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代的傳奇女子之中,杜秋娘占據(jù)了幾個之最,她是最聰明智慧,最深明大義。又是最自強自立,而最讓后人記取的,卻是她在唐宮中經(jīng)歷了數(shù)個帝王的崩殂。有人說。她的一生從至賤到至貴,從花街柳巷到上苑瓊林,最終又貶為庶民塵歸塵土歸土,只是一個華麗的曲線??墒怯钟姓l知道,在她起伏的一生中,曾有著怎樣堅韌的心和熾熱的情啊!
杜秋娘生長于飽蘊天地靈氣的潤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蘇鎮(zhèn)江,占盡風(fēng)流,才貌雙全。無奈總是明月樓高,好花皆為塵染。古代有才情的女子,若不是生長在富貴人家,才情便是相催的秋風(fēng)秋雨。如果是一平凡女子,也可平凡度過一生,而如杜秋娘,才名艷名遠播,注定了一世的身世浮沉。她在少年時便淪為歌伎,紅遍江南。只是這樣的浮名,只會徒增煩惱,身不由己,如浮萍輾轉(zhuǎn)。
是一個叫李锜的節(jié)度使,拉開了杜秋娘傳奇人生的帷幕。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鏑,初逢杜秋娘時,杜秋娘剛剛十五歲,正是絕美的年華。李鏑把她收為府中藝伎。她就是在那時,寫了那首《金縷衣》,震驚府中無數(shù)才子。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ㄩ_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p>
今天看了這首詩,雖無悠然之曲,卻也讓人感慨萬端。李锜從中悟出年華虛度之悔,便想重拾少年之志。找回曾經(jīng)的一腔豪氣。于是,他便將杜秋娘收為侍妾,寵愛有加。兩人度過了一段柔情似水的時光。對于杜秋娘來說,命運的行程卻是剛剛開始,從伎到妾,成功地完成了身份的轉(zhuǎn)變??墒沁€沒來得及細細地品味,血雨腥風(fēng)卻已撲面而來。
此時唐王朝皇帝更換頻繁,當唐憲宗李純繼位之后,李锜的雄心終于爆發(fā)了。他手握重兵,割據(jù)一方,原本是想終老于江南靈秀之地,可是一曲《金縷衣》,卻讓他想去折天下最大的一朵花。當他謀反失敗,死于亂軍之中,不知心中是否還在念著“莫待無花空折枝”。而杜秋娘的心中是否也曾風(fēng)起云涌,卻已不得而知。撲面而來的命運,如狂風(fēng)大潮,她只能隨風(fēng)隨波,載浮載沉。
被掠入宮后,杜秋娘重又回到了藝伎的身份。她費盡心機贏得的一切,轉(zhuǎn)瞬成空,如海市易散,她還能找到劃向夢想的舟楫嗎?宿命般的,當她為天子再度唱起那首《金縷衣》。竟多了幾許滄桑。又是這支曲子改變了她,飛上枝頭變鳳凰??墒枪?jié)度使的侍妾也好,圣天子的秋妃也罷。舊曲舊人,只是眼前的男人在變換。她被寵極一時,春風(fēng)桃李,秋雨梧桐,素面朝天,朝朝暮暮,可是,在那無比的繁華之中。她卻是最清醒的。她知曉前朝的楊貴妃,故此她用自己的柔情去鼓舞唐憲宗勤于朝政,而不是將之困圃于溫柔之鄉(xiāng)。她也會偶爾參與天下大事。卻是公正無私,只為圣上分憂。在這方面,杜秋娘脫離了古代女子的心思,可謂大智大慧。
好夢易散,當對她情深義重的唐憲宗逝去。杜秋娘知道,自己的生命中再不會有如此的男人了。十二年的深宮生涯。十二年的青春年少,她真的珍惜了。幸好唐憲宗死后,她的地位并沒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她與一個叫李湊的小皇子相依為命。亭臺依舊,花草依然,卻已是物是人非,她此時的心境。平和中透著希冀。她把目光放在整個的唐王朝江山之上,看那些走馬燈似的帝王,或狂妄,或平庸,或委瑣,一如看滿園花草年年的秋黃春綠。
就在這樣的歷程中,杜秋娘又親眼看到了兩個帝王的殞落。一代一代的后官嬪妃,都在幽居寂寥?;叵胱约号c唐憲宗走過的歲月,就如梅馨月色,清澄寧靜,既如此。何來幽居,又何處寂寥。她淺淺的笑容獨對滿宮滄桑。如月照春秋,波瀾不驚。
終于迎來了結(jié)局,當杜秋娘被逐出宮,以庶民的目光回望那巍峨的宮廷,一切并不如煙似夢,也絕非流連眷戀。塵世的一切,在她清澈的目光中。濾掉了所有的纖塵微瑕,剩下的,只有那些美好,于日月晨昏之中,悄悄落在靜靜的心田。
不知她最終流落何方,可是千年以后,每每回思,總是那個美麗的女子。立于樹下。面對滿眼的燦爛。皓腕輕舒。是的,花開堪折直須折,這個叫杜秋娘的女子,終沒有辜負生命中最美的那朵花。
(發(fā)稿編輯:彭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