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參加過兒子班級的一個家長活動,在活動中。老師在一塊黑板上寫了下列算式:
3+7=10 4+6=10
5+5=10
2+7=10
大家看了上面的算式第一反應是什么呢?
我們10位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一致的,爭先恐后地小聲告訴老師:“老師,最后一道算式錯了?!闭f了很多遍,老師笑而不答,然后讓我們一個一個說自己的感覺。有的家長說。最后一道算式錯了。有的則說,這些算式是不是告訴我們有很多種方法達到目的?不過老師您的最后一道算式錯了……
老師最后說:“你們說得很對,都看到了最后一道算式是錯誤-的,但是為什么沒有人告訴我前面3道算式是對的呢?”
我們恍然大悟,是啊,在對孩子的教育中,我們時刻都在提醒著孩子的錯誤,對孩子對的方面關注得就非常少,家有小學生的家長就深有體會。比如每次檢查孩子的作業(yè),總是把錯誤的挑出來;給孩子的試卷簽字的時候,總是關注孩子的錯題,提醒著孩子犯的錯誤,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做一個“錯誤指正者?!?/p>
老師最后說道,如果換種方法來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是不是會很愉快地接受呢?
克制你的熱情
李文明
一位美籍華人畫家在美國教國廁。他有個美國學生,很久沒有聯(lián)絡了,有一天突然打來電話,說她需要一支狼毫毛筆,外面找不到好的,想跟他買。
畫家說沒問題,便找出一支不錯的狼毫筆和一支很好的羊毫筆想送給她。
沒過多久,她來了,拿著兩支高檔的毛筆,她滿臉歡喜,高興地問老師:“要多少錢?”
畫家說:“笑話,這么深的交情了,送給你!”
美國學生欣喜若狂,因為老師相當于送了她一百塊美金的禮物。
可是事隔半年,一位中國學生跟畫家說,那個美國學生又托她去中國城找毛筆。
畫家感到不解,說:“這就奇怪了!她明明知道我這里多得是,為什么不來找我呢?”
中國學生笑了:“她說了,因為您不要她的錢,她不能再來找您?!敝袊鴮W生湊過來,“教授呀,您不知道嗎?有時候洋人要跟您買,您不賣,送他,他會覺得您是在暗示他,您不愿意賣。他們不愿平白無故接受別人的東西,既然不愿意賣,再來找您,豈不是強人所難?”
畫家不知道他那美國學生后來有沒有找到合用的毛筆,但他一直在想:自己顯然是做錯了!因為對她太熱情,太有人情味,反而影響了他們之間的交往。弄不好,她一直找不到好用的毛筆,到最后,連繪畫也要放棄。
事后,畫家跟身邊的學生講:世界是多元的,人心是多元的,待人熱情沒錯,但千萬不要用熱情把人嚇跑。有些時候,我們需要調(diào)整自己的心理,克制自己的熱情,為他人留下一個保持尊嚴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