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田田是聽話的小女生,從小到大,父母怎么說她就怎么做。比如,爸爸媽媽希望她坐在第一排,說坐第一排離老師近,不受同學(xué)影響,聽課最清楚,還不容易走神。田田很聽話,主動找到老師:“我眼睛近視,看不清黑板?!崩蠋熣婢桶阉{(diào)到第一排了。田田沒說謊,她是近視眼,可近視的程度并不是嚴(yán)重到非坐第一排不可。而且,她一點兒都不想坐第一排,換座位就為了聽父母的話。
一周過后,坐在第。‘排的何田田,渾身不自在,總覺得大家在背后議論自己。他們嘀咕什么呢?莫非是在議論我?要不,他們還能說什么?何田田心里煩,渾身不舒服,心揪得緊緊的。
在同學(xué)眼里,何田田是個表情單一的女生。不愛說笑,也不和同學(xué)在一起,整天獨往獨來。有同學(xué)想接近她,和她說話,她竟然拒人于千里之外,弄得人家尷尬得很。何田田自己也覺得奇怪,怎么記不起哪件事讓自己高興,哪件事讓自己傷心呢?不悲不喜,不理不睬,自己怎會這樣呢?田田的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說起田田,媽媽那是相當(dāng)滿意: “我們田田,從不挑吃穿。我買什么她吃什么;我買什么衣服,她就穿什么;我們讓她上補習(xí)班,她二話不說就去了。這孩子成績好,真省心,從小到大都這樣?!眿寢屨f這話的時候,其實田田心里很不高興。媽媽買的衣服不好看,自己選的她不同意。為了讓父母高興,田田只能委屈自己。最讓她傷心的是,那天下大雨,自己本想用小姨送的那把漂亮的天堂傘,媽媽堅決不讓。說那把傘太小,遮不住雨,非讓她用家里的大黑傘。那黑傘丑死了,田田覺得用它遮雨還不如淋著呢!她剛要申辯,媽媽已經(jīng)急了,她把要說的話咽進(jìn)肚里,拿起大黑傘就出門了。任憑雨再大,何田田就是不把傘打開,讓大雨把自己淋得透濕。她沖進(jìn)教室時,大家都傻了。一個嬌小的女孩,抱著一把大黑傘,淋得落湯雞一般……
看到這兒,大家一定看出來了,何田田有問題!那么,她的問題出在哪兒呢?
首先,何田田對人缺乏信任,內(nèi)心過于敏感。青春期的孩子對他人的信任,建立在他人對自己的理解和接納上,這種信任是以與同伴間友好相處為基礎(chǔ)的。田田獨往獨來,拒人于千里之外,信任、理解與接納如何能夠建立起來?缺乏被理解與被信任,她對人際關(guān)系產(chǎn)生過度的敏感,于是,她總在擔(dān)心同學(xué)議論自己,她在為得不到理解與信任忐忑不安。
其次,一個從小就特別聽話的孩子,失去了很多自己去感知、去表達(dá)真實感情的機會??梢酝茢啵翁锾锏母改副容^強勢,一直在安排她的各項事務(wù),卻很少顧及她的感受。被安排成了習(xí)慣,順從就成了田田的性格。在她的世界里,只有對錯,沒有快樂;只有順從,沒有情感。
還有,在處理問題上,田田的父母只考慮解決問題,比如參加補習(xí)班、用難看的大黑傘……這樣做問題可以得到解決。成績會有所上升,沒被大雨淋著……可是田田上補習(xí)班覺得沒勁;舉著大黑傘上學(xué)太難看,這些讓田田內(nèi)心郁悶的過程,父母卻視而不見。
所以,何田田一直很聽話,也一直很緊張、很痛苦。她對自己產(chǎn)生懷疑,她覺得自己不被同學(xué)接受;她也不會表達(dá)自己的喜怒哀樂……青春期的孩子到了該學(xué)會獨立的年齡,而田田的父母還把她當(dāng)成小小孩,而不是青春少年。
走進(jìn)陽光心語溫暖的小屋,何田田對老師支支吾吾:“我想說,我真的很累……”在了解了田田的苦惱后,老師給了她一個“助長建議”。
“助長建議的核心是‘要接受自己’。”然后,老師輕輕在紙上寫道:
1 能感知自己的困惑,并且來尋求幫助,是完善自我的第一步;
2 你的問題不是太聽話,也不是前進(jìn)得太快,而是你沒有機會停下來思考自己在哪里,應(yīng)該朝哪個方向走;
3 現(xiàn)在,不要去追求怎樣讓自己變得更好,怎樣做才更完美,而是要接受全部的自己,包括那些你認(rèn)為不如意的地方。
4 主動向父母表達(dá)自己的需求,要完整表達(dá)自己的喜怒哀樂。
何田田看著老師,半天才說:“我會盡力去做的,可我父母……”
“我去找你的父母談,談話的核心是‘讓他們給你表達(dá)感情的機會’。”