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是人們喜歡的夏日飲料。人們都知道啤酒有“液體面包”的美稱,生產(chǎn)啤酒用的主要原料是大麥、醇類、酒花成分和多酚物質,能增進胃液分泌,刺激胃液分泌,興奮胃功能,提高其消化吸收能力。據(jù)美國加州奧克蘭大市的醫(yī)療中心試驗表明:適度飲啤酒的人比禁酒者和嗜酒者可減少心臟病、潰瘍病的發(fā)生幾率,而且可防止患高血壓和其他疾病。
啤酒小常識
飲啤酒的溫度 啤酒專家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啤酒溫度在10℃時,泡沫最豐富,既細膩又持久,香氣濃郁,口感舒適。要保持這個酒溫,需根據(jù)環(huán)境溫度適當調節(jié)啤酒溫度,如環(huán)境溫度在25℃時,啤酒應冷凍到10℃左右;環(huán)境溫度在35℃時,啤酒應冷凍在6℃最好。另外,飲酒的玻璃杯要干凈,忌有油膩。喝啤酒要快,不要淺斟慢酌。
啤酒的斟法 將啤酒杯洗干凈,斟酒前用涼水把杯子再刷一遍,如有條件還可將洗干凈的玻璃杯放在水箱里先降降溫。斟酒時,啤酒瓶與酒杯呈直角,酒斟向杯子正中,一直斟到泡沫上升到杯口為止。稍候片刻,待泡沫消退一些后,再次向杯子正中斟酒,直至泡沫呈冠狀,高出杯口。
啤酒杯不能與其他餐具一同洗因為殘留的油脂和洗滌劑成分會影響泡沫的產(chǎn)生,而且,單洗之后還要注意自然晾干以后再用,因為擦拭后,沾在杯上的抹布纖維會妨礙泡沫產(chǎn)生。未干的杯子切忌放入冰箱冷藏室或25℃以下的穩(wěn)定室溫環(huán)境中。
合理飲用好
首先應適量。成人每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不足一易拉罐量),一天不超過500毫升(一啤酒瓶量),每次飲用100~200毫升更為適宜。其次是適溫。飲用啤酒最適宜的溫度在12~15℃,此時酒香和泡沫都處于最佳狀態(tài),飲用時爽口感最為明顯。再者宜食水果及清淡菜肴,花生米是最好的啤酒菜。
另外,飲用啤酒還有以下不宜:
1.不宜用啤酒送服藥品。啤酒與藥物混合將產(chǎn)生不良的副作用,既會增加酸度而使藥物在胃中迅速溶解,又破壞血液對藥物吸收而降低療效,有的甚至會殃及生命,特別是各種抗生素,降壓藥、鎮(zhèn)靜劑、抗凝劑、降糖藥,用啤酒送服后危害更為顯著。
2.不宜將啤酒與烈酒同飲。有些人習慣喝啤酒后又飲烈酒,這必將刺激腸胃系統(tǒng),引起消化功能紊亂。
3.不宜在大汗之后飲啤酒。大汗淋漓汗毛孔擴張,飲啤酒將導致汗毛孔因驟然遇冷而收縮,驟然中止出汗,從而使身體散熱受阻誘發(fā)感冒等疾病。
4.不宜飲用冷凍啤酒。春季貯存啤酒的溫度為攝氏9~10℃,夏季為攝氏5~10℃。啤酒經(jīng)過冷凍后,其蛋白質與鞣酸會產(chǎn)生沉淀,飲用后易引起腸胃不適導致食欲不振。
5.不宜飲用過期啤酒。一般市售啤酒保存期為2個月,優(yōu)質啤酒為4個月,散裝啤酒保存期僅幾天,尤其在夏季保存期更短。超過保存期的啤酒所含的多種酸類極易與蛋白質起氧化聚合反應,使啤酒變渾濁,或因水質差,灌裝時受微生物污染而發(fā)酵,變黏變餿,飲后極易引起腹瀉和中毒。
好喝不貪杯
啤酒的主要特點是酒精含量低,含有較為豐富的糖類、維生素、氨基酸、鉀、鈣、鎂等營養(yǎng)成分,對解暑、增進食欲、幫助消化、消除疲勞均有不同程度的功效。
但是啤酒飲入過量,酒精絕對量增加,會加重肝臟的負擔并直接損害肝臟組織。飲啤酒時,吃腌熏食品,可使致癌物亞硝胺及其化學成分進入肝臟,損害肝細胞。研究證實,過量飲用啤酒,不但起不到預防高血壓和心臟病的效果,相反還促進了動脈血管硬化、心臟病和脂肪肝等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另外一些慢性病,如慢性胃炎患者就不宜飲用啤酒,因喝啤酒會造成胃黏膜損害,引起病人上腹脹滿、燒灼感加重、食欲減退。萎縮性胃炎病人癥狀尤其顯著。啤酒以大麥為主要原料,我國醫(yī)學界認為,大麥芽有回乳的作用。用大麥芽釀成的啤酒,會抑制奶水的分泌。所以,哺乳期婦女最好不要飲用啤酒。
有人認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發(fā)生。其實,釀啤酒的麥芽汁中,不但含有鈣、草酸,而且還含有鳥苷酸,這是促使腎結石發(fā)生的物質,因此,有泌尿系統(tǒng)結石的病人,應盡量少飲甚至不飲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