈熱,體溫愈高,天氣轉(zhuǎn)涼后,體溫也隨之下降。另外,孩子還會出現(xiàn)口渴多飲、多尿、汗少或無汗。其發(fā)病原因主要是夏季氣溫高,孩子的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功能失調(diào),汗腺分泌減少或缺乏所致。
居家護理:孩子患暑熱癥后,一定要注意給孩子多補充液體,多喝開水,同時要保持房間涼爽、通風,因為環(huán)境越熱,孩子的體溫就越高。
口瘡——清潔口腔
夏天氣溫高,如果孩子喝水少或者感染病毒、細菌以后,會引起口舌生瘡,突出表現(xiàn)為舌質(zhì)紅赤,舌尖發(fā)紅,舌苔發(fā)黃而厚,在舌邊、舌尖部或口唇兩頰、上顎、齒齦等處出現(xiàn)口瘡,多數(shù)孩子同時還會伴有發(fā)熱不退、煩躁哭鬧、夜晚睡覺不安穩(wěn)、尿量減少顏色發(fā)黃、大便干結(jié)等現(xiàn)象; 如果同時有食積不化,還會出現(xiàn)口臭、流口水、腹部脹滿。
居家護理:要及時進行物理降溫或口服退熱藥物,同時應該注意口腔的清潔,每天用消毒棉棒蘸生理鹽水清潔口腔2 ~ 3 次。如果舌面上有皰疹或潰瘍,可用錫類散涂口腔或用思密達少許涂在舌面上的潰瘍處,可以保護創(chuàng)面、止痛,幫助舌面潰瘍早日恢復。
另外,要多給孩子喝白開水,少吃油膩食物及甜度較大的水果。熱退后,可用玉竹10 g,沙參、麥冬、白扁豆各10 g,生甘草6 g,煎水給孩子喝,以便清除余熱。
手足口病——對癥治聊
這是一種發(fā)疹性傳染病,主要是由柯薩奇病毒而引起。一年四季都可能發(fā)病,但是以夏秋季節(jié)患病最多。手足口病多是由柯薩奇病毒A16 和新型腸道病毒71 引起的,主要出疹部位是口腔、手、足、臀部,其他部位如耳部、鼻部、面部也偶有皰疹出現(xiàn)。這種病雖然叫手足口病,但實際上出疹率最高的部位是口腔和臀部,其中臀部出疹率高達90% 以上。根據(jù)該病的流行季節(jié)和當?shù)氐牧餍袪顩r,只要在口、臀、手、足、面、耳部,任何兩處以上發(fā)現(xiàn)同樣的皰疹基本上即可確定為手足口病。
居家護理:手足口病目前尚無特效治療方法,主要以對癥治療和正確護理為主。懷疑孩子感染了手足口病,一定要到醫(yī)院診治并按醫(yī)生的囑咐服藥,臥床休息。必要時可服用中成藥,如小兒咽扁沖劑、小兒豉翹清熱顆粒、健兒清解液、兒童清咽解熱口服液等清熱解毒類藥物。如果孩子嘴里的皰疹較明顯,每天可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并用西瓜霜或思密達少許涂搽口腔患處,每天2 ~ 3 次。
居家小藥膳
◆鮮蘆根、鮮竹葉各30 克,加水500 毫升,煮開20 分鐘后加少許冰糖隨時服用。
◆荷葉薏米粥:取新鮮荷葉1 ~ 2 張洗凈后與西瓜翠衣100 克(去掉綠色硬皮的西瓜皮)煮水后取出荷葉,鍋內(nèi)放入薏米200 克煮粥,放溫后服用。
皰疹性咽峽炎——消毒、隔離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于感染了柯薩奇A 組病毒而引起的急性發(fā)熱性疾病,好發(fā)于炎熱的夏季,最典型的表現(xiàn)為急性發(fā)熱、咽痛、流涎、嘔吐、不想吃飯,醫(yī)生檢查可見咽部充血,咽腭弓、懸雍垂、軟腭處有2 ~ 4m m 大小的皰疹,周圍有紅潤,皰疹破潰后形成小潰瘍。這種病會令孩子感到口腔疼痛難忍,吃東西時疼痛加重,病程大約在1 周左右。
居家護理:孩子使用的食具要進行消毒處理,并注意和家里其他孩子的食具隔離;患病期間不要讓孩子吃韭菜、蔥、蒜等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吃酸、甜、咸等熱性食物,以免刺激黏膜,引起疼痛加重。
居家小藥膳
◆瓜皮綠豆飲:西瓜皮100g 切成小片洗凈備用,綠豆100g 洗凈浸泡半天與瓜皮同煮,開過后小火煮30 分鐘,待綠豆爛熟后加入冰糖50 克再煮幾分鐘,然后留出水液,放涼后喂寶寶,可以清心、除煩、解毒。
◆燈心草薏米露:燈心草8 克清洗干凈后加水煎煮5 分鐘,棄草留水加入薏米或西米150 克熬制成粥,加入少許藕粉使其黏稠并略有甜味,放涼后喂服寶寶,可以去除心火,減輕痛苦。
小傷口,可以即時處理
孩子活潑好動,夏天穿衣服又少,免不了磕磕碰碰的。所以,你要掌握一些小傷的處理辦法,這樣不必要動不動就跑醫(yī)院了。
輕微割傷或擦傷——消毒
輕微的割傷和擦傷只傷及皮膚的淺表層,只要用濕紙巾或者流動的清水輕輕地將傷口周圍擦洗干凈即可。傷口的周圍可用含碘消毒劑如碘酒、碘伏或酒精消毒,創(chuàng)傷面積較大時創(chuàng)面可適當使用抗生素軟膏。
碰傷或扭傷——冷敷
碰傷或扭傷后,會表現(xiàn)為局部腫脹疼痛、皮膚青紫或有淤斑,這是因為皮下血管破裂出血所至,早期(24小時以內(nèi))可使用冷敷或繃帶包扎以減輕血管出血,中后期可采用熱敷。
裂傷——按壓
是指皮膚全層及皮下軟組織裂開,多見于頭部和四肢??梢杂酶蓛舻拿砘蚣埥碛昧鹤冢瑴p少新的出血。對于頭部以外的其他部位的裂傷,如果裂口小于1c m 且裂口清潔無污染時,用毛巾包幾塊冰,壓在傷口處冷敷,或用繃帶包扎,可以達到止血、鎮(zhèn)痛的目的。冷毛巾必須穩(wěn)固而輕柔地壓在傷口上至少5 ~ 10 分鐘,切勿經(jīng)常將毛巾拿開查看傷口。若15 分鐘后仍流血不止,就意味著傷口可能傷及動脈血管,應該立刻將孩子送至醫(yī)院接受傷口縫合手術(shù)。止血后,用冷水和肥皂將傷口清洗干凈。不要用熱水,因為熱水會加速血液流動,刺激出血。如果裂口大于1cm 或嚴重污染時,應拿毛巾或繃帶包扎傷口及時送醫(yī)院清創(chuàng)縫合。
扎傷或刺傷——清洗
孩子不小心被釘子或其他利器扎傷了,家長在查看傷口時往往只是發(fā)現(xiàn)受傷部位有一個小洞,基本沒有出血。由于創(chuàng)口很小,扎傷非常容易被忽視,卻最容易受感染。尖物刺入身體的時候會帶入細菌和污垢,這些小東西就會潛伏在體內(nèi)伺機作亂。為避免感染,應盡快用流動水清洗傷口,將利器拔除。如懷疑有異物存留或傷口較深時,要及時到醫(yī)院處理。
DIY——簡單、美味的清熱去暑羹湯
雖說現(xiàn)在有了溫室大棚,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各種新鮮蔬菜和水果,不過,順應季節(jié)生長的蔬果對人體才是最有利的。下面這些食材,是夏日清熱、去暑的佳品,最適合在夏天食用,你可以用它們在家自制清涼飲品,讓孩子喝到既美味又健康的夏日飲品,而且做起來很簡單!
冬瓜——具有利水、消痰、清熱、解毒的功效,很適合夏季食用。尤其是在悶熱、潮濕的長夏,經(jīng)常吃冬瓜,可以排除體內(nèi)多余的水分,還能清除濕熱。海帶綠豆冬瓜糖水
海帶50 克,綠豆100 克,冬瓜500 克,紅糖適量。
海帶切塊,和綠豆一起放入煲湯的鍋里,加入適量清水煮。等海帶和綠豆稍軟后,將洗凈、去皮的冬瓜切成塊,放到鍋里繼續(xù)煮。等鍋里的東西熟爛后加入紅糖,再煮一會兒就可以了。
荷葉冬瓜湯
鮮荷葉1 張,鮮冬瓜500 克,油、鹽適量。
將荷葉洗凈、剪碎。冬瓜連皮切塊,然后同放入鍋中,加入一些清水煲湯。煮熟后加油、鹽調(diào)味即可。
苦瓜——苦瓜是夏季最好的食物之一,可以清熱、去濕、開胃。苦瓜最好是吃熟的,這樣既能降低它的寒性,又能保持一定的清熱作用,不容易損傷脾胃,還能開胃。
苦瓜排骨煲
3 根苦瓜,一塊排骨。
苦瓜切開去子,排骨切成小塊,加水及少量料酒、蔥、姜,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燉2 ~ 3 個小時,再加適量鹽就可以出鍋了。這么吃不僅能解暑熱,還能補充蛋白質(zhì)呢。
苦瓜肉絲粥
粳米100 克加水煮粥。把一根苦瓜洗凈、切絲后用開水焯,再將50 克里脊肉切成細絲,用水滾過瀝水。粥熬好后,將苦瓜絲、肉絲加入,煮開5 分鐘,加入少許鹽。如果你的寶寶苦夏,可以給他做這種粥喝。
西紅柿——能夠生津止渴、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解毒。西紅柿原來只是夏天才有的蔬菜,現(xiàn)在雖然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但是夏季戶外大田里種植的西紅柿味道最好,營養(yǎng)成分最全面。
西紅柿豆腐羹
西紅柿2 個,豆腐一塊。豆腐切片后用開水焯一下。西紅柿用開水燙過去皮、剁碎后,放到油鍋里炒一會兒,加鹽、糖后盛出。鍋里加水,放入豆腐片,加鹽、糖燒開入味,放入炒好的西紅柿末拌勻即可??梢越∑⑽浮⑸蛑箍?。
馬齒莧——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消炎、利尿、除濕、瀉熱。但馬齒莧必須吃新鮮的,不能吃隔夜的。
馬齒莧水
鮮馬齒莧250 克左右,洗干凈后,加1000 毫升左右的水煮5 分鐘左右,加適量白糖,分幾次服用??梢灶A防和治療細菌性腸炎。
西瓜——清熱解暑,除煩止渴、利水下氣。西瓜的果汁非常豐富,是夏季清熱消暑的佳品。但西瓜性寒,不能無節(jié)制地吃。
西瓜竹葉飲
取西瓜皮100克切成片, 加入新鮮竹葉30 克, 加水500 ~ 1000 毫升煮開,然后放適量冰糖,給孩子代茶飲用,可以清暑氣,解心煩。
綠豆——對夏季出現(xiàn)的心煩口渴、尿短赤、泄瀉等有明顯的防治作用,綠豆湯是夏天解暑清熱的最好飲品。
綠豆50 克,老南瓜500 克。
綠豆南瓜湯
綠豆洗干凈,趁水汽未干時加入少量食鹽攪拌均勻,腌制幾分鐘后,用清水沖洗干凈。 南瓜去皮、瓤,切成2 厘米見方的塊。 鍋內(nèi)加水500 毫升,燒開后,先下綠豆煮沸2 分鐘,淋入少許涼水,再煮沸,將南瓜入鍋,蓋上鍋蓋,用文火煮沸約30 分鐘,至綠豆開花,加入少許食鹽調(diào)味即可。
綠豆百合湯
綠豆300 克, 鮮百合100 克。
鍋里放入清水煮開后,將洗干凈的綠豆和百合瓣放入鍋內(nèi),再煮開,撇去上面的浮沫,改用小火煮到綠豆至開花,起鍋時加入鹽、蔥花即可。夏天喝能夠清暑泄熱、益氣生津。
鴨肉——清熱潤燥,營養(yǎng)豐富又不油膩,是夏天肉類最好的選擇。但要選擇瘦型鴨而不是填鴨。而且感冒的時候不能吃,否則會使感冒延長不愈
冬瓜薏米鴨
冬瓜500 克,薏米50 克,瘦型鴨1 只。
冬瓜去皮、切塊,鴨肉切塊,和薏米一起放入煲內(nèi),清水煲熟,放入你喜歡的調(diào)味料調(diào)味。
結(jié)束語
冬天凍不著、夏天熱不著,這樣的生活,其實并不是真正對孩子好。我們生活在自然界當中,離不開自然這個大環(huán)境。所以,要讓孩子跟隨自然的腳步,去感受一年四季的變化,提高自己的抵抗力。在此基礎上,再細心護理,并隨季節(jié)變換在飲食、起居上進行適當調(diào)整,這才是讓孩子健康度夏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